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WO法与CR法的中蒙边境森林草原交错区沟塘草甸羊草热解动力学分析

来源 :消防科学与技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jzobjz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内蒙古自治区阿尔山市内沟塘草甸为研究区域,选取典型草本羊草为研究对象,运用热重分析法以通氧速率10、20、30 mL/min,在升温速率分别为40、80℃/min的条件下进行热失重行为研究.使用TG-DTG曲线分析样品的热解过程,利用Coats-Redfern (CR)积分法和Flynn-Wall-Ozawa(FWO)积分法对样品的快速热解阶段进行动力学分析,得出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样品的热解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并求得相应参数.结果 表明羊草热解过程分为:失水阶段、快速热解阶段、炭化阶段.其中快速热解阶段为350~ 450℃,此阶段中升温速率越快,温度滞后现象越明显;通氧速率越快,温度超前现象越明显.热解过程及动力学参数分析表明,Flynn-Wall-Ozawa法更适用于羊草热解过程,引发火灾危险程度的通氧速率为:30 mL/min> 20 mL/min> 10 mL/min.
其他文献
为提高城市建筑火灾事故应急能力评估准确性,构建了一套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层次分析法制定百分制扣分式量化评估标准;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降维处理;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法和支持向量机法建立模型.结果 表明:高层建筑火灾事故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能够有效实现指标定量化处理,两种模型预测得分较为接近,均适用于城市高层建筑火灾应急能力评估.
为探讨侧向喷射条件下细水雾扑灭流淌火的技术可行性,针对水平表面流淌火,在考虑火焰辐射、燃料与垫层之间的对流换热基础上,建立细水雾在开敞空间扑灭流淌火理论模型,实验研究细水雾喷头排数、倾斜角度对火焰形状、火焰温度、灭火机理和灭火时间的影响.结果 表明:细水雾冲击燃料加快其流淌时可以增强灭火能力;采用单排喷头水平喷射时可有效抑制一侧火焰且对火焰拉伸作用最强;采用双排喷头水平喷射时,可有效抑制两侧火焰且灭火速度最快;当喷头向上倾斜15.时,细水雾冷却燃料能力减弱并使灭火时间变长.
简述并比较了消防员呼吸频率的主要监测技术及装置,设计了一套基于微压传感器的消防员训练用呼吸频率监测装置,对该装置的器件选型、结构组成、系统构建进行了阐述.该装置为口鼻罩式可穿戴装备,佩戴后可实时监测消防员训练时的呼吸频率,并可与其他消防员生命体征设备采集的数据融合,通过蓝牙传输到消防员体域网汇聚节点,再经网络传输到消防员实战训练评估大数据云平台.通过长期跟踪与分析消防员训练的呼吸频率数据,对评价训练效果、提高呼吸效率、提升消防救援队伍战斗力有重要意义.
为全面提升消防员针对典型灾害事故的协同作战技能及应急救援处置能力,分析了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训练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虚拟现实可视化技术和应急救援训练内容相结合的模拟演练方法.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不同典型灾害事故场景,逼真的场景和交互式的体验让消防救援人员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真实化、实战化、专业化的模拟演练,从而提升消防员救援能力,解决了目前消防救援队面临的战训难题.
为了解决目前逃生装置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逃生效率较低的缺点,研发一种新型的、可实现快速逃生的逃生悬臂装置.首先明确了设计思路,逃生悬臂装置不仅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又有操作简便,安全可靠的多种优点;其次,对逃生悬臂装置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对逃生悬臂装置进行设计分析.使用有限元分析仿真模拟计算逃生悬臂装置的安全性,经现场实际操作验证,可以满足2名现场维保人员的快速逃生需求,因而装置满足了设计和使用要求.
研究涤纶长丝/涤纶长丝-聚氨酯材质消防水带热空气老化试验前后质量性能的变化规律,探讨热空气老化试验对该材质消防水带爆破压力、附着强度及耐磨质量性能的影响.经试验:该材质消防水带的爆破压力值在168 h热空气老化试验前后变化不大;附着强度及耐磨性能在经过热空气老试验后,其数值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针对现有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的功能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结合市场需求,研究讨论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产品的改进措施和方法.提出在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器中增加气体监测模块的方案,实现烟雾和气体双重监测;分析U型分支管路布管存在的3个问题,引入多个分支管路独立检测气流的单路多管探测器设计;对比了市场上常见的两类多路探测器的优缺点,提出在多路探测器增加首火警显示功能;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增加无线通信方式的设计.笔者提出的多种改进措施和方案,提升了现有产品的使用性能,更加贴合实际.
制备由聚磷酸铵(APP)、季戊四醇(PER)和十二烷基单磷酸钾改性的锌铝双氢氧化物(ZnAl-LDH-PK)组成的复合阻燃剂与膨胀阻燃剂IFR协效阻燃聚苯乙烯(PS),研究了二者不同配比下对聚苯乙烯的阻燃性能、燃烧性能.结果 表明,适当比例的ZnAl-LDH-PK和IFR协同作用于复合材料,可使材料具有更优异的热稳定性和成炭能力;当组分为PS、22%IFR、3%ZnAl-LDH-PK时,氧指数(LOI)达35,总热释放和生烟总量较纯PS分别降低了28%和38%,提高了耐火性能;SEM结果证实ZnAl-LD
以滇中地区昆明、玉溪和曲靖3市所属12个县(市、区)的云南松、矮杨梅、牛尾蒿等32种主要森林植物为研究对象,共采集了32种346批次叶(茎)、17种43批次枝及对应植物根部土壤为实验样品,测定了其抽提物含量、灰分含量、热值和土壤有效磷含量,分析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植物理化性质的影响,进而研究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对植物燃烧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土壤有效磷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叶的抽提物含量和热值,降低叶灰分含量,但枝理化性质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响应不及叶明显;(2)滇青冈、华山松、黄茅、南烛、牛尾蒿、野八角、银荆、
基于森林火灾风险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应急管理和救援力量介入对森林火灾风险管控的影响,构建森林火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合领域专家的经验和知识,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绘制森林火灾风险网络图,对森林火灾发生的不确定性进行明确和处理;基于信息增益计算各指标权重,确定网络图中各指标节点的贡献值,建立加权贝叶斯网络评估模型.对我国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火灾风险开展评估.分析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够有效对森林火灾的风险进行评估,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