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平滑肌肉瘤一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eij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LMS)是一种恶性间充质肿瘤,常发生于子宫、胃肠道及腹膜后腔[1],发生于涎腺者少见.本文报道我院收治的1例腮腺LMS,并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涎腺LMS的临床病理特点.患者女,75岁,2007年10月发现右腮腺区有一约核桃大小肿物,肿物无痛性缓慢增大,于2009年2月来我院就诊.专科检查:右腮腺中下极区触及约4 5 cm×1 5 cm×2.5 cm大小肿物,质地较硬,活动度可,边界清,表面光滑,压痛(一),面瘫征(一),右腮腺导管开口无红肿,颌面颈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其他文献
患者 男,45岁,因反复鼻出血10余年加重3d于2008年4月9日入院。10年来患者每年鼻出血约10~20次,均无法自止,多次于外院行鼻腔填塞及鼻部激光止血治疗效果欠佳,因重度贫血,既往有30余次输血史。曾于天津市血液研究所进行血液检查,排除了血友病、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患者3d前因严重鼻出血在外院行鼻腔填塞治疗无效后转入我科。
目的探讨临床淋巴结阳性(clinical node positive,cN+)的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传统改良性颈清扫术的改进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2010年期间收治的71例cN’低危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61例。T115例,T246例,T310例;均为临床I期病例。其中26例患者触诊发现肿大淋巴结,45例患者触诊未发现而由超声检查发现肿大淋巴结。手术清扫淋巴结范围为
内镜鼻窦手术的目的不是根治,而是通过手术纠正鼻-鼻窦解剖学异常、清除不可逆病变、改善鼻腔-鼻窦的通气和引流,为药物治疗与黏膜形态和功能的改善创造条件;其疗效也不是在手术后立即完全体现,而是在药物治疗的辅助下通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达到治愈鼻窦炎的目的。鼻内镜术后能否获得最佳手术效果,取决于能否最大限度恢复鼻腔黏膜的功能,而术后鼻黏膜病变的消退、
学校印象  随县洪山镇双河学校坐落在洪山镇大洪山麓,琵琶湖畔,始建于1948年,前身是江汉公学。  学校现有9个年级,学生600余人。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湖北省阅读示范基地”“随州市德育创新学校”“随县十大书香校园”等称号。  红色印记  1947年1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江汉军区成立,江汉公学应时而生。江汉公学的办学历史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江公”精神的
期刊
鼻咽癌是一种对放射治疗相对敏感的头颈肿瘤。目前,放射治疗仍为首选的治疗手段。经过规范的放疗和综合治疗,其5年总生存率和局部控制率分别可以达到70%和80%以上[1-2]。随着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等精确放疗技术的出现,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已经高达90%以上”0。但是,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鼻咽原发病灶和(或)颈部淋巴结的复发。一直以来,对复
目的通过对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获得河北地区生活村民(简称河北村民)与天津市生活市民(简称天津市民)以及其中AR确诊患者的变应原分布情况。方法自2007年4月至2010年5月,通过随机整群和多级抽样,抽取河北村民与天津市民,进行直接面访调查和血清特异性IgE(specific IgE,slgE)检测,应用SPSS13.0软件对变应原分布数据进行统计
患者,女,43岁,因左耳胀闷、听力下降5个月于2010年12月14日人院。既往2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行“左侧外耳道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神经纤维瘤”。5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耳胀满感,伴听力下降,无耳痛、流脓,无眩晕、面神经麻痹,无咀嚼障碍及张口困难。查体:双侧耳郭正常,左侧外耳道后壁隆起,表面皮肤充血,外耳道狭窄,仅余一缝隙,鼓膜受遮未见,双侧乳突区无慷痛。中耳CT(图1a)示:左侧颞部、颧弓
痉挛性发音障碍是一种扰乱声带正常运动,在发音时引起喉部肌肉异常痉挛的局灶性喉肌肌张力障碍,系中枢运动信息处理程序障碍所致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1]。文献报道发生率低于1/100000,女性稍多。可分为内收型、外展型及,
我国社会及经济经过30余年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随着生活、工作及精神压力的增大,耳鸣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国内报告60岁以上人群的耳鸣总患病率为14.5%,耳鸣患者就医量达到耳鼻咽喉科门诊量的7.5%。
真菌性鼻-鼻窦炎伴鼻中隔穿孔鲜有报道,我科于2010年9月至2011年1月收治了3例此类患者,报道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