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对编程: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首选教学组织形式

来源 :现代教育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klsdfj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中小学开展编程教育已成趋势.结对编程作为敏捷软件开发的方法,被引入中小学编程教学,但其价值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鉴于此,文章通过综述国外研究文献中对结对编程教学实践的研究发现,阐明了结对编程对于培养学生编程自信、帮助学生快速适应编程文化的独特优势,并总结了配对原则等结对编程有效实施的关键环节,论证了“结对编程是中小学编程教育的首选教学组织形式”,有助于推动结对编程在中小学编程教育的实践应用与推广.
其他文献
智能技术与教育融合引发的一系列教育问题乃至社会问题,其根源在于教育主体行为的失范.判定教育主体行为失范是否由智能技术所引发,可从工具使用、标准制定、规范遵守、干预方式四个方面,衡量教育主体行为是否发生“失范”与“未失范”之间的转换;若满足其中至少一条,则可认为该行为失范由智能技术引发.基于上述判定方法对26个智能技术教育应用案例进行分析后发现:教育主体行为失范主要涉及过程性失范、转型期失范、周期性失范、本质性失范、原生性失范5种表现层次,涵盖82种行为表现类属的20种行为失范类型.多元教育主体的行为失范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