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流产失败的相关因素分析及临床处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ch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料与方法
  
  2001~2006年自愿要求行药物流产的健康妇女3100例,年龄16~43岁,平均23.5岁,B超测定孕囊直径≤30mm,无宫内节育器,无严重心、肝、肾及出血性疾病,无前列腺素使用禁忌证及过敏性体质。
  用药方法:①用药前准备:服药前向对象讲明方法及不良反应,做妇科检查(子宫大小与停经天数是否相符),子宫增大小于孕7周。并做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型、尿HCG、B超(孕囊≤30mm)。②服药方法:连续2天,上午8:00服米非司酮50mg,下午8:00服25mg,服药前后需空腹2小时,第3天早晨8:00空腹到门诊口服米索前列醇0.6mg,门诊观察6小时。
  流产失败的标准:①用药后已排部分绒毛和孕囊或未见排出孕囊,观察过程中出血过多而施行刮宫术者;②用药7天后无出血或仅有出血而未见妊娠物排出者;③B超检查发现仍有孕囊,子宫维持原状或孕卵存活,须负压吸引终止妊娠者。
  完全流产判定标准:服米索前列醇后6小时内,肉眼观察到完整的孕囊排出体外,大小与B超测定孕囊直径相符,阴道流血量不多。
  
  结 果
  
  药物流产观察3100例中,药物流产失败269例,失败率8.68%。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包括以下:①子宫位置。后倾后屈位、前屈位子宫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前倾位及水平卧位者。②孕囊直径。B超测得孕囊直径<1cm及1~2cm者药物流产的失败率明显低于孕囊直径>2cm者,差异非常显著。③孕龄。停经30~39天者共1015例,药物流产失败46例,失败率4.53%,停经40~49天者共2085例,药物流产失败210例,失败率10.07%。停经40~49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与停经30~39天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讨 论
  
  经药物流产后孕囊排出,子宫蜕膜组织及血液随着子宫收缩而逐渐排出体外,阴道流血大约需7~10天。故要求所有药物流产手术后10天门诊复查,以B超检查结果作为流产完全的标准,对不全流产者做相应的临床处理。
  临床处理:①对于B超检查显示子宫内孕囊已消失,但仍有阴道流血者,给予抗炎、止血、缩宫治疗即可。②10天后仍有阴道流血,且量多于月经量,B超提示宫腔内有中强度回声团≥1.5cm,应尽量行清宫术,并加用抗生素;若回声团<1.5cm,或患者拒绝接受清宫术者,应用抗生素的同时, 加服生化丸1盒,3次/日,以促进胎膜、滋养层组织等剥离排出,缩短阴道出血时间。③对于子宫前屈后屈位者及宫口紧者,10天后若B超提示宫腔内有中强回声团,无论直径大小,一律行清宫术,同时加用抗生素。④对药物流产失败者尽早行人工流产终止妊娠。
  
  本组资料药物流产失败率8.68%,分析失败原因主要与子宫位置、孕囊直径、孕龄有关系。①子宫位置:后倾后屈位、前屈位子宫者药物流产失败率明显高于前倾位及水平卧位者,其原因在于药物流产是阻止妊娠发展、引起子宫节律性的收缩而达到终止妊娠的目的。前屈及后屈位子宫的宫腔为子宫的宫颈外口之间产生了一定的角度,子宮节律性收缩时致使妊娠物不能及时顺利排出体外或不能将绒毛及蜕膜全部排出,而造成前屈或后屈位药物流产失败率高于前倾位及水平卧位组。②孕囊直径:孕囊直径<1cm及1~2cm时药物流产的成功率较高,而孕囊直径>2cm时成功率相对较低。③孕龄:停经40~49天者药物流产失败率与停经30~39天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随着停经天数的增加,药物流产的失败率也随之提高。
  通过对药物流产失败相关因素的分析,提示在使用药物流产时,临床医生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及禁忌证,加强育龄妇女的避孕意识,还要掌握子宫的位置、妊娠时间、孕囊大小进行选择。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通過对高龄白内障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进行探讨,为白内障高龄患者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方法:2009年1~12月收治高龄白内障患者517例,总结其护理体会,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结果:517例高龄白内障患者术后效果满意,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均痊愈出院。结论:对白内障高龄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正确护理,高龄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围手术期。  关键词 高龄 白内障患者 围手术期
摘 要 目的:探讨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和分析,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处在受身心危害、理化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等环境中,采用了加强室内空气流通,避免生物污染、避免电离辐射、防止身体疲劳等一系列防范措施。结果:增强了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自身保护意识,对人们的健康素质有了很大提高,减少了环境污染。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措施的关键。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麻醉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例男16例女1例;年龄6~88岁。主要病因:股骨颈骨折、股骨颈无菌性坏死、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类风湿髋关节强直。合并高血压9例冠心病1例糖尿病6例肝功能异常例长期服用激素例ASAⅡ~Ⅲ级。  麻醉方法:采用硬膜外阻滞18例气管插管全麻16例单侧腰麻6例。椎管内阻滞平面控制在T8以下全麻诱导采用力月西、依托咪酯、芬太尼、维库溴胺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8.254  资料与方法  2002~2008年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54例,年龄11~70岁。口服(包括误服)39例,皮肤接触中毒6例。其中重度中毒32例,中度中毒12例,轻度中毒10例。  反跳的原因:①洗胃不彻底,胃肠内残余农药被继续吸收;②阿托品减量过快或停药过早;③胆碱脂酶复能剂未早期使用,使失活即“老化”;④有机磷农
本文结合十余年来运用“双外”教学法组织外语教学的实践,提出了对研究生外语教学改革的若干思考和建议:(1)指导思想上,从继续语言能力的教学向突出国际交流能力的培养转变;(2)教学内容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血尿酸(SUA)水平与血管内超声(IVUS)特点的关系。方法测定133例UA患者(UA组)、54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SAP组)及50例非冠心病(CAD)患者(对照组)
随着我国房地产的发展,房地产企业从早期的资源依赖发展模式的起步阶段,经过规模发展模式的扩张阶段,现步入精细化管理发展模式阶段。近些年伴随房价的突飞猛进影响到民生工
摘 要 目的:探讨哑铃型气囊导管扩张器在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与术中配合及护理要点。方法:选择内镜引导下哑铃型气囊导管扩张器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46例,对此46例患者进行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加强饮食指导和护理。结论:应用哑铃型气囊导管扩张器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术前的心理护理,术中的配合和病情观察,术后的饮食和其他生活细节的护理具有重要作用
资料与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10月实施各种普外手术642例,男351例,女291例;年龄12~76岁,平均41.7岁。其中,腹部手术259例,表浅组织外伤手术72例,表浅软组织肿块手术45例,经腹切开引流术118例,颈部手术32例,软组织感染手术84例,血管手术18例,其他手术14例。
摘 要 目的:探讨经导管血管内溶栓治疗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疗效、价值和方法。方法:10例患者均选择经股动脉穿刺插管,1例患者因左侧髂总动脉起始部闭塞,改行右锁骨下动脉插管,采用微量泵注入尿激酶50万~200万U。结果:髂总动脉血栓1例,髂外动脉1例,股浅动脉和腘动脉各3例,胫前动脉2例。结论:经导管血管内溶栓治疗,疗效可靠,方便快捷,是治疗动脉闭塞性疾病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动脉闭塞性疾病 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