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兰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1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对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进行研究.为蝴蝶兰的批量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蝴蝶兰嫩叶、茎尖、花梗侧芽为外植体,进行蝴蝶兰原球茎诱导、增殖及试管苗生根的组织培养.[结果]结果表明,MS+2.0 mg/L6-BA+1.0 mg/L NAA+200 ml/L椰乳是诱导蝴蝶兰原球茎形成的最佳培养基,茎尖诱导率达81.37%;MS+1.0 mg/L NAA+2.0 mg/L 6-BA是蝴蝶兰原球茎增殖的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达9.62;1/2 MS是蝴蝶兰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生根率达94.42%,且根生长最快最整齐.[结论]在生产上,可采用试管苗生根继代培养的方法进行蝴蝶兰的快速繁殖.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3种农药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和联合急性毒性效应.[方法]采用联合指数相加法研究三唑磷、敌百虫和吡虫啉对泽蛙蝌蚪的急性毒性及联合急性毒性效应.[结果]结果表明
[目的]确定燕麦种子的最适储藏时间.[方法]以燕麦品种青引1号为试材,选取2003~2008年各个年份存贮的饱满种子,分剐采用3种发芽方法(培养皿法、土埋法和砂粒法)进行发芽试验,测
本研究旨在检测绵羊组织中朊病毒受体37kDa/67kDa LRP/LR mRNA水平并探讨其与朊病毒组织嗜性的关系.选用背景相似的6只内蒙绵羊,提取组织RNA.反转录RT-PCR构建cDNA模板;利用
生态农业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主流,是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由之路.先阐述生态农业的内涵以及对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意义,但在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也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噻虫嗪·氯虫苯甲酰胺复配制剂,使用C18反相柱和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以甲醇-水为流动相,用外标法对有效成分进行分析和定量。噻虫嗪和氯虫苯甲酰胺的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电池液对涡虫的毒害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不同型号的废旧华太电池液对日本三角涡虫进行饲养,观察涡虫的生存情况及再生情况.[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废
利用超薄切片对摩杂一代水牛脑垂体前叶的腺细胞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5种腺细胞各有其超微结构特征:促性腺激素细胞胞体呈圆形,直径为7.6~9.0 μm;分泌颗粒分为明显的大小2种
[目的]探讨马铃薯薯块挥发物对马铃薯块茎蛾的引诱效果.[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马铃薯块茎蛾成虫对自然贮存不同时间(0、15、30、45、60 d)完整的和切开的马铃薯块茎挥发物
[目的]探索梨小食心虫在蟠桃园的发生规律及其习性.[方法]以梨小食心虫为供试材料,观察其在蟠桃园的危害症状、危害部位、发生规律及其习性.[结果]梨小食心虫在石河子地区1年
[目的]为全面提高广西百色地区烟叶产量和质量.[方法]采用大田试验,随机区组设计,共设4个处理,即:处理①、②、③、④(CK),每小区100m~2,3次重复,随机排列.测定各处理组的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