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ming11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青少年犯罪是指14至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青少年犯罪存在着共同犯罪多、严重犯罪多、突发性犯罪多、再次犯罪率高等特点。青少年犯罪有其自身、家庭、学校、社会和司法等多方面的原因,我们需要采取自身预防、家庭预防、学校预防、社会预防和司法预防等多种预防方法,进行综合教育和引导,以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现象。
  关键词 青少年犯罪 原因分析 预防青少年犯罪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识码:A
  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所共同面临的社会难题,有社会学家将其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并称“世界三大公害”。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增长率逐渐增高,且“14至25岁年龄段的犯罪占全部犯罪人数的比重一直维持在65%以上”①。“青少年犯罪是主要依据人的生理年龄而进行的犯罪类别划分,指14至25岁的人实施的的依法应当受刑事处罚的行为”。②本文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对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以及预防对策试作以下分析: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特点
  1、从犯罪形式来看,共同犯罪、合伙作案多。青少年年龄较小、情感脆弱、依附性强,容易形成“小团体”,互相影响较强,如果其中一人有犯罪意识,就可能形成共同作案。再加上一些青少年由于过早辍学,无所事事,浪迹街头,便三五成群,拉帮结伙,常聚一起酗酒滋事,甚至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
  2、从犯罪性质来看,严重犯罪多,手段残忍,后果严重。青少年正处在快速的成长发育阶段,生理发育很快,而心理发展相对较慢,在思想上表现为不成熟性,易受到外界刺激、鼓动,产生感情冲动,从而走向极端,或严重伤害、行凶杀人,或暴力抢劫、实施强奸,犯罪手段恶劣,带有一定程度的疯狂性。“青少年涉及的故意杀人、抢劫案件占此类案件的20%以上”③ 。
  3、从犯罪年龄来看,逐渐趋向低龄化。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但不满16岁的人数所占比例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青少年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自身因素。青少年自身素质的好坏是决定其是否违法犯罪的关键。由于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事物,往往缺乏辨别是非和真伪的能力,特别是一些青少年由于自身素质不高,抵御能力差,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再加上缺乏正确的法制观念,一旦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刺激,便很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2、家庭因素。父母是青少年的启蒙老师,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课堂。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因此,正确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极其重要。不正确的家教对青少年的心理和行为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会造成青少年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青少年性格缺陷,养成不良习性。
  3、学校因素。学校教育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方法不当是导致一些青少年流向社会、走向犯罪的重要因素。近几年来学校在对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上作了很多努力,但仍存在一些缺陷,比如缺乏长期规范的法制教育、缺少心理疏导的措施、对学生处分缺乏慎重考虑、对处分生放弃教育等,使得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和消极情绪,甚至自暴自弃,最终走向犯罪。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社会问题,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应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力量的有机结合,构成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网络,形成整体合力,进行综合治理。
  1、自身预防。教育青少年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这是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根本性措施。培养青少年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法规规范、道德规范和约束言行。
  2、学校预防。学校作为家庭的延伸,对青少年的成长教育和预防青少年犯罪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要指导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犯罪性质、犯罪后果、刑事司法制度以及预防犯罪的方式。要充分发挥学校育人的作用,让青少年在学校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同时要抓好学生的法制教育。学校应将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通过长期重复和强化其思维方式树立法制意识。要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和服务,“辅导是青少年社会工作的本质,……通过辅导,发挥青少年的潜能,再予以适合其需要的指示、诱导、说服、纠正、同情、协作和服务,使之获得充分的发展” 。
  3、社会预防。社会应采用多种措施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要加大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防止“黄、灰、黑”对青少年的感染和侵害。同时要注重使用文化控制手段,“不是以强制力推行,而是以社会评价、内心反省等非直接强制性力量实施”。要注意丰富社会主义文化,用健康向上的“精神产品”占领青少年思想文化阵地,在其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精神防线。要加强文明社区、文明村镇建设,给青少年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经常性的开展健康、高雅的活动,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消除各种诱发犯罪的因素
  “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因此预防青少年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的。□
  (作者单位:河南省民政学校)
  注释:
  ①周长庚:《新世纪预防青少年犯罪战略构想》,载《青少年犯罪研究》,2001年第1期.
  ②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05页.
  ③张明锁、齐刚、程建平著:《小康社会建设中的社会问题研究》,中国工商出版社2003年版,第372页.
其他文献
天青青,水蓝蓝,我们从小爱锻炼,敢到大风浪里钻。  像海燕,擊水天,甩开两臂如翅展,划破湖水一片蓝。  像小龙,跃深涧,水上水下任飞翻,朵朵浪花胜雪莲。  炼身体,铸虎胆,个个体壮意志坚,建设祖国保江山。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而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近年来,信息化技术得到了快速
摘 要:《格兰德大妈的葬礼》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于1962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不同于之后让作者蜚声国际文坛的《百年孤独》和《霍乱时期的爱情》等长篇小说中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作者用较为温和的语言,较为简洁的结构,真实再现了普通民众真实的生活方式,但在讲述人物命运时,读者还是不难发现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作者正是借白描的手法,真实再现哥伦比亚,以及整个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社会现实。  关键词:《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dew amounts and analysis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dew by examining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dew amounts and meteorological factors in
熊伯伯送给小猴一个桃子,他舍不得吃,捧着往家走。  走了一會儿,碰上了小猪。小猪看着小猴的桃子说:“我好久没吃桃子了……”  “哦……那送给你吧!”小猴把桃子递给小猪。  小猪接过桃子,从提篮里拿出两个橘子说:“送你的!”  小猴捧着橘子继续走。走了一会儿,碰上了小羊。小羊看着橘子舔了舔嘴,说:“酸酸甜甜的橘子,我真想吃……”  “哦……那送给你吧!”小猴把橘子递给小羊。  小羊收起橘子,从书包里
期刊
纸本文献是信息资源的主要载体,而纸本文献利用率走低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共同面临的问题。本文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网络冲击下高校图书馆纸质文献利用率下降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纸本资源利用率的具体措施,为最大限度地挖掘高校纸质文献服务的潜能提供了参考。  古往今来,纸本图书都是高校图书馆重点收藏的文献类型,它拥广泛的读者。但是,随着计算机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字资源以其储存量大、检索方便、更新快等
胡女士说由于去年我国经济不景气,个人感觉虽然收入不变,可是固定存款额利息越来越少。而其所在的企业没有承担太多的养老和医疗保险,因而希望能有一个适合自己家庭的保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