宣扬法西斯抑或正视残酷现实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137094798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精锐部队》以多重视点的叙事、节奏强劲的音乐和急促晃动的摄影,来揭示深刻主题凸显复杂人性。它看似展现和歌颂暴力,其实意不在宣扬法西斯主义,而是坚定而迷人地再现了贫民窟里面残酷的现实。它既暴露警察的暴力、警局的腐败和毒贩的残忍,又深刻地揭露了巴西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问题。
  [关键词]多重视点 残酷现实 法西斯主义 人性
  
  2008年,获得58届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的影片《精锐部队》(Elite Squad)是何塞一帕迪哈(Jos é Padilha)导演的,虽然他2002年导演的纪录片《巴士174》受到了好评,但这部影片尽管得了大奖,却众说纷纭,可以说是毁誉参半,难有定论。
  《精锐部队》被一些影评家指责为暴力展现的奇观,而且主题混乱。比如在美国《综艺》杂志上,有人愤怒地斥责说:“这是一部为法西斯匪徒招兵买马的电影,宣扬心理病态的警察,而对针对贫民区的社会帮助则被滑稽化了。”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看待这部影片呢?
  确实,这部电影以纪录片的方式逼真地展现了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的生活,而且是以警察特种部队(BOPE)为中心,这支部队其实不是一般的警察。故事概括起来很简单,1997年教皇访问前,警察特种部队被要求清除一个贫民窟里的毒品经销商,二者之间展开暴力冲突。然而,这是一部粗看很难看懂的影片,只有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才能清晰地把握它的内在脉络,因为它的叙事很有特色。
  
  一、多重视点的叙事展现生活
  
  叙述者是BO PE队长纳斯西蒙托(Nascimento),因为压力过大,而老婆要生孩子,他需要找人替代他,而警校学生内图(Neto)和马提尔斯(Matias)作为候补警员参与竞争。内图一直受纳斯西蒙托器重,但在一次行动中过于冲动,纳斯西蒙托并没有放弃他;马提尔斯向往成为法学家,因此在业余还参与了律师研修课,曾经与同学热烈讨论过法国哲学家福柯的作品。直到有一天,内图帮马提尔斯为平民区的一个小孩送一副眼镜,而被马提尔斯的一个大学同学出卖,毒枭白安诺在不知道他是BOPE的情况下杀死了内图。纳斯西蒙托为之震怒,经过多方侦察。尤其是用残酷的手段逼迫小毒贩说出白安诺的下落,最后,带领手下找到并杀掉了白安诺。
  这是根据12名警官和一名精神病医师的讲述改编的故事。导演把视点集中到犯有精神焦虑症的BOPE队长纳斯西蒙托身上,以他的叙述串联起整个故事,因此形成了多重视点的叙事,以这种方法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生活的复杂性。
  影片的前奏是丹度斯山的贫民窟的狂欢时来了警察,而内图和马提尔斯则拿着枪准备救出法比奥,向着他们开了一枪。这一枪成了故事叙述的动力。为什么法比奥会成为自己人枪杀的对象?而内图他们为什么要救他?这是让叙事紧张和刺激的一种方式。正是因为内图对抗公安局长的行为导致法比奥成为替罪羊。之后,为了逃出报复,他们三个人都成为了警察特种部队的候选人。而后,内图被杀死,马提尔斯为了报仇,追杀了白安诺。故事用倒叙的方式,让观众彻底了解警察与罪犯勾结的错综复杂的生活现实。而警察特种部队的训练却使纳斯西蒙托成为了精神病人。他们追求完美的人生,进去的人必须是没有任何污点的人,既坚强勇敢又廉洁奉公、没有任何私利的考虑。但是,现实不可能象他们想象的那样纯洁。现实的复杂就体现在:当社会贫富悬殊太大的情况下,善良与丑恶、邪恶与正义、犯罪与警察就不可回避地纠结在一起,我们根本没有办法也不可能清晰地划出一条分界线来。
  理论概括与现实真实是如此的难以区分、几乎不可调和。在影片中马提尔斯与法学学生进行福柯理论的争论,在电影当中无疑成了一个隐喻。因为福柯的权力理论在现实面前无法解释清楚复杂的关系。虽然,我们都知道福柯的权力确实把压迫关系暴露无遗,但是对于巴西里约热内卢的贫民窟这种现象,我们又该如何解说?如果我们站在警察的立场,无疑他们是对的,狡猾的贩毒人只有在受到暴力威胁的时候。才肯开口说实话;如果不用暴力,能有别的良策吗?而贫民百姓却感觉到受国家控制太厉害,个人自由无法得到保证。
  电影采用纳斯西蒙托的自述,更有现实意义,他作为国家机器的执行人,对罪犯毫不手软,但是当小孩的妈妈告诉他周为他要求参与贩毒的小孩说出毒犯的藏身之处就被毒枭无情地杀死后,又陷入一种难以解脱的内疚。这就是影片的成功之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暴露,让读者去思索和辨认。
  
  二、节奏强劲的音乐揭示主题
  
  这部影片开始就是一首摇滚音乐,镜头俯视着群魔乱舞的混乱人群,摄像机仿佛醉酒似的摇动。你可以听到贫民窟的心声:“丹度斯山不可侵入,如果他们敢来,我们就有乐子,我来告诉你,这是什么样,我们这里壁垒森严,缉毒署来也没招,BOPE上来也要发抖。因为我们会把军队警察送入地狱。我给朋友支持。丹度斯山也是上帝的领地,要有信仰。”
  接下来影片以警察的活动生动细腻地展示了维护城市安定的国家机器,即普通警察、特种部队的运作状况:普通警察收入低、装备差、训练少,采用与毒贩交易收取保护费来维持:而特种部队则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常在贫民窟发生冲突采用强制行动。尽管如卫西谛所说的那样,“导演帕迪哈以一个纪录片导演的角色自居,他尽量避免带有感情色彩和道德判断去评述,而是围绕贫民窟问题力图平静地展现出社会各方的态度与想法:普通警察的、特种部队军官的、知识分子的、中产阶层青年的以及贫民窟毒贩的。”但是,在这里,导演用音乐表达了抑制不住的愤怒:“他们说是来帮忙的,说是保护你的,我知道,他们可以拦下你;我知道,他们可以逮捕你。警察,干什么吃的?警察,谁需要警察。警察,谁需要他们。”贫民窟出生的孩子,他的一生将几乎不可避免地与毒品、暴力为伍。在家里、在街头、在监狱,随时都有可能遭受到警察的暴力袭击。
  在影片末尾,导演设计了一段音乐,直接地吼唱道:“在一个远离这里的城市,有这里相象的贫民窟,也有这里同样的问题。有坏人,没心没肺。也有坚毅的执法人员。但在混乱时,在这场兵贼游戏中,不能够确定谁是英雄,谁是坏蛋。不能确定谁走的才是错误的路。不能确定谁走的才是错误的路。”导演已经无法再客观地冷静了,还是用歌曲的方式把生活的复杂性展现出来了。
  电影艺术不一定与现实相符合,真正好的导演是用光与影以及声音画面,创造一个可能性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是一个镜象,能够直指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到处充塞着象里约热内卢那样的贫民窟,指向混乱不堪、贫富悬殊太大的积重难返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里面,法律形同虚设,而警匪勾结的现实中司法公正更是难以实现。
  
  三、急促晃动的摄影凸显人性
  
  导演既没有回避真实又有力地正视现实。一方面直接地展现警察与毒贩之间战斗的残酷,另一方面以警察的视角有力描述警方系 统内部根深蒂固的腐败,正是这腐败使得民众对警察不再信任,不再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公正存在。
  导演帕蒂哈除了在音乐中有所揭示外,基本上不在电影中表现自己的道德观。而是从警官的视角冷静地以纪录片方式描写贫民窟的生活,以他们的眼光来看待民众与警察的关系。“全部采用手持摄像机拍摄《精锐部队》是一部快节奏的迷人的电影。它使用了一种分段式的叙事结构,影片完全由章节划分,这种冷静的叙事使能量始终在凝聚,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在影片中,每个辖区的长官都有自己的生意,有的从当地的酒吧收取保护费,有的把从贩毒团伙手中缴获的枪支再次出售。更有趣的是,内图呈请报告说明这个月辖区死了多少人,他如实地写却通不过,因为不允许有这么多的指标。于是通常的做法就是把尸体搬运到别的辖区,目的是使报告好看一些,最后导致尸体在辖区间搬来搬去的闹剧。就是象BOPE内也无法消除腐败他们不可避免地卷入这种规则里面,而备受指责的就是它的暴力倾向。
  贫民窟里基本上由白安诺那样的毒枭控制着,他们要挟小孩参与贩毒。与之相对的是那些生活优雅的朝南公寓,他们对于警察的搜身等举动相当反对,接受自由民主的西方生活,反对对毒贩进行打击。
  警察突然闯入,与贩毒团伙开火,民众四处逃散,直升机在头顶发出巨大的声响。这并不是《精锐部队》中独有的画面,它经常出现在里约的电视新闻里和贫民窟居民的身边。
  电影正是对巴西的里约热内卢的混乱现实的揭示,现实就是70个贫民区被贩毒黑帮所控制。拥有重武装的贩毒黑帮与当地警察的枪战时有发生,很多居民丧命于其中,包括很多无辜的儿童。地方警察的武装来自于政府的资助,但这些资助通常会因警察内部的腐败问题而受阻,而贩毒团伙在他们控制的范围内,武装力量通常比警察还要精良。
  BOPE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的,目的就是在警察不敢进入的地区,实行以暴制暴的策略!而在电影中,孩子没有生活的目标,参与贩毒,往往是为生活所迫,难以自拔。可贵的地方就在于真正地展现了现实中人们的左右为难的情况,揭示人性的复杂。自由是反对警察的暴力的,而自由又导致无法避免无辜的孩子残遭毒手。
  
  四、暴力美学的人类学意味
  
  暴力是这个世界生存必须面对的现实,人类历史从来没有真正和平过,战争频仍。暴力美学就是揭示这个世界的真实一面,展现人性的复杂一面。认为这部影片是为法西斯招兵买马的说法,其实并没有多少说服力。只要不是为暴力而暴力,只要努力在探求人类生存的困境,不管是文学还是电影,我们仍然要说它是有价值的艺术作品。我们不能因为其中有暴力就否定它的艺术价值。暴力的出现是因为这个世界存在着无法根除的不平等,存在着无法明说的残酷与无奈。暴力之所以具有美学意义,恰恰在于揭示了美丑交织的现实,揭示了人性难以清晰言说的复杂困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这部电影是具有人类学的意味。
  暴力的发生总是有其原因的。少校法比奥与受局长同谋的奥利维拉发生矛盾,原因就在于以前的保护费被抢占。法比奥的手下内图为了自己的工作,冒充奥利维拉去收保护费。局长以为是法比奥干的,于是设计谋杀他,这才引起警察内部的大冲突。此后,法比奥为了自保参加特种部队新兵们的训练般有想到,纳斯西蒙托疾恶如仇,无所不用其极,法比奥终于忍受不了退出了。
  此外,警察生活中充满着暴力。BOPE,这支准军事的警察武装,它在全社会范围内获得的赞誉和批评几乎一样多。马提尔斯因为太累上课时睡着了,纳斯西蒙托就让他握着拉开的手雷;要求学员趴在草地上像狗一样抢吃食物;在齐腰深的沼泽里行军。这种残忍的训练为的是把性格软弱和有缺陷的人淘汰出去,留下坚定的士兵。马提尔斯在内图被杀后,坚决加入追捕行动。当白安诺哀求马提尔斯不要打他的脸时,马提尔斯换了一把霰弹枪,对准了他的脑袋。这部影片不是渲染暴力,而是批评暴力、犯罪和腐败,BOPE的行动凌驾在法律之上,非法拷打和暗杀牵连了更多无辜居民,纳斯西蒙托就是承受不了这种重压。从而精神分裂,家庭受到影响。
  现实的存在从来就是如此残酷,这部电影的拍摄就很有意思,意外频出:一些技术部门人员在拍摄的贫民窟遭到绑架、囚禁,后来虽都被安全释放,但器材全部失踪帕蒂哈被迫更换拍摄地点,但投资方在阅读过完整剧本之后拒绝再次注资;电影的粗剪版本曾经在剪辑工作室中被盗。之后被私制成DVD在正常渠道销售。
  这是一部痛苦的电影,坚定而迷人地再现了贫民窟里面残酷的战斗。“纪录片”形式使得摄像机运动很活跃。因而成就了一部有深度的、富有洞察力并且富有黑色幽默的有价值的电影。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这部电影根本不是电影,它是地球上某个地方每天都在发生的现实,这样的现实使任何局外人的评论都失去了分量。
  在我看来,这根本不是为宣扬法西斯的电影,而是一部成功的影片,既暴露警察暴力腐败和毒贩的残忍,又对巴西社会的政治经济问题揭露深刻。更重要的是以暴力美学的方式深刻地展现人性的复杂,可以称之为一部真正具有人类学意味的好影片。
其他文献
[摘要] 由汤姆?霍伯执导《国王的演讲》讲述了英王次子伯特从小患口吃,临危受命登位成为乔治六世,王后为了树立国王的形象和威信,找到民间医生莱昂纳尔,经历特殊而又有趣的治疗,修补了伯特的心灵创伤,两人建立了深厚友谊,演讲大获成功。该片大量运用了贝多芬和莫扎特的音乐,成功塑造了典型的人物形象,影片的主题带给观众以人性的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关键词] 国王 演讲 影评  《国王的演
无论是从关注个体成长的精神分析学角度出发,还是就宏观的社会学层面考虑,父亲一词都意味着“权威”、“秩序”、“力量”,在父的世界里他们既有言说的语言资本,又有掌控言语的权力。当王小帅正式开始自己的导演生涯时,他遭遇的第一道屏障却是一个“无父”的语境,对于理想之父的寻找便由此成为摆在他面前的首要任务。在此阶段,王小帅完成了早期的两部作品:《冬春的日子》和《极度寒冷》。  《冬春的日子》(1993年)是
[摘要]作为2010年广受观众好评的动画电影之一,《卑鄙的我》以少有的反面人物作为主角,讲述了主角格鲁精心策划了一出完美的偷月计划,在计划进行中与三位自己领养的小女孩之间发生的事情。影片通过诙谐幽默的情节讲述了一个感人的亲情故事。它没有深刻的人生哲理,没有超逼真的场景设计,没有强大的公司背景,它的成功应当归功于影片精细的故事情节、巧妙的角色安排和刻画以及轻松中引人深思的情感和意义。  [关键词]《
1996年一部以二战为背景的爱情电影《英国病人》一举夺下9项奥斯卡奖,影片用四条叙事线索巧妙地将战争、爱情、背叛等主题涵盖其中,勾勒了一段爱情与战争、回忆与现实的历史画卷,既气势磅礴又细腻动人。与这部电影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2006年的国产电影《云水谣》,影片以宏大叙事的笔法,讲述了一段大时代动荡背景下历经60年,跨越海峡、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这两部电影的共通之处在于:故事发生在激烈而残酷的战争中
【作者简介】路越,男,山东泰安人,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符号学、广告学、影视理论研究。  【基金项目】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报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部人气甚高的电影改编自加拿大著名作家杨·马克尔撰写的同名小说。一直以来,这部小说被公认为“拍不成电影的小说”,而李安四年磨一剑,凭借这看似老气的题材,一举斩获奥斯卡四项大奖。李安的成功在于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在于他对原著的精
【作者简介】  电影《杀生》海报 “你看到的不一定是事实”,在看似荒诞、离奇、黑色幽默式的情节设置与叙事方式中,《杀生》以杀与被杀、爱与被爱、欺骗与被欺骗等二元对立的思维视角横空出世,它的多元素杂糅所造成的部分观众的难以理解与接受是不可避免的,但其极具隐喻特性的艺术张力却值得我们深思。电影《杀生》是一场“有意味”的死亡游戏,其艺术意味就在于通过特定空间里的特定人物将后现代生活中的浮躁、焦虑、异己感
[摘要]作为西方电视理论的奠基者之一,雷蒙·威廉斯从科技与文化的视角出发,阐释了电视作为一种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对拉斯韦尔传播模式的分析再现了电视的意识形态特性。威廉斯的电视理论从多个角度显示了其丰富的文化渊源。  [关键词]电视理论 文化 意识形态    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雷蒙·威廉斯一直活跃在文化研究领域,并成为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他的研究领域极其宽泛,涉及文学批评、文化理论、传播理论、
青春总会逝去,回忆却是永恒。走过年少的人对于“青春”的感情往往暧昧而复杂,即使它曾经承载辉煌、充斥梦想,却与现在的自己早已不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讲述的是几个人的故事,却很轻易的让观影人看到昔日的自己、往日的青春。  一、 视觉构成——怀旧而明亮  影片前半段刻画的是上世纪90年代的大学生活,画面和色调都刻意营造怀旧的氛围,但毕竟是讲述的是与青春有关的故事,所以在怀旧中穿插着些许明亮。光影的
王帅,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硕士生  【作者简介】  电影《马戏学校》海报 在2007年6月的上海国际电视节上,一部由郭静和柯丁丁执导的纪录片《马戏学校》获得了最重要的奖项——“纪录片评委会奖”。这部纪录片冷静呈现了位于上海的一所马戏学校里学生残酷的训练过程。在全片时长将近93分钟里,没有对家长、老师和学生的采访,没有画外音的解说,制作上没有电脑特技,甚至连字幕也很少见。而就是这样一部简单直接真实朴
在21世纪的今天,姜文挑战性地用黑白胶片来呈现一个黑白故事,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个十分冒险的行为。就技术层面来讲,胶片的感光迟钝,因此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去专注于灯光的使用——如何满足胶片的感光度,如何运用光影叙事抒情,如何利用明暗形成视觉刺激和心理反应……这些都是《鬼子来了》的创作者所面临的难题。  那么,在《鬼子来了》中,灯光是如何成功地“帮助”演员表演、传递场景氛围并感染观众的呢?通过该片中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