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下区动脉入路联合门静脉系统血管切除异体血管置换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来源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senr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结肠下区动脉入路联合门静脉系统血管切除异体血管置换在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合并血管侵犯的胰腺癌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13例合并门静脉、脾静脉或两者汇合部受累的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在结肠下区先行探查肠系膜上动脉(SMA)判断肿瘤可切除后,完整切除SMA、腹腔干右侧包括受累血管在内的肿瘤及周围软组织,应用异体血管完成门静脉-脾静脉系统重建。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生存及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4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

结果

(1)手术情况: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结肠下区动脉入路联合门静脉、脾静脉或汇合部切除异体血管置换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时间为(489±31)min,术中出血量为(407±96)mL,无术中及术后死亡。(2)术后情况:13例患者中,3例术后出现胰瘘(A级2例、B级1例),1例出现胃瘫,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出血、腹腔感染、腹泻、门静脉系统重建后吻合口狭窄及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术后中位住院时间为12 d。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13例患者中,高分化腺癌2例,中分化腺癌7例,低分化腺癌4例;3例血管切缘阴性,2例血管内膜被侵犯,8例血管外膜可见肿瘤细胞浸润。ⅠB期1例,ⅡA期2例,ⅡB期6例,Ⅲ期4例;术后切缘病理学检查淋巴结阴性率为11/13。(3)随访情况:13例患者术后随访10个月,患者均健康生存,无肿瘤复发、转移。

结论

结肠下区动脉入路联合门静脉与脾静脉切除异体血管置换的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合并门静脉、脾静脉或两者汇合部受累的胰腺癌安全可行,可早期判断肿瘤可切除性,手术疗效较好。

其他文献
我国的疝与腹壁外科领域在某些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如手术数量和手术质量。最近一期的《柳叶刀》杂志对中国在腹股沟疝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给予99分的高分。该分值甚至远超许多发达国家,名列全世界第4位。杂志的评论如下:"考虑到腹股沟疝的治疗主要依靠手术,而中国的患者众多,手术量巨大,医师的手术能力普遍较强,这是中国在这一项上表现不俗的原因。"但是综合实力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质量控制标准就是其中
目的探讨术前多排螺旋CT(MSCT)检查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6年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1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行MSCT检查及三维重建,测定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根据术前疝囊容积与腹腔容积百分比选择手术方式和计算行主动减容联合onlay术患者切除小肠长度。观察指标:(1)术前及术中情况:疝囊
疝是一种极为古老而常见的疾病。进入21世纪后,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涌现,新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不断应用,疝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已经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国疝外科领域已经快速发展了20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成绩。但同时也存在着地区发展不平衡、概念分类混乱、诊断与治疗不规范、随访手段落后、前沿研究和创新成果欠缺等问题。因此,认清现阶段发展的不足,对现有的问题进行探讨,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理清
腹腔镜疝修补术有较长的学习曲线,但经过对手术操作方法及操作步骤的改进,可缩短腹腔镜疝修补术学习曲线。笔者通过观摩腹腔镜疝修补术手术视频并经临床实践总结经验及手术技巧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操作便利性,从而缩短手术学习曲线。
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法在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12月第四军医大学附属唐都医院收治的50例采用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26例患者采用传统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设为传统Overlap组;24例患者采用改良Overlap法行全腹腔镜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设为改良Ove
目的探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补片修补治疗复杂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7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的30例复杂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后入路组织分离技术Sublay方法进行补片修补。观察指标:(1)术中及术后情况:切口疝缺损面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住院时间。(2)随访情况
目的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6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81例腹股沟疝合并腹腔积液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围术期限制钠及利尿治疗,严重低蛋白血症患者给予静脉输注Alb。患者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采用Gilbert手术方式。观察指标:(1)手术及术后情况:手术时间、疝环直径、疝缺损面积、术后血浆引流情况、术后引流管拔除
目的探讨胆囊三角掏空法在LC中预防胆管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江西省德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537例行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者采用先掏空胆囊三角内的组织,再切断胆囊管,切除胆囊的方法施行LC。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胆囊三角解剖情况及手术时间。(2)术后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胆管损伤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及电话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为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