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hongg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各个行业当中其建筑的项目和类型也在不断地增加,这些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促进了国家土木工程的建设和发展。这些工程和建筑的发展既有利于国计民生的建设,为他们提供安全和全面的基础性设施,又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城市化发展和自然灾害多发的的阶段当中,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和安全性也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这不仅仅是出于保护国家财产的考虑,同时也是保证人民基本安全和权利的重要一步。但是在实际工程当中却会由于施工、选址或者是管理不当等问题而导致土木工程灾害。因此,在本文当中我便会对相关问题进行具体的说明。
  关键词:土木工程;灾害;防御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的速度也在加快。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建筑的发展也就成为了目前最突出的一项工程。而且就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土木工程的建设与经济发展本身就具有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作用,因此,促进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既能够有效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又能够保证人们的生命安全。从土木工程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看,并非所有的灾害都会成为土木工程灾害,只有那些随着自然现象而产生和连带的灾害才能够称得上是土木工程灾害。而且近些年土木工程灾害在我国甚至是世界范围内都在频繁发生,还是与我们人类紧密相关的一种灾害类型,通过对不同土木工程灾害的防御和减轻不仅能够提高土木工程的抗災能力,还能够更好地保障人民利益。因此,在本文当中笔者结合自己的相关经验来对此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借鉴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灾害产生的原因
  (一)不当的选址
  土木工程的选址是由人来确定的,因此,如果在选址时出现问题的话就有可能会导致灾害的发生。从工程建设的角度来看,在那些容易出现不均匀沉陷的地方,比如容易发生泥石流、滑坡或者是其中有地震活动断层穿过的地区都是不适合进行工程建筑的。从目前我们已经掌握的技术来看,还没有比较先进的技术能够在这种场地上进行土木工程的建设,对于在这种场地上的建筑更多也会由于本身防灾的成本比较高而作罢。通常设计师和工程人员选择的场址来看,大部分都会有意识地避过此类高危的场址。从以往汶川地震或者是深圳恒泰裕工业园区发生滑坡的情况来看,或者是由单纯的自然现象所引发的灾害,或者是在最初该地并非高危场址,但是在长期人类不当行为的影响之下便造成了该地的危险性。从这个角度来说,人类的所作所为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建设场地的灾害危险性,从而导致其成为了不当的选址。
  (二)不当的施工
  施工是工程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和阶段,可以说在这一时期施工过程是否合理,施工质量是否能够严格落实设计理念和行为都对土木工程质量有着直接地影响。具体而言,违规性的施工以及材料选用不当或者是技术都对土木工程有影响。况且设备与材料是整个工程质量是否能够得到保证的基础性问题,如果不能够对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很有可能会造成材料浪费的情况。从目前施工情况管理来看,部分单位为了减少工程造价、提前交付工程,对于建筑类型和材料质量不严格选取和管理,对于材料的分类不明确、放置材料和设备的环境潮湿或者是脏乱差,都很有可能使设备生锈而影响施工进度,也可能会导致材料发生变质,从而会浪费已购材料。因此,设备材料管理的不科学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问题,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出现得不偿失的状况。所以,工程当中设备材料的管理会直接影响到整体工程造价情况和质量是否合格,从某种角度来说更是会影响实际的工程施工质量。如果施工、选材或者是操作不当的话,都会提高土木工程的危险系数。
  (三)不当的设计
  由于土木工程在建成之后会存在许多的不可控性,因此,在最初进行设计的时候就应当充分考虑到自然现象和灾害对工程的影响。况且设防能力和水准本身就会对之后的土木工程质量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对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具有正确的对于致灾体的认知水平,还需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来体现和提高应对灾害的技术水平。当然在设计质量的考察和考虑之外,还有一些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不足或者是没有经验而导致了不当的设计。从地震和抗震设计来看,人类正是在一次次的地震灾害当中才总结起来抗震工程建设的着力点和重点部分。因此,从土木工程灾害来看,不当的设计也是导致其灾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土木工程灾害防御
  (一)加强对土木工程在灾害性荷载作用下反应特征和损伤机理的研究
  在对土木工程灾害防御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和关注到土木工程的内容,还需要将其他新兴学科综合考虑到其中,这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更是现代化阶段当中加强灾害防御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人类认识发展的过程和水平来看,对土木工程损伤反应特征的研究已经实现了从线性向非线性的方向发展。通过对于其中能量、位移以及其他多种参数进行分析,不仅能够明确其破坏的机理,还能够在此基础上发展出多种模拟方式。在目前技术和防灾水平有限的情况之下,通过对致灾体破坏作用以及其损伤机理的分析,不仅能够从其源头对灾害进行控制,还能够有效提高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
  (二)提高土木工程抗灾能力的工程措施
  工程具体施工措施和设计都对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影响,可以说这也是防灾过程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这个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环节中,不仅需要对设计图纸和意图进行严格的贯彻,还需要通过提高工程操作和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来保证施工的规范性。从对土木工程的设计来看,首先是需要对设计参数进行科学和定量的计算,在此基础之上还需要考虑到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否能够支撑起抗灾的技术措施。从抗灾措施的的设计、制定以及具体操作来看,为了保证土木工程抗灾能力的发展就更加需要从体制、管理和监督等环节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通过定期的设计师研讨、一线工作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工作报告的制定和践行,不仅能够推动土木工程抗灾设计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发展,还能够有效提升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
  三、结语
  土木工程的建设和质量本身与人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是现代城镇化建设和发展过程当中需要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对工程设计来说,其牢固性和安全性与建筑的抗震能力直接相关。如果一项工程当中的牢固性能够得到有效保证,那么就能够保证人们的基本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在对土木工程进行设计和建设的时候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地质和环境因素,另一方面还需要切实考虑到当代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是否能够支撑得起抗灾需求。然而由于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在文章当中笔者并未能够就相关问题进行全面详尽地阐释,仅希望能够起到一些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谢礼立,曲哲.论土木工程灾害及其防御[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6(01):1-10.
  [2]任爱珠,许镇,纪晓东.防灾减灾工程与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天猫作为电商品牌中的“领头羊”,运用不同营销手段将“上天猫就购了”的意识形态植入于大众心理,本文主要从天猫“双十一”的营销状况、营销策略、趣味性营销策略概述以及实例来进行较为深入地探讨。  关键词:天猫;双十一;趣味性营销;策略;研究  电商相对于传统商务来说,大大地降低了中间繁杂的程序,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一定的工作效率,响应了我国优化产业结构的号召。  网络作为新媒体中的主要成员之一,其飞
85年前,“五四”运动犹如一声震耳欲聋的春雷,不仅在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关键时刻唤醒了沉睡的国人,震撼了沉寂几百年的思想界,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到来,为随后马克思主
【摘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方向与基本路径,本文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工学结合的探索和实践,分析了当前工学结合的主体——学生对于工学结合的错误认识,并提出了要正确引导学生,必须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对工学结合的正确认识及具体对策。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学结合 模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2-0-01
目的:探讨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术后住院患者10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具备齐全临床资料,对其
阮西湖先生所著《2 0世纪后半叶世界民族关系探析———社会人类学研究的一项新课题》(民族出版社 2 0 0 4年 5月出版 ,以下简称《探析》)对世界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多民族
剑桥因为是大学城,在古老逼仄的街道,你永远可以看见不同肤色的学生结伴而行;也许正是几年来在剑桥生活的经历,使得我对于非洲的黑白分明格外敏感--非洲的肤色,几乎只有黑和
目的:探究和分析优质护理应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护理中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6月在我院诊疗的90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共同贪污与一般共同犯罪的主要区别在于主体的不同。根据刑法第382条第3款的相关规定,主体均为国家工作人员的为主体单一的共同贪污,另一种为主体既有国家工作人员,又有非国家工
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这两种文化之间的分裂已有数百年历史了,而成为世界范围内十分热烈的讨论话题,却是自西方现代工业革命以来.目前学术界的讨论已众说纷纭,但距问题的实质尚
《新华文摘》二○○○年第六期“漫画之页”栏目,选载了一组题为《专访》的漫画。只有两幅,上一幅:电视台节目主持人与摄像师煞有介事地进行专访,大班桌后,一位大官或大款面对话筒谈笑风生,在他身后是一排靠墙而立顶着天花板的书架,架子上满是砖头一样厚的大部头书籍,可见被访者在学养方面是很有份量的;第二幅,采访结束,皆大欢喜,主持人与大款或大官握手告辞但还没有离开,一个助手模样的人已经将被访对象身后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