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之美

来源 :课外语文·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visiv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农历,那古老厚重的历史经卷中,二十四节气如椽如柱,如时光的纬编,岁月的链扣,莹莹烁烁,璀璨无比。它们或如窈窕淑女,卓然而立,倩影芬芳,或如洒脱儒生,羽扇纶巾,经纶满腹,述说天道与地脉的关联,引导大地上的生长与收获,生存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花朵,是时光的碑刻。它是科学的也是诗性的。它是一本历书,从天演而来,从太阳俯瞰万物的目光中提炼出秘笈,为地气所用,为物候贴上标签,由此,天人合一,万物欣欣向荣,大地井然有序;它承载着稻香谷黄,引导着蛙鸣蝉唱,它演示着叶落花黄,沉淀出蜜甜酒香,它浸润着淳朴农人的丰收之梦,也润泽着知性文人的跳跃诗行。它是民间的也是庙堂的。民间的渔樵耕织依附着它,各类习俗节日依附着它;宫廷的礼俗小景依附着它,浩荡的祈天祭地仪式依附着它。它是刚正的也是婉约的。它是一柄无形的长剑,该扶持的扶持,该催生的催生,该挑破的挑破,该斩杀的斩杀;它又如慈母育婴,手掌绵柔,语重心长,百千呵护,仔细叮咛,惠暖稼禾,慈收百果。
  节气的风兀自在乡野吹拂了亿万年,农人拾起一粒粒零散的珍珠藏在各自的袖间,直到公元前104年,節气的光辉才被《太初历》播撒,从此,二十四节气正式成为历法,成为人们可以实实在在依附的烟火日子的坐标。
  沿着节气行走,我们寻根到太初,被一缕源头的风唤醒本真;沿着节气行走,我们陪着二十四位亲人,走过四季轮回,明晓大地的循环;沿着节气行走,从那镌刻在天地间的古书上读懂乾坤:太阳的源头垂爱,在植物上落脚,最后,收束在农人的锄头上;沿着节气行走,从节气里寻到大自然的规律和秘密,用这把金钥匙打开农耕岁月的宏大史书。
  节气是实用的,大地袒露着顺应节气而蓬勃或凋敝,谷仓张开着等待节气来填满粮食;节气是浪漫的,谚语音韵婉转,仄起平收,是一首首民间的诗歌,在传唱中将节气的美和功用传递;节气是智慧的,它天道的规律,被人类发现和合理使用。节气是柴米饱满琼浆溢芳,滋润着绵长而实在的日子;节气是芬芳的花朵,被人们过成节日,装扮着有梦的日子;节气是细密的针脚,将天、地、人这最伟大的三子结合在一起;节气是一把戒尺,严格约束着农事和人们的活动,成为自然万物的时间坐标;节气是流香的宴,节气是酣醇的酒;节气是平平仄仄的诗行在大地上蓬勃生长,随着季风四野吟诵;节气是严肃刚正的史记,在炎黄族谱的血脉中传承。
  承天而来的节气与地相合,是一部民间的《诗经》。从民谣、谚语到诗词文赋,文人们被节气的风吹出万千感慨,饱蘸时令的墨迹,采撷节气的珍珠,描摹丹青,赋诗成诵。“清明高粱谷雨花,立夏谷子小满薯”“立秋荞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从民间采撷并传承来的这些经典,口口传诵,齿颊生香。大地上劳作的农人,感恩节气,节气就像一粒粒珍珠,被风穿起,被时光穿起,照亮在农人的心头,温暖在农人的心窝。他们像呼唤自家的小儿女一样呼唤着节气,他们喊小雪的时候,内心飘荡着旖旎的诗行;他们说小满的时候,嗅觉里都是麦子灌浆的清香;他们讲到白露,眼睛清澈,内心澄明;他们说到清明,拂堤杨柳已经先于脱口而出的音节而婀娜生烟。
  终而复始,循环不涸,节气的河流奔涌在中华儿女的血管里,演化成遗传基因。现代文明不管如何汹涌,都无法淹没古历的光辉,仍旧有那么多人执着地沿用“初一静思,十五拜月”的习俗,乡村的集市仍旧沿袭着农历里“逢五排十”的集聚规则。农历是中国人的根,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的乡愁与情怀。每个中国人所骄傲的是,他与这片土地上的文化融合成一体,皮肤和眼睛的颜色仅仅是一个标签,农历里的文化才是内核。
  走在节气里,你会发现节气的旖旎之美,它是一把折扇,竹骨纱面,掩映着一折一折的流光,寒来暑往,秋收冬藏,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走在节气里,你会发现节气的韵律之美,每一个节气都是一首民间小调,悠远轻快喜庆淡泊,四季交替炎凉对接,世间更迭,年轮往复,斗转星移里,蕴气象万千;走在节气里,你会发现节气的朴素之美,它是百姓的烟火日子,是北雁南飞春红秋黄的规律,是祖宗藏在光阴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遗产;走在节气里,你会发现节气的智慧之美,农谚是节气的注解,是哲学在民间的变身,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上都带有节气的芬芳;走在节气里,你的血脉更蓬勃,你的骨头更坚硬,你的气节更昂扬,你的民族、你的基因、你的灿烂历史,被节气披上了一身灿烂的霞光。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3月28日)
  【赏析】
  这是一篇散文精品,它既向我们展示了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意义,也向我们展示了二十四节气的独特之美。文中大量引用关于节气的口口传诵的语句,既使文章的观点充满说服力,也使文章的叙述充满诗意,更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文章结尾“你的民族、你的基因、你的灿烂历史,被节气披上了一身灿烂的霞光”可谓是全文的总结,巧妙表现了节气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体现出了一种民族文化的自信;节气蕴含着智慧,具有特定思维方式,成为农人生产和生活的一种行为准则;节气成为历法后,为地气所用,为物候贴上标签,在中华民族的族谱血脉中传承。
  (张 坤)
其他文献
一看“孙大圣”这绰号,你就能猜到我这同学的长相了。  没错,孙彬彬同学身体瘦瘦的,个子不高不矮,脸蛋长而尖,下巴有点往上翘,但一双眼睛特别圆特别亮,转起来骨碌骨碌的,活脱脱一副“猴相”。再加上他下课总爱表演孙悟空的招牌动作——手搭凉棚,眺望远方;高兴起来还捏支铅笔当金箍棒舞来摆去,同学们于是异口同声称他为“孙大圣”。  不过,如果仅仅长得像猴子,会玩个手搭凉棚什么的,就叫“孙大圣”,那多少有点名不
一、题目设喻,点明主旨  2018年日照市一考生紧扣“大凡笑着生活的人,他们都不曾因为苦而放弃”这一句立意,拟题“踮起脚尖,去爱这个世界”,以比喻拟题,以“爱”为线索,展现自己对生活的看法,抒写自己对生活的感悟,扣题紧,立意新,个性鲜明。还如“为了心中的那片油彩”(山东省济宁市一考生)、“那些值得用心咀嚼的小事”(山东省临沂市一考生)、“我是一个稻草人”(山东省淄博市一考生)、“适时转身”(山东省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林景熙(1242—1310),宋末诗人。字德阳,一作德,号霁山,温州平阳(今浙江)人。历任泉州教官、礼部架阁、从政郎。宋亡不仕。元朝西藏僧人杨琏真伽挖掘宋帝陵墓时,林景熙收拾遗骨,葬于兰亭,植冬青树为标志,作《冬青花》以抒忠愤。他教授生徒,从事著作,漫游江浙,因而名重
【摘要】学生进入到小学中高年级后会对写作犯愁,害怕写作文。如何提前为学生做好准备,为他们搭建通往写作的桥梁,是我们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在此,笔者认为二年级写话训练应该从口头表达训练和即兴说话培养,在这当中加入发散思维训练;在书面表达训练中设置仿写、看图写话、命题式写作三个阶段进行训练;在评价体系上由自己、同学、老师三个阶段构成。通过以上几点,学生能在这些铺路石上顺利通往写作的彼岸。  【关键词】学
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视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  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在学习中不断反观自己的教学行为,课堂教学模式从关注教师的“教”逐渐转向关注学生的“学”。从学生的学习行为来看,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能力还有待提高。本文旨在透过现象,寻找成因,站在学生学习的启蒙教育阶段,思考探究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提问质疑能力的措施。  【关键词】问题意识;课堂教学模式;方法;思索  【中图分类号】G633
只见湘云睡在帐子里,脸上烧的就和胭脂瓣儿一般,口不能言,惟有两眼直瞪而已。探春坐在旁边流泪。王夫人见了也觉伤心,用手在他额上摸了一摸,烧的火炭儿似的。忙问道:“大姑娘,你到底觉着是怎么了?”探春道:“我问了他一早起,连一声儿也答应不出来,已经不能说话了。”宝钗道:“三妹妹,你同他昨儿回来,到底知道他是什么病呢?”探春道:“昨儿我们回来还坐着喝了会子茶才睡的。我见他无精打彩的那个样儿,我就问他说你怎
轮回的世界  婆娑迷离  你的身姿  在日月的交替里  靜静地编织  生与老死的措辞  梦里的你  开在天界的福地  火红的花蕾  娇艳欲滴  这是盛夏的洗礼  给你的秋日花期  在三途河畔  开得妖冶艳丽  我掬起前世的记忆  你的花香最有魔力  在来生的路上  依然不能摆脱  你在往生净土的魅力  你是花儿我是绿叶  你默默地破土而出  只带着鲜花的瑰丽  醉美了人世  沸腾了花季  我只是一
①无论在任何一个群体中,总有人一言九鼎,受到大家的尊重和爱戴。当大家为某个问题意见不统一争执不休之时,总要请他定夺。这样的人,不一定财大气粗,也不一定位高权重,但他说出的话、做出的决定,大家愿意听,信服。为何?有威信。  ②人的威信是从何处来?贾平凹去秦岭看望一位老人。老人是他们那条峪里六七个村寨中最有威望的,几十年来无论哪个村寨有红白事,他都被请去做执事。即便如今年事已高,但谁家和邻居闹了矛盾、
爸爸不懂我,从我记事起一直是这样。  小学时,有一次学校举行广播操比赛,要求每个同学准备一双黑色的鞋子。正值夏日,我准备买一双黑色网面鞋,妈妈因工作太忙,便让爸爸陪我去。到了鞋店,我和爸爸分头找。  “来,这里有!”不到半分钟,爸爸就朝我挥了挥手。  我兴奋地跑过去,爸爸指指这双,指指那双:“这双不错,这双也不错……”他几乎把所有黑色的鞋子都指了一遍。有些一看就是男款,还有一些一看就是中老年人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