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司法审查权与法律适用权的关系浅析我国司法审查体制的问题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vender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河南洛阳种子案为例,探讨我国司法体制存在的缺陷。法院无司法审查权,不能对抽象行政行为进行司法审查,法官即使发现有法律冲突时也不能越权审查法律,否则将侵犯宪法赋予人大的司法审查权,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司法审查制度。
  关键词:法律适用权;法律冲突;司法审查
  2003年,河南省洛阳市中级法院做出一份民事判决书,认定《河南省农作物种子条例》与《种子法》相冲突的条款无效,引发河南省人大下发红头文件,认为 :洛阳中院在其民事判决书中宣告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有关内容无效,其实质是对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地方性法规的违法审查,违背我国代表代会制度,是严重违法行为。因此河南省高院对洛阳中院做出处理,“要求洛阳市人大常委会纠正洛阳中院的违法行为,对直接负责人和主管领导依法做出处理”。最终,洛阳中院做出撤销主审法官李某职位并免去助审员资格等处理。本文中,笔者将从司法审查权与法律适用权的关系这个角度浅析我国司法审查体制的问题。
  一、司法审判权与法律审查权的分离
  根据我国《宪法》等有关法律规定,法院对案件具有审判权,即准确认定事实和正确适用法律的权力。从学理上来讲,审判就是依照法律法规对具体的案件做出判断和裁決的活动,其中必然包括对案件事实的审查和查明,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解释并依照所理解的法律规则对案件做出裁判的审慎判断。
  法院的司法审判权中包含“法律适用权”,即指在与案件相关的多个法律中,法官有权选择使用哪个法律。由于立法主体多元,往往会出现不同的权力机关针对相同的事项却有不同的立法,这些不同的法律之间有时候会发生冲突,这时候就给法官选择具体适用法律带来两难的困境:当具有法律效力的法律与宪法发生冲突时,是继续使用具有法律约束力但违反上位法的法律呢,还是捍卫宪法权威而不适用具有约束力的法律?河南洛阳种子案中的抵触就是非常典型的一例,当下位法与上位法相抵触时,法官应责无旁贷遵守并选择上位法,因为上位法的效力高于下位法已经规定在宪法以及相关的宪法性法律里。
  目前我国的法律审查权力集中在各级人大手中,审查主体自己做“法官”,有失审查的客观、公正性。由全国人大负责对其常委会制定的不适当的法律进行审查,仍有自己对自己审查之嫌。这种立法者同时为自己制定的法律是否违宪的法官,实际上是一种角色重置,与权力分工制衡的法治原则与精神是相悖的,既不合情理,更违反逻辑规律。
  按照我国宪法所设计的违宪审查的制度结构看,恰恰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违宪审查的主体,凡与宪法相违背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都是其审查的对象,当然法律的违宪问题也不例外,同样由自己来审查。法治之下崇尚人性善,但却不过分相信和依赖它,法治所要求的是设立符合理性、公正与客观的制度,而自己做自己的法官则是违背法治要求的。因此,除了立法违宪审查,我国还需要健全司法审查制度。
  二、司法审查权与法律选择权的关系
  司法审查权指在审判中法官对现行法律、法规本身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并认定现行法律、法规是否司法从而宣布其是否有效力。根據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及其相关解释,“对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规章,法院要参照审理,对不符合或不完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原则精神的规章,法院可以有灵活处理余地。”也就是说,尽管这种规章在实质上是违法的,但是这种规章在形式上依然有法律的效力,依然对法院有约束力。
  法院这种司法审查权与宪法学理解上的司法审查权有很大距离。法官在行使法律选择权的时候,经常会选择适用的法律法规,这种选择实质上就隐含着“司法审查权”,宣告被放弃使用的法律法规无效。尽管这种法律选择权起到一定的司法审查的作用,但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种有限的司法审查。
  法院的司法审查权隐含在其法律选择权之中,对法律法规的审查必须是在一定的具体案件中针对具体的法律冲突展开的,而不是抽象的一般理解。人民法院作为司法机关无权否定法律的效力,即使这种法律可能违宪,否则就侵犯了其他国家机构的立法权。但在实际司法生活中,人民法院在案件审判过程中的法律选择权已经于无形中裁决相抵触的法律法规“无效”,行使着不成文的司法审查权。这种宪法规定的权力与实际司法活动的冲突,一方面不利于立法机关及时发现法律法规的漏洞从而制定、修改或者废止,完善国家法制建设;另一方面更造成法院与人大的之间的权力失衡,法院的法官经常成为两大国家机构争夺权力的牺牲品。
  三、结语
  “种子案”堪称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的案例,让我们从中发现当今宪政体制的弊端并寻求解决方案。建立中国的司法审查体制,不仅仅是维护全国法律统一、保障司法公正的必要手段,更是从中理清人大、政府和法院三者之间的法律关系,从而构建一个高效、公正、均衡的政治体系的重要过程。我们要以世界为方法,以中国为目的,为中国法治搭建法律冲突的良性解决机制。
  参考文献:
  [1]强世功.立法者的法理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89页
  [2]范进学.中国违宪审查制度之建构
其他文献
具有涉外因素的婚姻关系随着世界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强也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关于涉外婚姻的法律适用问题也不断凸显,各国之间法律以及风俗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又导致了
目的探讨酸放散和热两种放散方法联合检测新生儿ABO溶血病,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疑似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890例进行溶血三项检测,其中释放试验应用酸放散和热放散两种方
输油泵是保证顺利完成原油输送任务的关键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因此做好对输油泵的故障诊断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介绍了模糊故障诊断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输油泵的
俗话讲“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之严峻不言而喻,若实行食品安全强制责任保险制度将会有效缓解这一问题。本文在食品安全强制责任的基本定义、实行的必要性和可行
摘 要:表见代理是为现代代理制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有别于传统的代理制度,在当今凡事讲究公平、效率以及尤其重视交易安全的当下,表见代理起到了平衡衔接的作用。本文中将对表见代理进行通俗阐释、分析其构成要件并结合实际案例进一步讨论,表达论证了现实当中表见代理的适用特点。  关键词:代理制度;表见代理;特点  关于表见代理,可能有相当一部分公众对这一名词不甚了解。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我国的代理制度,所谓代理制
本文以某一地区某一时期审结的危险驾驶案件为例,研判该罪名案件的裁判文书,试图提炼总结出罪名定性量刑的证据规律,进一步明确该类案件应该重点审查的证据内容和应然样态,形
对竞业限制违约金数额的合理确定,既有利于保障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避免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违背竞业限制约定给单位带来损;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防止用人单位滥用竞业
针对现场出现的顶驱装置平衡油缸杆部耳环断裂的问题,从油缸结构、平衡油缸和扁担梁连接方式以及平衡机构的液压系统3方面进行了改进。活塞杆的一体化增加了剪切横截面的面积,
介绍了一种将柔性抽油杆和加热电缆合为一体的新型抽油杆——电加热柔性连续抽油杆。着重介绍了电加热柔性连续抽油杆的结构、特点和优越性。与D级抽油杆及传统的电热杆相比,
债权人代位权作为一种债的保全制度,其法律效果的归属问题,是代位权法律规定的关键,目前的观点主要有“直接受偿规则”和“入库规则”,按照我国《合同法》及最高法相关解释,我国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