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inwenv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吕叔湘先生曾经指出:如果说一种教学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学法上还有一把钥匙,它的名字叫做“活”。他又指出: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怎样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呢?
  一、尊重爱护学生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的态度很重要,冷淡、责怪、不适当的批评往往都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而学生一旦丧失了自信心,那么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当然对语文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学习困难生在语文课堂上获取成功,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让这部分后进生动起来,课堂才能真真实实地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自信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可从罗森塔尔的实验中看出: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18个班中随意抽取了一些名单,以赞赏的口吻,煞有介事地将“最有发展前途者”名单郑重交给校长和有关教师,并一再叮嘱:千万保密, 否则会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八个月后进行复试,奇迹出现了:名单上的学生,个个进步快,情绪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与老师的感情特别浓厚。为什么这些本来十分普通的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原因就在于心理学家通过“权威性谎言”,唤醒了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加自爱自强,一股幸福、欢乐、奋发的激流在孩子们的心中荡漾!
  二、呵护学生的灵性
  如何学好语文?《新课标》认为学生是关键。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重点和关键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独立思考,使学生敢想、敢说,不受约束地去探究、思考,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标新立异”、“异想天开”。 在无拘无束的争论中,学生思维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有人说:创造的灵性,创造的欲望,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不会创造而只会重复,那将是人类向动物的回归。可是在教学实际中,有许多扼杀学生灵性,破坏“宝贵财富”的做法。如有位老师问学生:冰融化了变成什么?有的学生说变成水,有的学生说变成小河。只有一个学生回答变成春天。结果回答成“水”和“小河”的受到表扬,说成“春天”的被老师骂为“胡说八道”。这个老师的做法令人悲哀──惟一有些灵性的孩子被他狠狠地打击了一番,其结果,或许这个世界上真的因此少了一位诗人。
  三、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们所说的“活”,实质上是指学生思维的“活”,激活课堂就是要激活学生的思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引导者的教师必须做到相机诱导。这要求,教师不仅对整体教学有效掌控,更要对细节上的变化要“因势利导”。教学的进展,本就是一个进程,它的结果就是由这时时改变的进程组成。要想取得好的结果,必须要对每时的改变做出积极地应对、正确的引导。唯有如此,教学才是新鲜而充满活力的。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有许多课文虽言已尽,但意未了,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如:第八册课文《第一次抱母亲》一文,课文最后留给读者的是这样一句话:“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热泪从母亲的眼角流下来……”处理此处省略号的空白时,我事先让学生回家后,每一个人力所能及地为自己的母亲,做一件母亲经常为你做的事,看看母亲有什么反应。结果学生在填补此处空白时,身临其境将文中母亲流泪时的心情感受表达出来。其中有个学生这样说道:“孩子长大了,懂得感恩了。此时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母亲。”还有学生这样说:“孩子啊,孩子,母亲再苦再累无所谓,只要你能读懂我的心!今天你终于长大了,我能不高兴吗?”学生的回答不但填补文本空白,加深对课文理解,更重要的是丰富课文的人文内涵,训练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鼓励学生都参与到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去,把学生都引到课堂情境中去自主探索,使课堂活起来。学生不先动手、动脑去学,不去思考,就不知要学什么,要掌握什么,只有教师的侃侃而谈,其结局可想而知,这是不负责任,只为完成教学任务罢了。
  再者,我们都知道: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课堂上,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所以说,课堂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是毫无乐趣可言的,是没有感动、没有激情的;没有学生的参与,那么一节课就只能是流于形式,死水一潭,更谈不上教学的收获。这样的课堂学生怎能被吸引,怎能不走神?课堂教学就应设计成适合学生心理特征的“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在“动”中学,在“动”中体会、理解,亲身经历语文知识的探索过程。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能发挥优势,将平面的文字鲜活起来,将文本语言变成可感的声音,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自然地动情朗读。所以,在教学中我常常使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使学生“入境始与亲”,唤发情感,激情朗读。如教学《九寨沟》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它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的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无需引导,学生就会带着喜爱、赞美之情情不自禁地朗读课文。
  六、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
  要想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提高综合性语文能力,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和学校实际开展灵活多样的语文实践活動。我组织学生定期召开故事会、课本剧表演、背记古诗比赛等等。我每周从语文课中抽出一节课的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阅览室去自由阅读课外读物。有时确定阅读的主题或范围,有时什么都不定。这一实践看似少了一节课,可学生综合性阅读产生的效果却胜过若干节课。
  有位专家曾说“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历程的一部分”,“要增强语文课堂教学中生命意识”,“让生命涌动”。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才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让课堂活起来。
其他文献
英语教学过程从根本上讲是英语教师有目的地引起英语学习的过程,也即是使学生能自觉、能动、有效地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完成这一过程突破口。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使之保持和发展,逐渐成为一种乐趣,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动力,是英语教师应重视并加以探究的问题。  兴趣既然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心理倾向,那么,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对英语在社
【关键词】激发学生科学兴趣浓郁科学情感抓实思维训练开掘科学潜能对学生实施科学教育    中国科协主席周光召指出:二十一世纪初叶,将是中华民族以坚定的步伐走向世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期,中华民族的复兴科技先行,要求涌现出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这句话强调了科技在促进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旗帜鲜明地向我们指出:发展科技以及科技创新是21世纪中国面临的迫切使命。促进经济腾飞,祖国的繁荣,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程度的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它直接决定着交流的效果。所以,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具备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与人交流中,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交流。在新课改精神的指导下,纷纷重视了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但是,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需要我们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切实通过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在上美术课时,我时时提醒自己不能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和创新精神,对于学生交上来的作品,有创新的和非常好的想象的作品加于表扬,但是在现实课堂中,我发现在城区的学生的想象能力要丰富于农村学生,以前一直不得其解,后来经过在农村的教书发现,是学生对事物接触的面太片面,从而使得学生的想象能力下降,在想象能力下降从而创新能力就会下降。  从教美术多年,发现在直觉和想象到创新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先有直观上得认识,通过
一、中小学音乐教育目标与教学方法的特殊性  中小学音乐教育它有三个目的:一是通过音乐教育,人人都能成为记忆力强、反应灵敏、想象力丰富、判断力迅速而准确,有一定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聪明人;二是创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在精神上能得到美的滋润,使身心感到轻松愉快;三是给予学生一定的审美知识和审美观念,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一般;同时给学生以基础的音乐知识,达到有一定的
【摘 要】目前中考思想品德由闭卷考试转为开卷考试,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的,要想取得好的成绩,必须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学思想政治复习课量大、知识点多,而且理论性、灵活性强,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选择正确有效的复习方法。然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复习方法名目繁多,选择什么样的复习方法才能切实有效呢?在此,我根据教学实践,对“面、线、点”的复习法做一简要探讨。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
作文教学过程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这就是“放”与“收”。所谓“放”就是使思维充分发散,所谓“收”就是使中心高度集中。没有“放”,思维就会局限于一点而难以展开,没有“收”,思维又会如信马由缰,言不及义。然而作文首先需要“放”,没有“放”就无所谓“收”。  能否有效地“放”对作文成功关系重大。所以“放”是前提,因而是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当学生文思闭塞,若无东西可写时尤是如此。这就需要
【摘要】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顺利推进,新课标已经融入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如何进一步把握英语新课程体系,着力在更深层次上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实效。本文结合笔者在英语教学改革中的实践,阐述三个方面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改革课堂导入过程管理探究学习    高中英语教学容量大,而绝大部分学校的课时相对不是太多,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应该紧扣时代脉搏,不断深化对英语新课程改革的理
【摘要】近年来,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多媒体教学更上新台阶,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习惯较差,使得中职师生的教与学都遇到了极大的困难。计算机科学技术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数学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架起桥梁,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算法中职数学教学    【引言】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实施,使我们农村教师也有机会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制
摘要: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的表达。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因此,语文课堂应该是一个美的世界,一个真正诗化的世界。诗化的课堂,才是语文课堂所应具备的真正质素。  关键词:情境教学 熏陶感染 感性教育     语文课堂应该是什么样?或许,有一千个语文教师就会有一千种答案。我认为:语文是人的主观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