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之魂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讲到散文,我们就想到散文的特征:形散神不散。读散文也应该读出作者所写之形和所表之神。然而对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的三篇散文《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很多参考书上都没有对它们的形、神作确切详细的说明,当然或许它们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理解,但在教学上我们还是应该找一种相对比较合理的见解来说明吧。下面是我对这三篇散文形神的理解。
  一、《荷塘月色》,作者朱自清,写作《荷塘月色》时作者正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教授,当时正值大革命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中国大地。
  虽然朱自清一介文人,但作为爱国的民主主义者,面对现实的黑暗,又不能安心于“超然”。正如他在《一封信》里写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要明白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所以作者一开篇就这样说道“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显示了作者的烦躁、不安。由于烦闷便想到外面去散步,这才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这句话是全文的文眼,是全文情感的基调,并为下文开展作铺垫,心中不宁静,寻求宁静,才有了游荷塘的情节,才有了求静而最终无法静的心理历程。此不宁静,非家庭矛盾造成的,而是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与苦闷,这由 “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可以看出,这一段点出了月夜漫步荷塘的缘由。
  接着的2~6段是作者赏荷塘美景的重点段落。第3段对于作者的心情表露相当重要,你看“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平淡却富含哲理,也正是有这个理情的心情作者才能有后面的欣赏荷塘月色。于是作者欣赏到了那 “像亭亭的舞女的裙”的田田的叶子和那 “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的袅娜开着、羞涩打着朵儿的荷花,并诗性的闻到了那“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的荷香和看到那如“梵娜玲上奏着的名曲”般的荷塘、月色的光影旋律。
  这样如诗如画的荷塘与月色却并不能让作者长期的陶醉下去,文章接着由这美景写到荷塘周边的灯、树,由树写到树上热闹的蝉,“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由陶醉美景到把思维拉回到现实,然而作者似乎还心有不甘,所以在7~8段中作者梦幻般“来到了”梁元帝时热闹风流的江南采莲季节,看到了荡着小舟唱着艳歌采莲的少年女子,作者似乎想由这采莲画面来冲破这压抑又黑暗的社会,但是“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来,这令作者到底惦着江南了。然而一切只是幻想而已,最终作者不得不回到现实,文章写到“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由此作者从房里出发,在荷塘走了一遭后又回到了房里,作者还是没能挣扎出这黑暗的现实。由此作者想超脱现实、排解苦闷而不得就成了这文章的神了,它的形神结构成一圆形,如下图:
  二、《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是一位极富爱国热情而一直坚持战斗的烈士。《故都的秋》写于1934年8月,当时作者正受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到杭州。
  那时为了排遣现实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作者许多时间在游山玩水。可正如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说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一样,因为《故都的秋》带着一种富有文人气质的悲凉色彩,那“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因为清、静、悲凉,再加上古典诗文中常说的伤春悲秋,所以让人误认为这故都的秋不怎么好,作者不太喜欢。其实我们只要细心点从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就可以看出作者对故都之秋非但不是不喜欢,反而喜欢得要命。“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而最后一段中作者更直接的把对北平这故都之秋的喜欢之情表露无余了,“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可见作者对故都之秋已经喜欢到了“变态”的地步。所以它的神就不是对故都之秋的悲哀而是对故都之秋深深的爱了。
  《故都的秋》全文首尾点神,中间用大量笔墨来说明这点,第2、13段拿江南之秋作比来说明作者对故都之秋的喜爱,因为“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第13段中也这样说到江南之秋比之故都之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黄犬之与骆驼”。在作者看来,当然是白干、馍馍、大蟹、骆驼更有味更带劲了。第3~11段作者用牵牛花、槐树、秋蝉、秋雨、都市闲人、果园、鸽声、蝉声、雨声、人声等秋景秋声这些故都特景说明故都之秋可喜在那里。它的形神结构下图:
  三、《囚绿记》,作者陆蠡,写于抗战爆发后,北京沦陷,作者移居上海。“囚绿”就是囚禁窗外的常春藤,作者通过把窗外的常春藤柔条牵进居室。
  本文作者通过寻绿、赏绿、囚绿、放绿、怀绿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光明和自由的向往之情。1、寻绿(1~4段)。作者从窗户写起,交待绿的由来,在绿枝条出现之前交代一下背景。这背景是很寒伧的,但有了绿枝条,就顿然有了生气和活力;有了绿影,富有诗意了。2、赏绿(5~7段)。这部分注重作者对绿枝条直接描写。主要通过作者的心理活动(怀念、快活、留恋、欢喜、急不暇择、视同至宝、面壁成欢)为主来描写。3、囚绿(8~12段)。这五段是文章的主体,与文章标题呼应,写出了绿枝条生命变化的五个阶段,即引绿入室、生的欢喜、绿条执意向外、绿条渐瘦渐弱、计算绿囚出牢的日子。4、放绿(13段)。这段写了对绿枝条的关心和照看突然暂停,变成求生的谋划。最后“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綠枝条获得新生。5、怀绿(14段)。一年后仍旧怀念“圆窗和绿友”,设想再度见面时的情景。全文物我互观,尽显性灵的表现了绿对阳光自由的追求。它的形神结构如下图:
其他文献
摘要:在初中数学差异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掌握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尤其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差异教学;应用  1.初中数学教学及学习的特点。  初中数学作为初中知识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科目,拥有着其自身独有的教学特点、知识特点和学习特点。  1.1初中数学知识的连续性  初中数学知识连续性很强,学习的每一个知识点
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原动力,是沟通师生关系的润滑油。在教学中,如果能精心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学生就会被情境所感染,被内容所陶醉,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这种融洽的师生情感会使师生心灵之弦产生微妙的碰撞,呈现强烈的共鸣,奏出和谐的乐章。这时信息的传递和接受已变成了一种享受,学生怀着兴奋的心情,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参与学习活动,积极动口、动手、动脑。愉悦的
【摘要】写作议论文从议论性段落的写作入手。可采用“五步法”:亮观点——引用名言警句并阐述观点——举例——分析事例——小结。以段落示例,让学生感受什么是标准的议论性段落,再结合具体的事例,对每一个步骤都详细地加以解释,最后给出练习,提供教师的范文,激励学生动笔。  【关键词】议论文;五步法;标准段落  许多省份的高考,在作文要求中都对文体提出了要求 :“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在高中阶
【摘 要】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知识的掌握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使儿童身心得到和谐发展,产生求知欲。简单的说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过程。作为新课程下的老师,我们不能延续应试教育中的满堂灌,而要提倡学生手脚并用,在实践中掌握,在实践中体验。陶行知说过“解放儿童的双手”,因此学生要有动手的机会,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数学,学习数学,这也是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动手操作 数学
纷尝试把英语作为幼儿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在轰轰烈烈的幼儿园英语教育实践活动背后,却存在着目标混乱甚至是盲目的现象:以为语言教育只是学习语言知识,把一味追求语言知识的掌握,即以学会了多少单词、短语和句子作为英语教育的目标。  幼儿园的英语教育既有英语学科本身的性质,又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从幼儿年龄特征出发,借鉴英语学科的性质及最新的中、小学英语教改信息,初步建立起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目标
【摘要】中职英语教学与其他高中初中英语教学不同,它更重视英语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授课中有所侧重,以就业为导向,将学生的生活、职业生涯作为教学背景,以中职英语课程与实用英语自编教材结合为载体,提高学生英语基础水平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素养与职业素养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中职英语应用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评价制度  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
【摘要】数据库(Database)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它产生于距今六十多年前,随着信息技术和市场的发展,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数据管理不再仅仅是存储和管理数据,而转变成用户所需要的各种数据管理的方式。数据库课堂教学长久以来都存在着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本文中笔者针对这种情况,以Access软件为例进行情境教学设计,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关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课堂的整个过程也可以用电影拍摄来做比喻。老师可以被比作导演,学生为演员。在拍摄开始前,导演给演员介绍剧情,期待他们怎么演,有时通过一些热身活动让他们做好表演准备。当到真正开始拍戏时,导演将把整个舞台都交给演员并退到幕后,只是监督和观察。教师努力使自己的教学变得更有趣生动,无论对自己或是对学生都应该有这样的感觉。这篇论文里有许多新想法和技巧可以增强教学效果,使学生老师都得到极
【摘要】数学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和思考能力等等,对于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学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呈现一个新的改革高潮,为了顺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必须改革和创新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初中数学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旨在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程教育改革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改革已经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以任务教学为主要方法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首先从提高学习词汇兴趣入手,设置简单任务游戏来提升学生们的兴趣,然后通过具体的任务设置来完成学生们词汇的背诵和长期的记忆,最后通过模拟实际情景来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乐趣,从而提升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任务教学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激发兴趣任务驱动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外意识越来越开放,人们对外接触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