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2008-2017年广州市注射吸毒人群HIV-1分子网络的分布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8-2017年广州市新确证的注射吸毒HIV-1感染者血清样本,进行pol区基因扩增及测序后,利用Cluster Picker 1.2.3软件识别系统进化树中的分子簇,使用HyPhy 2.2.4中TN93模型计算成簇序列间的基因距离,通过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8.2构
【机 构】
:
广东药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广州 510310,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部 510440,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部 510440,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预防控制部 51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2008-2017年广州市注射吸毒人群HIV-1分子网络的分布特征,为该人群艾滋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2008-2017年广州市新确证的注射吸毒HIV-1感染者血清样本,进行pol区基因扩增及测序后,利用Cluster Picker 1.2.3软件识别系统进化树中的分子簇,使用HyPhy 2.2.4中TN93模型计算成簇序列间的基因距离,通过可视化软件Cytoscape 3.8.2构建分子网络,采用χ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进行成簇分析和中心性分析。
结果成功扩增获得pol区基因片段586条(73.9%,586/793),共产生80个分子簇,成簇率为46.6%(273/586)。成簇样本与未成簇样本比较,汉族(48.4%,260/537)、广东籍(52.7%,146/277)和CRF55_01B(93.3%,14/15)的成簇比例更高。分子网络度值范围为1~7,度值≥3的节点占12.8%(24/187),其与网络中另外81个节点相关联(43.3%,81/187)。中心性分析结果显示,HIV-1感染者职业为家务/待业者在高程度中心性(19.0%,19/100)、高中介中心性(22.0%,22/100)和高亲近中心性(32.0%,32/100)的比例更高。
结论广州市注射吸毒人群HIV-1分子成簇风险较高,应将具有本地及广西籍、家务/待业特征的注射吸毒人群作为重点干预目标,并实施精准干预,降低该人群HIV-1感染率。
其他文献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仍在全球诸多国家流行,已发现此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有着多种相同的合并疾病,例如肥胖症、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共存的OSA或许增加COVID-19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死亡风险。本文旨在介绍OSA与COVID-19感染风险和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在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对OSA的管理策略。
目的总结分析颌面部血友病假肿瘤的临床特点、诊疗及预后,为医师提供治疗选择参考。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9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4例颌面部血友病假肿瘤患者,其中2例失访,最终完成随访并纳入研究者12例,均为男性,年龄13个月~10岁。回顾患者病史包括家族史、外伤史及院外治疗史,分析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资料,以及诊疗过程和治疗方案等,随访了解患者的预后,随
目的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成人型脑白质营养不良(ADLD)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和基因突变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20年1月收治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ADLD一家系共4代人(其中5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先证者及部分家系内成员的外周血基因组DNA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采用荧光定量PCR验证先证者及家系内成员的致病基因。结果先证者及家系中其他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一过
目的探析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2型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对足部溃疡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对阳江博爱医院2018年1月—2020年8月收治的64例2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研究组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足部溃疡面愈合情况以及临床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56.25%,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病的临床特点及菌种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诊治的NTM病临床-影像-病原学资料,非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532例,这些NTM标本来自453例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有确切病历资料并进行菌种鉴定有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50.8±16.2)岁,分析统计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菌种鉴定及治疗情况。结果75例NTM病,鸟/胞内分
人类肠道中复杂的微生物群落与宿主共存以维持体内平衡。通过宏基因组学、代谢组学分析,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失衡,某些细菌的成分、代谢产物以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参与了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尤其是在多病共存的老年人群中,肠道微生物是影响衰老相关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为老年人治疗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现从老年人群的肠道菌群组成、与宿主的相互作用、常见老年人疾病菌群特征、致病机制方面进行综述。
细胞外囊泡是脂质双分子层包绕形成的球状膜性囊泡,由多种细胞分泌并释放到细胞外环境中,包括外泌体、微粒和凋亡小体,是一种新的细胞间通讯方式,且作为生物标记物可指征多种疾病。然而,细胞外囊泡是如何随着年龄变化的,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潜在机制还不清楚。本文总结了细胞外囊泡的研究现状,重点讨论了细胞外囊泡与衰老之间的关系及其在衰老相关性疾病中的作用,并进一步阐述了其在衰老相关治疗方面的应用,为干预衰老过程及
骨组织工程再生技术有望对因肿瘤、外伤等造成的颌面部骨缺损进行修复。表面图案化在骨组织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微接触印刷技术是一种通过弹性压模与基材接触,从而将压模上的材料转移至基材上形成图案的新兴技术,可用以转移聚合物、生物大分子等多种墨水,其最大特点在于能实现高通量、高精度的表面图案化,现已得到广泛应用。本综述归纳总结微接触印刷技术的应用及优化,并对其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