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中国五大镇山策划 皇帝们在这里祭祀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p7110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镇沂山,位于山东潍坊市临朐县境内,是“沂蒙山区”的重要地理标志之一。沂山古称“海岳”,有着“大海东来第一山”和“东泰山”之称,居中国五大镇山之首。在华夏文明史上,以沂蒙山区为代表的“齐文化”和以孔孟思想为代表的“鲁文化”遥相呼应,相互激荡、影响,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但是,岁月荏苒,即便是位居“五镇”之首的沂山,现在也没有了过去的辉煌,不过,当我们重新将目光聚集于此,才发现这里不仅完整地保存、传承着厚重的镇山文化,还呈现出满山苍翠的自然之美。
  南镇会稽山,位于浙江绍兴。关于它的起点,要回溯到4000多年前:公元前2024年冬天,禹从都城平阳出发,来到妻子女娇的故乡茅山。随从们按照他的要求,在山上搭了一座极其简陋的“行宫”。次年春天,禹在茅山大会各路诸侯,按照政绩进行相应的封赏或惩罚。为了纪念此次“干部考核”,禹将茅山改为“会稽山”,所谓“会稽”,就是“考核功绩”的意思。此后,会稽山开始成为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名山,最终演变为中国五镇之一的南镇。西镇吴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奔腾的渭河水流浩荡,滋润出富饶的“八百里秦川”关中平原。自古这里灌溉发达,盛产小麦、棉花等作物,是中国最早被称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的地方。夏、商之后,繁荣了八百年的周王朝以及开创历史新纪元的秦王朝,均发祥于宝鸡,而帝王们认为这是吴山保护之功,便将其封为“西岳”,地位甚至超过了“东岳泰山”。到隋朝时期,吴山被明确列为“西镇”,就此展开了更加辉煌的篇章……
  北镇医巫闾山,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境内,扼守着东北与中原之间的交通咽喉。它是中原政权敕封的圣山,但却有一个充满蛮荒色彩的名字,还长期被北方游牧民族政权所控制。不过,它应该是最早成为“五镇”之一的名山。大禹治水之后,舜帝对洪灾心有余悸,为了防止江山再度在洪灾中漂流、迷失,因此在当时的每个州都选取了一座大山加以“重镇”,医巫闾山便是当时的幽州镇山,后来被称为“北镇”。到了隋朝,隋文帝册封四镇,加上已有的北镇,流传至今的“五镇”这一概念便正式诞生了。相比之下,位于山西临汾的中镇霍山似乎名声最小,但在秦始皇封禅泰山之前,它已经成为天子祭天祈神的主要场所,以“霍然太岳”之名,一度成为统领海内群山的“一岳独尊”。
  在漫长的封建时代,帝王的频繁祭祀,给“五镇”戴上了崇高而神圣的光环。进入晚清时期,随着封建王朝走向终结,国家祭祀的行为逐渐荒废,“五镇”的概念渐渐沉寂于时间的角落……今天,我们带着审读的目光翻开历史,再一次走进“五镇”,才发现依然可以找到它们曾经鲜活的记忆——因为沉寂并不等于忘却,往事也并不如烟,曾经的荣耀固然已经凋零,但它们各自的精彩却从未落幕……接下来,请打开本期《环球人文地理》,一步步走近“五镇”的核心,去了解它们曾经的辉煌和现在的精彩吧。
其他文献
耳廓狐是世界上体型最小的狐狸,它们体型娇小,天生一副呆萌的样子,尖脸、大耳和大而黑的眼睛让人心生宠爱。  耳廓狐的大耳朵既是“散热器”,又是“高效雷达”,能敏锐地判断出猎物的具体位置,甚至还能分辨出猎物发出的声波的微弱差异。  耳廓狐凭借天赋卓绝的生存能力,成为沙漠中生活的强者,当地人将其视为沙漠的灵魂——“沙漠之狐”,是阿尔及利亚的国宝。  在电影《疯狂动物城》中,狐狸尼克的“儿子”Finnic
修道院时期的威默林庄园,依然十分正常,唯一奇怪的地方就在于,在修道院维持了近一个世纪而悄悄关闭后,庄园就变得怪异起来。  面对纷纷来客,威默林庄园也丝毫没有辜负灵异爱好者的期望,时不时会悄悄改变屋里的温度,传出奇怪的声音,在拐角处突然出现恐怖的幻影……  一位名叫“暮光之旅”的网友,声称自己拍到一个身材火辣的女人,穿着长礼服在大厅内四处游走的视频……  2010年9月,英国多家媒体大肆报道,位于朴
【摘要】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在国际合作过程中,各国之间必然存在沟通与交流,因此翻译作为沟通工具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翻译人才在各国间的交流与合作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现有翻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翻译人才的质量有待提高。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数量远远高于英语专业学生数量,因此要为国家培养所需的高层次翻译人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尤为重
蚶江镇位于福建石狮市北部、泉州湾东南岸,宋元时为“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港的门户,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海口。  每年端午,蚶江会举行热闹非凡的“海上泼水节”,人们在船上用勺、桶盛满海水,相互追逐倾泼,以祈福消灾。  蚶江是“中国灯谜艺术之乡”,这里人人都爱猜灯谜;也是南音的发源地,听南音、唱南音成为了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  福建石狮市蚶江镇位于石狮市北部、泉州湾东南岸,拥有悠久的历史:宋元时期
山西芮城县素有“文物之乡”的美誉,但或许因为太多“名声显赫”的古物出现在同一个地方,本文的主角广仁王庙,在很长的时间里渺不可闻……  1952年,国内开始了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工作队在山西芮城县发现一座庞大的宫殿,名叫“永乐宫遗址”。在宫殿内,保存着960平方米的完整元代道教壁画。此消息一经披露,立即全国轰动。专家们蜂拥而至,人多时连周边的村庄也住满了外来人。  在永乐宫遗址旁,有一座古老的村
从雨崩上村可达神山卡瓦格博和蓝绿色的冰湖,下村则可到神瀑。当地藏民相信,但凡被神瀑之水从头淋到脚,不仅能洗清罪孽,还能祛病防灾、延年益寿。  村民们遵守着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即轮流接待来到村子的游客。在他们看来,这里绝美的景致是大家共有的,所以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也应该共享。  通往雨崩的路上安放有许多垃圾筐,并按照距离村子的远近写上了编号,成为独特的“路标”;而名为“泡面屋”的休息站,其墙面竟是用桶
珊瑚礁最突出的成就是能维持渔业的资源,它为海洋中四分之一的生命提供产卵、哺幼、庇护和捕食的场所,还能有效地保护海岸线免遭海啸冲击……  英国海洋保护科学家大卫阿腾伯勒比喻珊瑚礁为“海洋里的金丝雀”——寓意是珊瑚礁一方面弥足珍贵,一方面又脆弱无比。环境破坏、海洋污染、甚至大气内二氧化碳超标都能让它死亡;而2011年2月23日,一份叫作《再探珊瑚礁危机》的报告更告诉人们,目前全世界75%的珊瑚礁的生存
明末文人傅山创制出药膳“八珍汤”,后改名为“头脑杂割清和元”,意为割去元朝、清朝统治者的脑袋,足见其身上的忠孝气节。  太原人善于粗粮细作,一碗面就能做出上百种花样,并点缀上各种“浇头”,可谓“一面百味”,这些面食既好吃也好看,比如龙须面,竟可用火点燃。  比起从其他菜系借鉴而来的佳肴,太原人更热衷于街巷小吃,而“郝刚刚羊杂割”、“杨记灌肠”、“王萍面皮”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太原自古就被誉为
在我们的一般认知中,蜘蛛可以吐丝,蚂蚁却不能,而现实世界里总存在着一些“跨界奇葩”,颠覆人们的认知。生长在亚洲南部和大洋洲的黄猄蚁就是这样的“奇葩”,它们能吐丝包裹树叶,织成巢穴。  黄猄蚁的织巢过程十分奇妙:选好巢址,就会尽力舒展身体来连接树枝或叶片,然后通过收缩身体来拉紧枝叶,若是枝叶间距过大,它们还会相互连接,形成独特的“蚁桥”。同时,一些黄猄蚁还会用大颚轻轻咬住幼虫,迫使其吐丝,作为黏合剂
用点焊机焊接源自于上世纪70年代的工匠创新,这其实是一门细活儿,烧铁丝的过程看似简单实际不容易,焊花是技工心中最美丽的“花”。  民国时期,一个小铁匠的偷师行为,让康熙年间诞生的芜湖铁画得以延续至今,更重要的是,他还打破“传男不传女”的老规矩,让铁画技艺最终开枝散叶,声名远播海外。但如今,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冲击和老艺人的流散,做铁画的人龙蛇混杂,作品泥沙俱下,纯正的铁画技艺正面临绝境……  自古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