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教学方法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ssAm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初中音乐教师,通过我的一些教学积累,我认为音乐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的知识、技能的训练、掌握过程,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除了相对单纯的知识性和技能性之外,更多体现的是对艺术美的意识教育,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审美教育。这种审美的教育贯穿着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对增强音乐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学生从心灵深处理解音乐、表达情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注重教学内容的结构美
  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课堂教学,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求知的乐趣和享受,而且对教学本身有着巨大的感染和熏陶作用。
  首先要讲究开头和结尾。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应根据所授的内容,设计出有特色的开头。结尾也很重要,切忌虎头蛇尾,要给学生留下思考和想象的余地。
  其次是注意运用感情。教学是一门艺术,始终贯穿着感情的线索,音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主要是对人的心灵和情感发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上课时必须进入角色。音乐教学过程也是师生感情交流的过程,学生听课时的心理状态和情绪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受到教师的心理和情绪制约的,因此,教师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不能板着面孔。另外,课堂内容结构还要注意雅与俗、疏与密、断与续、理论讲授与示范表演等方面的关系,使课堂教学展现出一种摇曳多姿的曲线美,让学生在美的结构中接受艺术的熏陶,获得知识的营养。
  二、注重教学环境的氛围美
  氛围是指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教师和学生,作为知识的施教者和接受者,要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必须形成一个良好的、积极有效的教学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美,还能使教与学主体双方产生情感上的交融和思想上的共鸣。
  音乐教学课堂的氛围美应该是:活跃而不失之零乱,安静而不失之呆板,紧张而不失之抑闷,愉快而不失之松散。课堂氛围美是传递艺术的无声媒介,启迪智慧的无形钥匙,陶冶品德的潜在力量,在无形中起了助手的作用,能得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创设课堂氛围美与教师的自身艺术修养、教育理论水平、知识结构能力直至言谈举止有一定的关系。首先,教师要想主动地驾驭课堂,引起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维和讨论,就必须认真备课。在教学中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猝然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教者始料不及的,这时如果教师知识面广,备课充分,就能圆满回答学生的问题,那么学生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课堂气氛就会变得热烈。其次,重视学生个性,启发学生智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也是课堂氛围美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一旦对所学科目产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烈的兴趣往往成为学生乐于刻苦钻研,勇于攻克难关的动力。再则,创设情绪,制造一种能够使学生情绪受感染、心理有体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学习角色。让学生在美的氛围中吸取艺术的营养。
  三、善于运用语言美感染学生
  教学语言是传递知识,交流信息的媒介,起着直接沟通教与学两方面的作用。讲究教学的语言美是音乐课堂教学美育的一个重要环节。语言是师生交往的第一要素,清晰的抑扬顿挫的语调和优美流畅的语言表述,往往能引起同学们的喜爱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也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好奇心。课堂教学语言美有着控制、引导学生学习的 “魔力”。因此,音乐教育要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的目的,就要讲究语言美。
  音乐课堂教学语言美首先要求教师语言的准确、简洁、精炼,并且还要易懂,在此基础上力求生动形象,我在分析音乐要素时,把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色分别称为骨架、线条和色彩,这些都是同学们所熟悉的,他们很快就明白了音乐的各个要素。
  教学的语言美不仅仅指口头语言,它还包括副语言和身势语言。所谓副语言是指笑、哭、呻吟、叹息之类的声音;身勢语言是指面部表情、点头、摇头、耸肩、手势等动作,这两部分统称伴随语言。这也是教学语言美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与审美教育不仅仅包括以上所讲的三个方面,作为审美教育它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应当一切都按照美的规律,符合美的特性来进行。让学生在美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接受美的熏陶,培养美的创造力。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分析了现代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合作学习的理念,从阅读信心的构建、合作学习分组、集中不同学生的阅读优势等方面提出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措施,实现了学生阅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合作 高中 英语 阅读  一、引言  高中阶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相关英语语法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是英语阅读能力提升的最佳时间,需要抓紧时间练习英语阅读能力,这一能力提升的主要途径还是在于
【摘要】英语课程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将学习变成学生自觉、自愿、高兴的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小学英语启蒙阶段,英语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更应该富有趣味性,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小学 英语课堂 快乐学习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因此,小学英语教学应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摘要】新课程改革正在国内迅速的展开,它的存在使教师教学面临着更多的难题。比如说新课程改革注重以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长期占据课堂主体的教师来说,这样的改革是非常致命的,许多教师都丧失了自身的教学目标。为了让学生能在自主学习中取得高的学习效率,许多教师在不断尝试之后总结出任务型教学这一高效教学方法。本文结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对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英语任务型教学给予相应的分析和解读,并针对教师教
目的:了解大学专科护生临床实习期问压力源、应对方式以及焦虑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资料,对87名大学专科护生实习中后期进行调查.结果:87名大学专
【摘要】交通运输部于2015年7月公布了《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简称《条例》)修订稿,该条例一经发布就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反响。本文以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性系统为研究路径对该条例的语言特点和独特的表达方式进行了分析,旨在通过及物性研究探求语言形式选择背后的深层动因,揭示该语篇的社会意义。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 及物性系统 韩礼德  一、引言  及物性分析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纯理功能中概念功能的重要
【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中学英语教师我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培养,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培养兴趣,激发动机; 暗示教育,期待成功; 合作交流,师生互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情感态度 英语教学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新课标把情感态度列入目标要求,这体现出了新教材以学生为主体的人文主义观念
【摘要】英语作为国际化语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大部分还停留在注重语法知识及语言写作方面,忽视了学生在口语运用方面的练习以及如何改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策略等问题。这导致了“哑巴英语”的现象愈来愈严重,只写不说的英语教学是不符合现代社会对英语运用要求的。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互动教学法的应用,是目前显著适合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的教学方法,本文通过对高中英语口语互动教学法的探讨,进一步探讨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教育先哲“因材施教”这一合乎科学规律的理念深深根植于主流的教学思想中,影响并规范着我们的教学活动。高中英语新课标提出:教学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个体差异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活动,既要统一的要求,又要因材施教,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得。  然而,我们偏远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中学科教学中仍存在着“一刀切,以教师为中心”等弊端,学生在课堂上探求知识、训练能力的主体地位得不到根
【摘要】英语课程对于小学在校生来说非常重要,这不仅是因为它是用于人类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更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现代社会,掌握英语,能够熟练完成听、说、读、写的任务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为了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小学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改进教学,适当引入一部分尽管精心选择的影视作品,作为教程辅助教学,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小学学生学习英语时“乐听善说”的良好学习习惯,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