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实践与启示

来源 :领导科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astll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 大学生党支部作为党在高校的基层组织,担负着发展优秀大学生入党、培育高素质学生党员群体的重任,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是新时期高校党组织建设的必然要求,关系着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形成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的实践和数据也表明,明确的创建目标与合理的活动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效率和效果,使他们在德智体等诸多方面取得明显的进步。
  【关键词】 学习型 大学生党支部 创建 实践 启示
  【作者简介】 陈勇,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辅导员,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李依群,苏州科技学院化学生物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顾姗姗,苏州科技学院研究生部讲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D267.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4)10-0050-03
  “大学生党员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对大学生群体具有重要的榜样、示范及引领作用,能够影响其他大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成长。”正是着眼于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与辐射带动力,笔者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以所带党支部为平台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学习型党支部”创建活动,获得了丰富的反馈资料和许多阶段性成果。
  一、创建活动的理论依据
  “学习型组织”的概念,起源于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福瑞斯特(Jay W. Forrester)1965年发表的题为《企业的新设计》的论文。他在文中比较具体地构想了未来企业组织的理想形态,即层次扁平化、组织信息化、结构开放化,组织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
  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组织理论在西方逐渐形成,其中尤以彼得·圣吉(Peter M.Senge)的《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1990,下文简称《第五项修炼》)为代表性著作。圣吉提出了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五项修炼的内容,从而提高组织的竞争力和应变力。
  在我国,虽然学习型组织理论引入得比较晚,但其在我国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却是惊人的。《第五项修炼》中文版自1998年第1版第1次印刷至今,已累计印20次,印数超过21万册。“宝钢”“伊利”等诸多企事业单位也从五项修炼的实践中获得巨大收益。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2009年9月,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報告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要求。
  二、党支部的实践基础
  苏州科技学院化生材料学院2012学生党支部成立于2012年9月,成立初期拥有正式党员(教工)3人,由2012级学生辅导员兼任党支部书记。在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初期,将第一、二批入党积极分子共42人纳入活动范围,占全年级363人的11.57%。活动成员都有着较好的学习基础,学业成绩排名(以平均绩点算)均在各班级前三分之一。
  在活动过程中,党支部书记与党员、入党积极分子直接交流,中间无另设机构,组织结构上符合扁平化的特征。支部成员之间以手机、QQ群等通讯工具保持及时沟通,具备组织信息化的基本条件。此外,党支部仍坚持每学期根据组织规则吸收一定数量的新成员,并鼓励新老成员对党内知识与各专业技能进行持续学习,具有实践学习型组织的形态基础。
  三、党支部的创建方法与措施
  1. 制定活动方案,规范创建过程
  为了使创建活动有章可循,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指导下,发扬民主集中制的传统,通过召开党员和积极分子座谈会等形式集思广益,讨论并制定了《化生材料学院2012学生党支部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活动方案》。根据此方案,创建活动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分为宣传动员、全员创建、总结提高这三个阶段。创建活动以“提高成员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指导思想,从思想觉悟、专业学习、校内外工作等方面设立了“支部率先提高,带动年级进步”的目标。与此同时,方案根据“五项修炼”的精神制定了五项创建措施,并规定了政治理论、专业知识、合作品质等三项学习(实践)内容。
  2. 落实五项措施,探索“修炼”规律
  一是从六个方面建立了党支部的组织愿景。党支部在综合党员和积极分子个人愿景的基础上,讨论形成了自己的组织愿景(如表1所示),并得到一致认同。这些愿景涉及专业学习、体质健康、政治素养、日常人际等方面,紧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因而对全体成员具有较强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二是以制度确保团队学习的健康开展。根据创建活动方案,成员个体要做到“五个一”, 即每学年进行一次专业或行业知识调研,每学期初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学期至少聆听一场学术报告,每月借阅一本专业书刊,每月提交一份学习小结;党支部要做到“三个一”, 即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学习,每两月开展一次户外活动,每学期举行一次读书交流会。三是将自我剖析与团队讨论相结合,以各阶段的自我小结与团队评点等方式不断改善个体及党支部自身的心智模式。四是以多种方式引导支部成员辩证思考和把握“自我超越”与“共同愿景”、“团队学习”与“改善心智”等之间的关系,开展系统思考。五是定期进行个人愿景、组织愿景的前后对照,鼓励成员对自我超越和组织进步的体悟。
  表1 化生材料学院2012学生党支部组织(发展)愿景
  四、创建活动的阶段性成效
  1. 党支部的整体变化
  创建活动开展9个月后,党支部吸收了第三批入党积极分子38人,使活动成员增加到83人。在后续的创建期间,有3名积极分子因表现优秀被发展成为预备党员,27名积极分子被列入次年党员发展计划,20名支部成员所在的11间宿舍成为“优良学风宿舍”,支部成员较多的两个班级因学风优良获评校级“先进班集体”。此外,党支部开展的“生态苏州行”系列活动获得学院党委“最佳党日活动奖”。总体来看,党支部的组织正能量及其辐射带动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2. 支部学生成员的综合素质变化
  一是支部学生成员的学习热情普遍提高,在上课出勤率等方面明显高于非支部成员。二是支部学生成员的综合素质均高于全年级平均水平。在创建活动的中后期,2012—2013学年综合测评结果出炉。从其中的德育测评来看,支部成员中获得“优”评的达到73人,占支部的91.25%,比全年级平均“优”评率高出19.07% 。在智育方面,支部成员中学年内各项课程的平均学分绩点达到或高于3.0的有54人,占支部的67.50%,比全年级平均水平高出36.37%。在体育方面,支部成员中体质测试及格或以上的有75人,占支部的93.75%,比全年级平均水平高出8.63%。(以上数据,详见表2。)三是支部学生成员更多地获得了奖学金。首先,支部实际获奖学金总面达到66.25%,高于创建活动初的预期。其次,除特等奖学金上极小比例的弱势(-0.75%)之外,支部成员获得一、二、三等奖学金的比例比全年级平均获奖水平分别高出8.75%、12.5%和13.75%(详见表3)。
  表2 支部学生成员与全年级同学综合素质的比较
  此外,50%的支部成员在班级、学生会等部门担任社会职务,10%的成员因爱岗尽职、受师生普遍肯定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10%的成员因德智体等项素质优良被评为“三好学生”,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成员因品学兼优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表3 支部学生成员与全年级同学获奖学金率的比较
  五、创建活动的启示
  1. 创建活动要目标明确、贴近学生实际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旨在通过开展各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活动,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素质,发挥其先锋模范作用,并提高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本党支部的创建活动中,我们通过建立组织(发展)愿景和成员个人愿景两个层面的目标体系并充实以具体明確的内容,收到了前述的积极效果。
  与此同时,具体目标的设立要贴近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实际。一方面,在个人愿景的预设中,党支部从自我形象、个人健康、专业学习、技能特长、人际关系、家庭生活、个人休闲等七个方面提出框架或问题,具体内容则由党员和积极分子在梳理自身理想的基础上自由填写。这样的引导方式,既帮助学生明确了方向,又赋予了学生较大的自由度,有利于形成贴近实际、统一多样的愿景丛。另一方面,在组织愿景的形成中,党支部既综合考虑了成员个体的期望,也从中观、宏观层面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成长需求特点。如为了着力培养和增强支部成员的合作品质,党支部明确将“尊敬老师,关心同学,既能慎独,又能合作”等要求列入组织(发展)愿景,并在活动过程中以团队学习等措施予以实践。
  2. “学习”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创建“学习型党支部”固然离不开学习,但此“学习”应做广义的理解,不只限于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应具有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首先,从内容上说,活动成员既需要学习、领会党的各项理论政策知识及政治生活常识、本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学习的形式不拘泥于单纯机械的开会学习,可以结合实际开展辩论、话剧拍摄、志愿服务等活动,也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团体心理辅导、专业机构参观等社会实践活动。
  3. 提高创建活动辐射力要借助网媒等工具
  创建“学习型大学生党支部”活动的主体和落脚点在党支部,但视野在全班、全年级乃至更广泛的大学生群体,即要通过支部和党员、积极分子的示范作用辐射带动更多学生的成长进步。当前,手机、电脑功能的多样化使得青年学生大量的浏览网络信息,并依此评估、思考和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因此,只有更好地利用这些网络媒体,更多地宣传党支部的理念、活动及相关信息,才能有效提高创建活动的辐射力,才能达到高校基层党组织创建育人的目的。如党支部可开通组织微博或建立“网上党支部”,开办“入党导航”“时代先锋”“活动宣传”“心得交流”等栏目,多渠道地促进党内外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 郁顺华,房华强.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提高大学生党员思想政治素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1,(1).
  [2] 俞文钊,吕晓俊.学习型组织导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刘芳玲
其他文献
让每个农民工的孩子在校园里平安成长。孩子平安则家庭和睦,家庭和睦则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则国家安定。明德小学的决策者已经深刻认识到:学校不但是教书育人的地方,也是消除失地农民在城镇化进程中心理焦虑的“定心丸”,地理位置特殊的明德小学更是如此。  【关键词】 校园安全;教育防范;社会稳定;留守儿童;社会矛盾;家校矛盾  【作者单位】 湖北省红安县觅儿寺镇明德小学。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其对打造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特别是打造中国对外开放的升级版,拓展同世界各国尤其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陕甘宁革命老区如何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提高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地方百姓,值得深入研究。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老区 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简介
期刊
【摘 要】 在新的形势下,办学体制机制创新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关键,校企合作模式创新是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校企双方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双赢的战略举措。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在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在深化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  【关键词】 职业教育;办学体制;人才培养;双重创新  【作者简介】 马蜂,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校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摘 要】 网络虚拟社会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是现实社会在网络空间的延伸。应对网络虚拟社会迅猛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创新治理理念,积极探索有效的治理方式,切实提高治理水平,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在社会治理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这不仅考验着全社会应对网络时代社会结构变化的勇气,也检验着政府社会治理的智慧。  【关键词】 地方政府;虚拟社会;治理创新  【作者简介】 徐妍,中共通
期刊
【摘 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的修改已经箭在弦上,其修改应当在尊重现行宪法的前提下,兼顾“公检法”三机关的关系,并保证党对检察机关的领导、党委的绝对权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并吸收世界法治国家的经验。  【关键词】 人民检察院 组织法 宪法 党的领导  【作者简介】 季焕爽,河南大学法学院硕士,现工作于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检察院;陈墨白,河南大学法学院2012级本科生。  【中图分
期刊
【摘 要】 出租车打车难几乎是大城市的通病,近年来“快的”、“嘀嘀”等多种打车软件的出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打车难的问题,但毕竟治标不治本。行业管理一直是出租车行业的难题。因此,本文立足于社会现状,结合实地调研数据,对创新出租车行业的管理机制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出租车行业 打车难 创新机制  【项目基金】 本文系南京审计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出租车行业的运行模式及发展战略研
期刊
【摘 要】 员工积极、主动的建言行为,是推动组织创新的内在源泉,是组织持续性变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基于组织文化与领导方式变革的视角,我们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简要归纳,并从组织文化理念牵引、培养员工的组织认同感、适当改变领导风格、鼓励员工参与改进活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改进建议。  【关键词】 建言行为 组织文化 变革型领导行为 管理启示  【作者简介】 程君,重庆嘉昌劲企业管理顾
期刊
加强和创新城市管理,建立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是推动城管部门创新管理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升服务水平的重要基础。武汉“城管革命”推进以来,江岸区城管委在江岸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城管委的指导帮助下,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体制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增强工作效能,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管理工作规范化、精细化、法治化、现代化和人性化发展水平。  一、推进机制创新,提高城市管理规范化水平 1. 大城管工作机制变
期刊
【内容提要】 区域政府合作和整体性治理在协作与整合理念上的契合使得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模式成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利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进程也不外如是。本文在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政府合作历史沿革和现状的分析基础上,发现其不足和原因之所在,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政府合作整体性治理模式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政府合作 整体性治理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  【基金项目】 本
期刊
【内容提要】 当前,越来越多组织授权一线管理者参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这引发了学者对一线管理者应当扮演什么角色的争论,但忽视了他们在实践中实际承担了什么角色的考察。对江西5家公司一线管理者的角色现状考察表明,一线管理者开始边缘性地参与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并且这一角色得到下属的高度认同。  【关键词】 一线管理者 角色 管理开发 雇员培训  【作者简介】 李茂荣,南昌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博士,主要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