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kw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合作学习是现代素质教育提倡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的深入,小组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其要求2到7个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一起学习,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之间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另一方面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在小组之间,成员们通过相互的帮助,使得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的回答问题,勇于提出问题,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一个很好的发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进行合理的分组,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成员之间的主体作用、互助作用,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乐于与人合作,树立正确的与人竞争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下面谈一下展开小组合作学习的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学生的合作意愿
  人的行为往往是受到观念意识的支配的。所以,要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必须先要帮助学生树立一种正确的合作学习的观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的积极合作的因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合作的意义;然后在积极的组织一些合作学习的活动,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观念。通过组织这些积极地合作学习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还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合作的过程中找到自身的价值,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同时,教师还需要注意自身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要以一个管理者、促进者的身份指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并参与到学生们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与时间要恰当安排
  丰富的话语内涵是语文学科特点,小学生在对语文学习的过程,必然会形成不同的理解模式与感悟角度,学生在理解时需要适当的分析、综合的过程,因此在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内容的特点来安排小组学习模式。
  合理安排时间也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合作时间可以依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教师可以在较集中的情况下多时间的安排学生进行合作互助式的学习,也可以就一个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短时间的辩论。无论是何种小组合作形式,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和发表意见,实现学生思维的充分表达。
  三、做好小组分工与合作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以及学习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合理的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对小组内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例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者,资料搜集员以及记录者和发言人等;在一定的时间后,小组的人员之间需要进行角色转换,这样能够使得小组成员在每一角色中都得到锻炼,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各项素质。同时,优化分组还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起到一个切磋、交流的目的,有利于小组间进行公平的竞争。在这样一个小组中优等生能够更好的发挥他们的才能,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则能够从优等生那里得到帮助提高学习成绩。
  四、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探究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的兴趣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学生的兴趣点,对他们进行提问,或者选用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在愉快的、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语文。
  五、通过有效的引导,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生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自始至终都做好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的身份。虽然是学生之间的小组合作,但是教师切不可置身事外,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有时候对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指导小组分工,时刻监督者小组的合作的情况,并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小组思考、讨论和交流。同时,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课程的安排合理的调整教学的计划,根据课文资源组织一些学习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和平台。此外,教师还需要及时的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合作中的困难和问题。这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小组合作学習的积极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保证语文学习的质量。
  总而言之,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我们县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小组合作学习一方面能够充分调动每一学生的内在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还能够培养学生自我调控的能力。因而,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工程中,要准确的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宽松愉悦自由的环境中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其他文献
摘要:“教是为了不教”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反映到语文教学上,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高中语文教学要从转变观念、激发兴趣、教授方法、指导训练、养成习惯这四个方面入手,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教学;自学能力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知识的方法和途径。高中学生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需要的是独立工作能力,这就需要在日
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给了学生自主合作的机会,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团体合作和竞争意识,发展学生的交往与审美能力。然而,事实上,目前的小学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多流于形式,真正发挥合作学习作用的较少。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教学场面:讨论时,学生各执一词;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学生不懂得倾听,也不会倾听,甚至自以为是而不
教育改革要求教师能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进行新形势下教学模式与方法的研究与探索,使之能更适应我国教育现状发展的需要。探究式教学在教学中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或加强探究式教学研究与实践探索,符合新课改的精神,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方向之一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爱好与追求,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活动,积极主动地在语文天地里寻幽探胜。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注重了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的探索,对其有效策略有了一定的认识。  一、渲染气氛  初中生对事物的认识还停留在表象,他们容易凭感觉来决定自己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措施
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它是以人为实践对象,是做人的思想、精神世界工作的社会实践活动。然而,当前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却并不尽如人意,有的老师脱离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不注意学生的反应,一味地讲授、灌输,其结果不言自明。还有的老师在教学中偏重知识的训练、巩固,让学生不断地记忆、做题,使学生不厌其烦,而对于学生中切切实实存在并急需解
本文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探讨:  第一章 尿液11-脱氢-血栓素B2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尿液11-脱氢-血栓素B2与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