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立陶宛 看双年展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shilei19850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飞机划过云层开始降落时,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大朵一大朵的绿地,再降低,你会发现在一大朵一大朵的新绿里,散落着红、黄、蓝、绿各色的屋顶,随意而放松;再降低,那些五彩斑斓的住宅便彻底掩映在蓊蓊郁郁的绿色中??我们来到了被森林围裹着的立陶宛。
  2012年6月,立陶宛国际双年展的举办,让我们有幸接触了这个波罗的海小国。
  三人“转动”双年展
  从机场接待、送行,到来宾住宿以及各种行程的陪同,再到出席各种展览的流程安排,都只有三个人在张罗——立陶宛摄影双年展协会主席阿达斯(Adas Sendrauskas)和他的两个助手。
  2010年,首届立陶宛国际摄影双年展开幕,同年立陶宛摄影双年展联盟成立,每届都有一个主宾国,并以主宾国的摄影作为当年双年展的主题。作为主席的阿达斯,从策划主题到拉赞助再到联络各国摄影界,事无巨细都要亲力亲为。也是因此,阿达斯已经想好了4届双年展的主题,这样就可以早点投入工作以防临时忙乱。
  2012双年展的主宾国是中国,中国摄影家协会带来的《让影像告诉世界——灿烂的中华文化》成为双年展上的焦点和热点,这个已经在世界十几个国家巡回展出、关于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展览让到会的各国摄影师了解了中国悠久古老的文化历史。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大众摄影》杂志社社长王郑生在开幕致辞中说:“虽然,世界被划分成了一个个不同的国家,但艺术是没有国界的,美好的东西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2012立陶宛摄影双年展’正是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相互了解,切磋摄影技艺,正是构造了这样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学习,互通有无,正是筹措了这样一场视觉盛宴,让我们在欣赏各国优秀摄影作品的同时,了解它们背后的文化。”
  如同中国的各种摄影节和摄影展,立陶宛双年展也是围绕主题,依托大大小小的各种活动来丰富充实。本届双年展就是由获得2009年“立陶宛文化之都”的普伦盖市主办,期间恰逢普伦盖市市庆,充满了欧洲风情的歌舞游行、市民集市、歌舞表演为摄影展增添了热闹喜庆的气氛。
  轻轻松松观展
  在这个国土面积只有6.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数只有三四百万的小国家里,展览也同样是小而精。双年展的主会场大约只有500平米左右、展出了来自立陶宛、中国、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波兰、俄罗斯、德国、爱沙尼亚、捷克、意大利等国的摄影作品近千幅。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立陶宛大使刘增文、普伦盖市市长克利马斯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刘大使在致辞中真诚希望立陶宛人民通过中国摄影家的镜头欣赏中国世界遗产的壮丽与辉煌,从内心捕捉和感受中华文化的悠久、和谐和灿烂。
  配合主会场的展览,普伦盖市图书馆甚至是教堂里也展出了不同主题的展览,但内容多是就地取材——邻家的一只小狗、路边的一片野花、家人的聚餐??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题材,没有太多的表现技巧,没有让人感到惊艳的画面,却在彼时彼景下勾起我们无限的温情,让看多了壮美山河、听惯了社会道义的我们,感到无比放松。
  看展览的时候,到处都有休息区,这里的咖啡、甜品、中国功夫茶??让你在视觉享受的同时也不会冷落了味蕾。休息的时候,恰好遇到了从德国来的珍妮·弗莱德卡(Jeanne Fredac),她是下届双年展主宾国的策展人,靠拍摄废弃的建筑并出售作品为生,当我告诉她中国也有摄影师拍摄类似题材时,她高兴地说,全世界有很多人在做同样的事情,她的照片卖得很好,这让她有足够的信心继续下去。
  立陶宛摄影一瞥
  可爱的阿达斯恨不得让我们在短短几天时间内认识所有的立陶宛著名摄影师。我们刚刚落地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他便带我们奔向他的老师家,欣赏他老师毕生的心血——介于传统沙龙和观念艺术之间的作品,多为风景或处于风景中的人体。之后我们又到了立陶宛摄影学会,在这个大约三百平米,集办公、展厅、会客功能于一体的会址中,我们见到了学会的主席安塔斯·苏特克斯(Antanas Sutkus)先生,一个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拍摄立陶宛社会、生活的资深摄影师,黑白、粗颗粒是他的风格。
  与学会的工作人员闲聊时,我特别问到立陶宛的摄影师队伍里有没有优秀的年轻摄影师,得到的回答是,“应该有,不过很少和学会接触,多是自己拍自己的。”而我们在接下来的一站,就遇到了一位年轻的摄影师。
  在小镇考纳斯,我们遇到了30出头的金塔斯·塞斯尼斯(Gintaras Cesonis),他几乎拍遍了生活的这个小镇,每个时段、每个角落,都以黑白的方式静静地呈现了出来,看着他的作品就可以感受到这个小镇的安逸、清静。金塔斯说有不少年轻人,都在拍摄自己身边的环境和故事,尽管呈现的方式各不相同。这一点,我们在之后的各种展览里也得到了印证。
  离开考纳斯的时候,在一份地图上看到,原来这个被我误认为小镇的地方,竟然是立陶宛第二大城市。
  初夏的立陶宛,草长莺飞,近20个小时的日照,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流连于青草、碧湖、森林的美丽中。当离开立陶宛的时候,路边的草丛里突然惊起一只巨大的鹳,在我们的车前振翅低飞,仿佛在为我们带路??
  再见了,立陶宛!
  『立陶宛摄影双年展联盟』
  成立于2010年,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举办摄影展、摄影双年展、摄影节等活动,宣传立陶宛历史文化遗产和摄影艺术,促进出版活动。自成立以来,该协会除在本国举办各种摄影展外,还与挪威、拉脱维亚、白俄罗斯、意大利、芬兰、德国等国合作举办了一系列摄影文化活动。
其他文献
可以说,学习摄影,色彩是躲不过去的必修课。即使是黑白摄影,实际上也是靠不同深浅的灰色来描绘画面。好的色彩运用可以令人赏心悦目,起到强化效果、突出主体的作用,不佳的画面色彩则可能杂乱无章令人不明所以。色彩往往还影响着画面的气氛,带动着观众的情绪。所以,如何选择色彩,如何搭配色彩,都是值得多加研究和练习的技巧。  大千世界,五彩斑斓,选择哪些色彩效果最好呢?我们知道,互补的色彩搭配对比最强烈,饱和度和
拍摄花卉的创作灵感源于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源于对花卉的长期关注和积累。在拍摄前对花卉本身的了解,对环境以及自身器材的了解与选择,都非常重要。  了解花卉  熟悉各类花卉生态习性  萌芽期:预示着春天的到来,生命的接续,旺盛的生命力。  花蕾期:从破绽期逐渐露色到花蕾色彩的逐渐变化。  盛开期:花卉敞开心扉,心胸坦荡。  衰败期:花虽落,生命犹存。花虽残,精神永存。  把握花开时的最好状态  唐代诗
数码时代必要的  个人影工坊  现在,不少人还是把照片输出送到图片社去做,这只是沿袭了胶片时代的老习惯,因为胶片后期暗房的设备和技术比较复杂,个人不易完成,只能交给专门机构,从而做不到对影像输出过程的全部控制。但数码后期已经完全不同,只需一台输出品质能够满意的喷墨打印机,就可以自己来把控作品的最终效果。实际上,现在不但高端商业摄影工作室大都配置了专业品质的喷墨打印机,很多摄影师甚至爱好者也在组建自
『水乡』潘赣明制作效果  1.用Photoshop打开原图,按快捷键Ctrl J创建一个新的图层。  2.打开滤镜选择模糊-高斯模糊工具将新图层进行模糊虚化,半径大小调至适当。  3.用橡皮擦工具在船身上擦拭,去除新图层模糊区,橡皮擦的不透明度可适当调节为“30-50”之间,流量可调节为“30-60”之间,这样橡皮擦工具来回将模糊船身擦去,看到原图清晰,保留船身和野草周边模糊边缘。  4.橡皮擦工
春节前夕,从胡锦涛总书记刚刚视察慰问过的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又传出喜讯--历时7个月的首届中国“御道口杯”坝上风光摄影大展胜利闭幕。  位于河北省最北部的御道口,是清代木兰围场通往内蒙腹地的必经之路。这里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属于草原与丘陵的交汇之地。漫冈迂回,河流纵横,林草丰茂,湖泊众多,成百上千的马、牛、羊群自由觅食,徜徉其间,保持着良好的原始自然生态。是游人眼里的世外桃源,摄影家眼
在相对黑暗的情况下,只要有一点点光线,照相机就可以记录下我们肉眼无法分辨的景物,人们常说摄影是光与影的造型艺术。  在弱光环境中,人们不仅可以利用幽暗的自然光来刻画出独特的影像效果,还可以利用人造光来创造出极为丰富的艺术特效。    中国台北101大楼   老沐 摄   拍摄数据:  富士S5 Pro相机;光圈F13;速度64秒;感光度ISO100  夜景建筑摄影是常规的弱光摄影方式之一,通常拍摄
主体清晰锐利,是我们评价一幅作品最基本的标准。但我们在手持相机拍摄,尤其是在使用长焦镜头拍摄的时候,如果快门速度不够高,拍摄出来的照片,往往不够锐利,有些发虚。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后期软件中的锐化功能, 来让照片重返清晰锐利。  锐化这个功能,在很多图像软件中都有,下面我们以 Photoshop 为例,一步一步教大家,如何锐化照片。  1我们打开一张焦点有些发虚的照片,并复制背景图层。  2选中新建
体验独有“三味”  千塔之国缅甸是一个神秘的佛教圣地,千姿百态的佛塔遍布全国。而蒲甘作为缅甸王朝的第一个古都,至今仍有4千多个佛塔巍然屹立,是名副其实摄影者的天堂。但在蒲甘的行程恰逢阴天,游客难免会有些失望。不过,我曾在书中写到“没有不好的天气,只有不好的摄影师”,虽然拍不到日出、日落,但如果能拍出阴云柔和中的韵味,也可以表现出独特的气氛。这次得力于随身带的富士X-E2相机,所拍照片中透过云层仍然
周禹晖 拍古建,为了快乐  周禹晖是一位生活和工作在广州的“85后”摄影师,在2013年的“雪花纯生 中国古建摄影大赛”中,他以一幅拍摄北京故宫的黑白照片获“古都传承奖”一等奖,那幅作品效果凝重,反差强烈,聊起天来,他本人的性格倒和照片不同,操着“广普”和记者聊天,时不时有“其实我很肤浅的哦”这样的玩笑,他对视觉的审美和要求,以各种方式出现在他的照片中,轻松自在,味道都对。  ——编者  艺术少年
|编者按|天不够通透,水不够清澈,光线不够柔和这样在我们看来很难入镜的情况,在红外相机的“修饰”下,会脱胎换骨成草木晶莹、铅华洗尽的童话世界。2009年第七期杂志中刊登的一幅红外风光摄影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致电咨询如何改装相机、如何拍摄红外照片,正是因此,也就促成了我们本期的红外摄影专题。  据行家介绍,尽管在数码时代,便捷的改装技术、低廉的改装价位,让我们随时都有机会感受一个新奇的世界,但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