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高校图书馆空间属性提升学习动力探究

来源 :参花(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mily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高校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也得以进一步拓宽。如何使高校图书馆的利用效率进一步提升,并且引导学生对相应的知识信息进行更加准确的获取,成为当下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所需要重点研究的现实课题。针对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学生访问率相对较低的问题,需要从高校图书馆的便捷性以及活动性、社交性、舒适性四大角度进行综合性的分析,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的访问率进行综合性的对比,对不同空间属性进行详细的分析,探究相应的空间构成因素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相应的结果表明,对空间属性进行有效的利用,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有效提升。同时高校图书馆利用效率较低的现状进行综合性的改进,提供具有高度创新性的问题解决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空间利用 学习动力
  学校图书馆是高校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用于数据资料储存及相应的查阅,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在高校的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训等诸多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学校在图书馆建设、设施升级与图书更新等方面有大量的投入,但图书馆的综合利用效率就当前的发展而言仍然不容乐观。为了对纸质图书借阅量大幅度下降的问题予以有效应对,高校在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对电子阅览室服务予以有效应用。20世纪末的信息风暴,使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得以进一步优化。在新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因特网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传统图书馆在发展中受到了较为猛烈的信息冲击。创新型科技对于传统图书馆的服务空间、服务理念以及服务形式产生了突出的影响。在20世纪90年代末,全国首个光盘阅览室在清华大学建成并投入使用。此后,我国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充分建设电子阅览室,经过20余年的发展,电子阅览室已经成为各高校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平台以及相应的窗口。虽然电子阅览室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高校的现实发展得以进一步优化,然而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学习与数据挖掘等诸多创新型的科技,使高校图书馆又面临着新一轮的冲击。在日常使用过程中,读者流失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态势。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作为整体教育的促进者,为了对学术界的需求予以有效满足,需要重新调整图书馆的空间。而如何对相应的空间进行综合性的规划,也成为当前高校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现实难题。如何充分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有效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以提升,是当前高校图书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高校图书馆的现状
  在当前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得到迅速发展的时代,科学技术已经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而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受到人们的青睐,高校学生对知识的获取途径得以进一步丰富。高校学生代表着青年读者群体,为了使其多元化地对自身感兴趣的阅读内容进行有效的阅读,需要使其知识获取的模式得到进一步的创新,在教室、宿舍、食堂要使读者随时随地得到想获取的内容。这使传统图书馆的访问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而先进技术在构建过程中,同样存在不足。首先,各大产品在应用过程中,通过相应的算法会推荐给学生可能感兴趣的现实信息,然而通常情况下,推荐的信息具有过于模糊的现实特点,或者无法对学生的知识需求予以有效满足。其次,由于相应的信息量较大,如果学生的专业知识不强,则无法对自身所想要获取的信息进行综合性的选择,在信息筛选的过程中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再次,网络上传内容往往无法经过严格的审查,致使内容出现较为明显的错误与漏洞,由此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存在一定的错误,其自身的知识体系在构建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现实缺陷,进而使学生丧失相应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动机。从高校图书馆的收藏中获取的知识,虽然其自身所拥有的实质性及全面性略有缺陷,但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高校学生而言,仍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各类问题所产生的困惑。同时高校图书馆在构建过程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属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准确化地对各类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获取。
  二、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属性
  从高校图书馆的自身属性进行分析可知,学生对图书馆的需求主要源于自身的便捷性、活动性、社交性与舒适性四大属性的相应空间。在构建过程中,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可以将相应的四大属性依照其自身所拥有的结构属性,进行有效分层。在最底层为相应的便捷性,处于便捷性之上的为活动性,再上的为社交性,最终在金字塔顶尖为相应的舒适性。而便捷性在构建过程中,主要是指图书馆的地理位置具有高度的便捷化特征。一般而言,大学校园拥有较为广阔的占地面积,而图书馆往往位于校园的中心位置,其便捷的地理位置能够使学生方便进行访问。活动性在构建过程中主要是图书馆会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类为学生服务的讲座活动。其社交性在构建过程中,主要是图书馆内部的格局,便于学生选择公共或独立的空间与其他同学进行综合性的交流。舒适性在构建过程中,主要指图书馆所具的外观、内饰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从精神需求上满足学生,以此帮助学生以更加愉悦的心情进行各类学习活动。以下对四种空间属性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
  (一)便捷性空间属性
  除教师以及教研室之外,与其他学校空间相比,学生更愿意在图书馆进行综合性的学习,以及相应的研究。近年来,移动设备以及5G的普及,使人们能够在各种时间以及空间,对想要获取的信息予以有效的获取,图书馆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人所拥有的信息需求。即便如此,学生仍然愿意在图书馆查阅相应的纸质资料,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图书馆的地理位置拥有高度的便捷性。高校图书馆就其自身而言,往往建设在学校的中心位置,使学生更加方便地从各个位置到达图书馆。图书馆是学生每天活动学习的重要场所,学生应将图书馆视为其一天活动及生活的中心。因此,其地理位置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更加方便学生进行各类活动,以优质的便捷性,激发学生利用图书馆空间的动力。
  图书馆的学习空间通常由子空间以及相应的区域空间构成,相应的子空间以及区域空间在构建过程中能够进行不同的活动。举例来说,能够安静地学习,进行小组讨论,使用移动设备和访问计算机相应的区域。在设计过程中,同样会使用永久性或者可移动性的标记。在图书馆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进一步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得到提升,使其在有限且高度集中的时间内进行有效的阅读写作以及研究等诸多活动,使学生小组及个人在多媒体区域空间进行综合性的转换。在调研中可以发现,学生经常建议将单个或安静的空间放置于小组空间的附近。或至少位于同一楼层以及安全区中。个人仍然喜欢与小组学习空间中共同工作的朋友予以有效的接近,以此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学习与研究。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作用在于为学生提供其所需要的各类资料,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访问相应的图书馆在线馆藏,同时也可以访问其他大学及研究中心所的馆藏以及相应的信息资源,进而使获取知识的便捷性得到提升。
  (二)活动性空间属性
  在教改背景之下,教学强调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而高校图书馆在构建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对小组讨论空间以及小组合作空间进行有效构建,以此满足小组合作的现实需求。同时,高校图书馆空间属性就其另一需求而言是灵活性及模块化的有机结合,学生能够随时对空间进行有效的配置,并且满足其自身的现实需求。学生可以根据其需求临时配置相应的空间,在其使用完之后可以快速地重组该空间,并供下一组学生进行综合性的使用,由此确保图书馆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充分对不同学生的现实需求予以有效满足。学生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会进行各类多元化的活动,除必须应用计算机之外,针对不同的活动还需要对不同的工具进行有效的应用,需要有足够大的桌子、舒适的座椅、白板、复印机、扫描仪、打印机等基础的办公设备。高校无论是建立新图书馆,还是对旧图书馆进行翻新,均需要对学生的综合活动性进行考量。
  (三)社交性以及舒适性空间属性
  社交性及舒适性同样是使学生学习动力得以提升的重要因素。在图书馆的构建过程中,要使学生在优质的学习空间中与其他同学进行有效的交流,而图书馆空间由于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由此使学生更加愿意在图书馆空间内进行综合性的学习。
  三、结语
  在当前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充分对其空间属性进行有效的优化,并且对便捷性、活动性、社交性与舒适性内容进行综合性分析,以此对其属性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创新构建空间,使学生的学习动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考文献:
  [1]杨婷婷,齐航.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建设策略研究[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1(2):187-188.
  [2]欧亮.国外高校图书馆创客空间研究进展[J].高校图书馆工作,2021(2):49-54.
  [3]张玲.“双一流”建设背景下艺术类高校图书馆阅读空间再造[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1(2):122-123.
  (作者简介:李胜环,女,本科,山西艺术职业学院,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学)
  (责任编辑 刘月娇)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传统戏曲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观众基础,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现代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多媒体信息技术的涌现以及现代观众对传统戏曲的漠视,不断挤压着传统戏曲的生存空间,传统戏曲引领娱乐文化主导地位的时代已经不复存在。如何让传统戏曲脱离生存危机,已成为当前传统戏曲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从传统戏曲的发展现状入手,介绍戏曲的历史沿革,分析传统戏曲在当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出传统
摘要:图书馆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保证得到读者的充分信任,提高服务质量,图书馆必须进行现代化管理改革,注重细节服务、线上服务、人文关怀,优化图书管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更好地服务读者,保证馆内的正常秩序,从而促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可持續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 现代化管理 人文关怀 服务创新  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事业正在不断地发展,因此,作为文化建设重点领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的创新也得到了广
摘要:本文旨在将中国朗诵的起源、历史、发展及现状进行一个梳理,进而阐述其历史渊源、继承、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解读其发展变化的内在原因。从时间的维度上,本文溯源上古到当代的全历史时期;在联系上,确立朗诵与文学、诗歌等的密切共生关系;在发展变化上,结合历史时代特点和变化,力争更全面、立体地解读我国朗诵的发展变化。本文体例采用历史断代的方法,分析每个历史阶段的朗诵特点、渊源、风格变化和例证,使整个论述更
摘要:话剧的剧本创作以台词为基础工作,台词贯穿于话剧创作的始末,因此,对于话剧来说台词至关重要。演员在话剧演出中主要依赖台词进行表演,剧中的台词对整个剧情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有指引剧情向前发展和引导、刺激观众观感的作用,最终因台词在剧中的发展,将剧情和观众情感体验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语言是人类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与情感交流工具,戏剧语言在生活语言的基础上,构成戏剧艺术至关重要的因素,而话剧台词更是语言
摘要:如今数字信息化快速发展,带给世界巨大的影响,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等也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在网络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阅读理念、阅读习惯以及阅读方式等也在悄悄变化。作为公共图书馆,满足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的需要,积极创新优化少儿阅读推广工作就成为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对数字时代公共图书馆少儿阅读推广工作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字时代 公共图书馆 少儿阅读 推广工作  公共图书馆
摘要:传统的话剧表演艺术是对人们生活的复刻,艺术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生活中本身就充满着艺术气息。我们的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而话剧表演是一门综合艺术,融合了语言、舞蹈、音乐、动作等艺术体现,通过话剧表演能够表达出丰富的思想情感。情感表达是话剧表演艺术中主要的表现形式,更是及时传递情感的主要途径,也是考验话剧演员的基本功底,能够使演员在表演中呈现出最佳的艺术形象,同时也增加
儿童时期是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儿童群体的阅读推广工作是公共图书馆的重点和难点任务.本文从创设阅读环境、丰富阅读资源、创新阅读方法、扩大推广队伍等方面,并以宁化县图书馆为例,论述公共图书馆在儿童阅读推广方面的策略,以期为公共图书馆开展儿童阅读推广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科技智能影响下的交往与学习等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网络交往最能体现大数据智能化服务的效能,就艺术高校图书馆而言,是一个最能体现供给需求的平台。智慧服务的效能与手段是体现该平台服务能力的重要指标。建立良好的服务模式是现阶段急需思考和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处于智慧服务时代的读者,其资源、文献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都随之发生了改变。作为艺术高校中以知识传播为服务核心的新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不断提高,广场舞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备受广大群众欢迎,广场舞的参与群体总量也在逐渐增加.本文将深入分析某一区域内广场舞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推动广场舞适民性发展的具体策略,旨在不断推动广场舞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摘要:黄龙戏是以东北皮影戏中流传于农安及其周边地区的“此地影”(当地民间艺人对本地皮影戏的俗称)音乐为基调,以由“此地影”演化而来的民间小戏(当地俗称“唱玩意儿”)为基础形态,充分吸收和借鉴本地萨满乐舞、民间说唱、口头文学、民间小调等艺术手段,形成的具有悠久艺术传统、广泛文化基础、浓郁地方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因农安在辽、金时期称黄龙府,故称黄龙戏。  关键词:黄龙戏 农安 特色  黄龙戏是具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