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育20”高产栽培技术

来源 :新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elle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花生品种 花育20,由山东花生研究所选育。为珍珠豆型中粒种,生育期121~128天。株高31.7~42厘米,单株分枝3.6~5.5个,主茎节数10个,荚果茧形,果壳黄白色,网纹较深,果嘴不明显,商品性好。市斤果数336个,百粒重148.8克,百仁重67.5克,出果率75%,抗叶病、抗锈病、耐肥耐瘠、耐密植。辽首花:由辽阳市老科协引进,多年试种表现高产优质,亩超千斤。
  2.土壤选择 应选择土层深厚、耕作层肥沃、疏松,深度30厘米,通气性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并要求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做到下雨能速排,不积水,干旱能速灌渗水好,不重茬不连作的地块。
  3.整地施肥 早春及早整地,3月中旬左右土壤化冻到15厘米时,进行旋耕灭茬、耙压、起垄,确保土壤上松下实,通透良好。结合春种整地,深施基肥。一般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9000公斤/亩,在春耕整地前撒施。化肥作基肥在打垄时深施垄底10厘米以下,每亩施用花生专用肥25~30公斤,再配施过磷酸钙15公斤/亩。花生是喜钙作物,一定要施用钙肥。
  4.选种晒种 播前进行荚选,选后带壳晒果,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生活力,发芽快、出苗整齐,连续晒果2~3天。剥壳时间以播前10~15天为好。剥壳过早会降低种子生活力,导致出苗慢而不整齐。
  5.播种 ①播期。地温稳定在12℃~15℃,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种,在5月上旬左右,地膜覆盖花生可稍提前7~10天。②种植密度和方式。中粒种花生花育20,行距1.5尺,穴距4~4.5寸,每亩10000~11000穴,每穴2粒,每亩20000~22000株。单粒点播穴距2~2.2寸,每亩18000~20000株。辽首花,行距1.5尺,穴距5~6寸,每亩8000~9000穴,每穴2粒,每亩16000~18000株。单粒点播,穴距2.5~3寸,每亩16000~18000穴,每亩16000~18000株。地膜覆盖,一畦2行,小行距1.2尺,穴距4~5寸,每穴2粒,每亩9000~10000穴,每亩18000~20000株。播后出苗前,用除草剂抑草,每亩用乙草胺或农思他150~200毫升兑水50~75公斤均匀喷施垄面,地干加大用药量。
  6.田间管理 ①苗后查田。查苗情,有缺苗及时催芽补种。查地膜田的覆膜质量,发现破膜及时补救;查引苗放苗,花生顶膜见绿时,及时防风炼苗,出现2片真叶时开孔引苗,并及时用土将茎基部孔眼封闭严实,以防通风、散热,跑墒、长草。②清棵蹲苗。在苗基本出整齐后,把苗周围的土四处扒开,露出2片子叶,同时拔除苗周围杂草,扒土时不伤根,半月后将回土填窝。清棵能发挥结荚优势,能促进根系发育,能促进花荚早分化,有利于花早,花多,果多,果饱,能除苗眼草,能有利于果针入土结实并能减少蚜虫危害。③中耕除草。在苗期,团棵期、花荚期进行3次中耕除草,花期中耕防止损伤果针。④培土迎针。在花生封垄和大批果针入土之前进行培土迎针,以缩短高节果针入土距离,有利于结实范围内的果针入土结荚,同时也能为以后排涝打下基础。在培土时先追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7.5~10公斤,以利花期生育。⑤灌水防旱。在结荚期、饱果成熟期出现旱情应及时沟灌润土。⑥旺长防。当花生出现长势过旺有徒长趋势,植株高度超过35~45厘米时,应进行旺长防控。用植物调节剂“壮饱胺”亩用量20克兑30~40公斤水,喷施叶面。⑦叶面喷肥。在结荚期到饱果期对长势弱,叶片见黄的地块,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或2%过磷酸钙澄清液,对苗势过弱可加喷1%~2%尿素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次。⑧防衰保产。为防止花生植株早衰,促进果大粒饱,在结荚中后期每隔7~10天,叶面喷施一次2%尿素液和3%过磷酸钙澄清液。⑨适时收获。当花生中下部叶片转黄脱落,多数荚果果壳硬化,种子饱满有光润,呈现品种特有色泽时,为避免霜冻应及时收获。
  7.防治病虫害 虫害有地下害虫、蚜虫、棉铃虫、造桥虫等;病害有花生叶斑病、茎腐病、根腐病、花生锈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等。对花生病虫害,应加强预报,开展统防统治。病虫害防治方法从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长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四肢长管状骨骨折患者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进行常
目的对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方法选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给予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患
中国城市分级完整名单日前发布,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老一线”城市,重新评估得出的15个“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武汉、天津、南京、重庆、西安、长沙、青岛、沈阳、大连、厦门、苏州、宁波、无锡。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的原因及相关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至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志愿者56689例,进行临床研究,对56689例献血者中发生献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