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缅甸全国五千多万人口中,有80%以上都信奉佛教,每个男人在一定时期内必须削发为僧。然而,这个佛教之国却延续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军政府极权统治。一方面是佛陀的注视,一方面是黑洞洞的枪口,饱受折腾的缅甸在两极之间艰难前行。
吴登盛,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背后,依然还有军方的强势力量,而他的前方,是逐渐觉醒的、要求民主改革的普罗大众。从2011年他领导的缅甸新政府上台开始,缅甸就加快了民主改革的步伐。
缅甸政府在2012年8月废除了对出版物的直接审查,并且从今年4月1日起允许任何个人、任何缅甸使用的语言出版报纸。今年元旦,缅甸还以大型户外倒计时活动迎接新年,这在这个封闭多年的国家是史上头一遭。吴登盛向全国发表了他的首个新年献词,表示要推动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还呼吁民众保持耐心等待实现大范围的改革。
我们就像来到另一个世界
2012年12月31日夜聚集在仰光大金塔附近参与新年倒计时的民众人数多达约9万。现场有老有少,不少人随着布置华丽的巨型舞台上的歌舞表演而扭动摇摆,有些则坐在自带的草席上欣赏璀璨的烟花,也有人光顾附近的小吃摊。与三名朋友前来凑热闹的大学生塔达对媒体说:“这太令人兴奋了,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倒计时活动庆祝新年。我们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是缅甸第一次公开庆祝新年,往年的迎新之夜,人们都私下或在酒店内庆祝。至于大型烟花表演,以往在军人政府统治下,只有每年的武装部队日才看得到。
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科哥兰对媒体说:“一场公开的庆祝活动能让人感觉轻松和开心。”
67岁的吴登盛在5分钟的电台广播中,回顾了缅甸在去年取得的进展。他说:“全世界对缅甸在2012年出色的政治进展深表赞叹。”但他表示,这个一度封闭和孤立的社会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革。
他说:自己需要做更多来赢得人民的信任,并提出要与民众更常对话。他认为,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对缅甸社会是有必要的。“缅甸民主过渡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互信。”
他表示,他知道外界与缅甸人民对缅甸的改革进程有不一样的看法。许多缅甸人说,他们读到关于国家的改变,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善他们贫困的生活。“因为去年取得政治进展,所以公众现在的期望提高了。”他呼吁缅甸人民保持耐心,因为广泛的改革需要时间。
自由宽度决定言论深度
事实上,在吴登盛政府上台的两年时间里,缅甸国内已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滋生了舆论自由的土壤,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2012年12月28日缅甸新闻部宣布,任何缅甸公民如果希望出版日报,可以在今年2月提出申请,报纸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如果申请获得通过,最早在4月1日便能与读者见面。
对于缅甸民众而言,正确处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开放民间办报无疑是民主改革的进一步体现,能够让民声与政府声音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一个社会的发展。
缅甸改革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一个借鉴,没有一种社会管理制度是完美无瑕的,每一项社会管理制度也都是在改革中不断完美的。作为一个民主改革刚刚起步的国家,开放日报是个非常勇敢的选择。其在对民声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的行业准则不再是去谋求控制媒体,而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立给媒体以自由的宽度,这种自由的宽度也恰恰决定了言论的深度。
吴登盛,也是一名虔诚的佛教徒。他的背后,依然还有军方的强势力量,而他的前方,是逐渐觉醒的、要求民主改革的普罗大众。从2011年他领导的缅甸新政府上台开始,缅甸就加快了民主改革的步伐。
缅甸政府在2012年8月废除了对出版物的直接审查,并且从今年4月1日起允许任何个人、任何缅甸使用的语言出版报纸。今年元旦,缅甸还以大型户外倒计时活动迎接新年,这在这个封闭多年的国家是史上头一遭。吴登盛向全国发表了他的首个新年献词,表示要推动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还呼吁民众保持耐心等待实现大范围的改革。

我们就像来到另一个世界
2012年12月31日夜聚集在仰光大金塔附近参与新年倒计时的民众人数多达约9万。现场有老有少,不少人随着布置华丽的巨型舞台上的歌舞表演而扭动摇摆,有些则坐在自带的草席上欣赏璀璨的烟花,也有人光顾附近的小吃摊。与三名朋友前来凑热闹的大学生塔达对媒体说:“这太令人兴奋了,这也是我们第一次参加倒计时活动庆祝新年。我们就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这是缅甸第一次公开庆祝新年,往年的迎新之夜,人们都私下或在酒店内庆祝。至于大型烟花表演,以往在军人政府统治下,只有每年的武装部队日才看得到。
缅甸总统首席政治顾问科哥兰对媒体说:“一场公开的庆祝活动能让人感觉轻松和开心。”
67岁的吴登盛在5分钟的电台广播中,回顾了缅甸在去年取得的进展。他说:“全世界对缅甸在2012年出色的政治进展深表赞叹。”但他表示,这个一度封闭和孤立的社会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改革。
他说:自己需要做更多来赢得人民的信任,并提出要与民众更常对话。他认为,政府与人民直接沟通对缅甸社会是有必要的。“缅甸民主过渡成功的最主要因素就是政府和人民之间的互信。”
他表示,他知道外界与缅甸人民对缅甸的改革进程有不一样的看法。许多缅甸人说,他们读到关于国家的改变,但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善他们贫困的生活。“因为去年取得政治进展,所以公众现在的期望提高了。”他呼吁缅甸人民保持耐心,因为广泛的改革需要时间。
自由宽度决定言论深度
事实上,在吴登盛政府上台的两年时间里,缅甸国内已形成了良好的改革氛围,滋生了舆论自由的土壤,改革的浪潮汹涌澎湃。2012年12月28日缅甸新闻部宣布,任何缅甸公民如果希望出版日报,可以在今年2月提出申请,报纸可以使用任何语言。如果申请获得通过,最早在4月1日便能与读者见面。
对于缅甸民众而言,正确处理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政府开放民间办报无疑是民主改革的进一步体现,能够让民声与政府声音形成良性互动,共同推动一个社会的发展。
缅甸改革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一个借鉴,没有一种社会管理制度是完美无瑕的,每一项社会管理制度也都是在改革中不断完美的。作为一个民主改革刚刚起步的国家,开放日报是个非常勇敢的选择。其在对民声尊重的基础上建立的行业准则不再是去谋求控制媒体,而是通过合理的制度设立给媒体以自由的宽度,这种自由的宽度也恰恰决定了言论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