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靶标系统在玉米螟监测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来源 :中国植保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l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于2020年在山东邹城应用害虫靶标系统和自动虫情测报灯,对玉米田间玉米螟发生动态进行监测调查.结果 表明,利用害虫靶标系统所监测到的玉米螟的种群动态与自动测报灯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分别在6月中旬、7月中旬和8月中旬出现诱虫高峰,与田间玉米螟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害虫靶标系统的诱捕及自动计数效果均较灵敏,可以用于玉米螟的田间测报工作.
其他文献
为明确广西南宁稻飞虱发生规律及特点,分析了2010-2020年南宁市稻飞虱的灯诱及田间发生情况.研究发现,近11年南宁市稻飞虱的发生面积及灯下虫量逐年减少,并呈现出始见日后移、早期迁入虫量波动大,主害代田间虫量减少、二代和三代虫量较高,灯诱峰次减少等特点.分析认为以上特点与迁入虫源降落点及当地气候条件有关,并提出及时调整防治措施和警惕次害代抬头的建议.
对河南省沁阳市生姜病虫害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物理及化学防治等主推绿色防控技术要点进行介绍.通过田间连年应用,当地绿色防控区域比农户常规防治区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7%,减少用药2次,降低成本25%,增产5.2%.
基层畜牧养殖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从以往的散养到如今的规模化养殖,都可以看出基层畜牧养殖业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其中也存在一系列问题尚未解决.为此,本文介绍了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存在的问题:养殖观念过于落后守旧,引进品种盲目过于随意,饲料种类单一营养不全,设施成摆设发挥作用小,环境差疾病防控不到位,管理人员缺乏工作素养;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创新管理模式、改善养殖理念,严格引种工作、提高经济效益,科学合理养殖、提高产品质量,进行科学防疫、保障畜禽健康,优化养殖环境、增加畜禽福利,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工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工作的重要依据,在《名录》调整背景下,笔者对河南内乡宝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天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存在野生动物栖息地被缩减和破坏,环境受到污染,人才缺乏,资金投入不足,违禁猎捕行为等问题.提出了应采取分区重点保护,加大宣传力度,适时监测野生动物,惩治违法犯罪活动等措施,以期进一步有效、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方法及政策,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为明确河南漯河玉米田黏虫种群动态,于2006-2020年利用虫情测报灯对其成虫进行了系统监测.结果 表明,漯河市玉米田黏虫主要包括东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Walker)]和劳氏黏虫[Leucania loreyi (Duponchel)].灯下东方黏虫的种群消长动态出现2个高峰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和7月中旬;劳氏黏虫的上灯高峰主要集中在8月中旬至10中旬.近15年间,东方黏虫在各年均为黏虫混合种群中的优势种,但近年来劳氏黏虫年度诱蛾量和其在混合种群中的占比增加明显.
纳米农药有分散性好、利用度高的显著优势,是近年来农业生产的应用热点,其风险评估问题得到广泛关注.对氧化胁迫、免疫应答、遮光效应等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机制进行集中综述,同时分析了纳米颗粒在水、地质、大气、生物循环中的迁移、转化及其与自然环境中有机质、无机质的相互作用.为预防及降低纳米农药的施用风险,须在参照传统农药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纳米材料的颗粒特性制定新的风险管理方案.
2019年在四川邛崃开展了水稻主要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结果表明,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对邛崃水稻主要病虫纹枯病、二化螟的防效分别为82.8%、81.4%,较常规防治区的农药用量减少86.4%,增产率高5.1个百分点,较空白对照区增产25.45%.
2017-2019年在安徽和江苏开展多次试验,以氟唑菌酰羟胺单剂及其复配剂为试验药剂,调查其不同使用时间以及与其他杀菌剂混用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结果 表明,使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150~200g/hm2或275g/L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悬乳剂183~367g/hm2均对小麦安全.单次施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在小麦赤霉病中等以下发生年份防效可达90%以上,在中等以上发生年份防效也可达85%左右.275g/L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悬乳剂的防效随用量增加而提高,以275~367g/h
2019-2020年,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两种喷雾助剂对除草剂的减施增效作用.结果 表明,在烟嘧磺隆+硝磺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两组药剂均较常规用量减少20%的混施处理中,分别添加助剂激健或迈丝,药后15 d对藜和反枝苋、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总草的株防效分别超过87.5%、80.7%、85.8%,药后30 d的株防效分别超过72.9%、63.6%、78.6%,药剂处理区玉米产量增幅超过36.4%.添加激健或迈丝,可实现药剂减施后对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玉米的保产效果与常规用量相当.
近几年,河北省冬麦田杂草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地下害虫、土传病害的为害程度逐年加重,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对河北省34个县的深耕地块和旋耕地块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深耕25~30 cm可有效减少冬麦田病虫草害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