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诗词的翻译与欣赏

来源 :中国翻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从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耶稣会和基督教的传教士都曾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哲学及其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作过研究,但尚未涉及中国的诗歌。这是因为一个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多半是从那个民族文化中较为实用的部分如历史、哲学、宗教、政治制度和技术开始的,在这类著作中,词语在被引用时其定义是严加限定的,翻译起来也比较容易。而诗歌的
其他文献
【正】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秦皇岛特区建设作出贡献,河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最近在秦皇岛市办起了一个经济实体——秦皇岛经济开发翻译中心,地址设在秦皇岛国际海员俱
【正】 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成立,协会的机关刊物《翻译通讯》即将出版,我怀着欣喜的心情,表示衷心的祝贺。我国的翻译工作不仅包括汉文和外国文字的互译,而且也包括汉文和少
【正】翻译应该怎样去做,其准则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那么,就谈谈我自己所一贯遵循的方法吧。欧洲的文章如果只是粗粗一读,觉得没啥,"但细细品味,却有一种音调;倘再放声朗
期刊
【正】 The lives of most men are determined by theirenvironment.They accept the circumstances amidwhich fate has thrown them not only with resigna-tion but even
期刊
【正】 英语中没有作为词类的量词,但有履行量词的句法和语义功能的结构,象 a piece of 这样的词组就可以看作是英语量词。汉语有个体量词,而英语一般不需要在个体可数名词之
【正】 由于日语与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不同,在日语中省略了某些成分并不会发生任何误解,而译为汉语时必须补出这些省略的成分,译文才能明确。有的句子在日语中是正常的表达方式
【正】 英国现代最伟大的古典学者之一和杰出的诗人阿尔佛莱德·爱德华·霍思曼(AlfredEdward Housman)的《西罗普郡少年》,于1983年11月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了
【正】 最近读到许树椿同志的文章《准确——科技翻译的灵魂》(《翻译通讯》1984年第2期),我认为文章的标题是正确的,论述是有理的,可以赞同,但是文中所推荐的某些译例并不合
【正】 藏文翻译的历史,包括从七世纪创制藏文时起到现在为止从别的文字译成藏文和从藏文译成别的文字两方面的情况。限于篇幅,本文只谈前一方面的概况,时间到解放前为止。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