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墨铸铁表面堆焊Inconel 625高温合金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来源 :焊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vhto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改善球墨铸铁的耐蚀性能,采用冷金属过渡焊(CMT)工艺,在球墨铸铁表面熔覆了一层厚度为2~3 mm的Inconel 625高温合金涂层,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和EDS能谱等方法对试样截面的组织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堆焊试样截面的显微硬度和界面结合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部分熔化区(PMZ)为莱氏体和马氏体组织及少量未完全溶解的石墨相,而热影响区(HAZ)由珠光体和少量马氏体组织组成,熔覆层组织从熔合线至表面依次为胞状晶、柱状晶、树枝晶和等轴晶组织,相邻两道焊缝间存在重熔的均匀等轴晶区.界面区基本未发生明显的元素扩散迁移,稀释率小.熔覆层显微硬度明显高于基体,界面结合强度高于380 MPa,剪切断口形貌分析表明,断裂机制为脆性和韧性混合断裂;熔覆层耐腐蚀性高于基体.
其他文献
5G移动通信技术在当前的网络大数据时代正在普遍得到推广适用,充分展现了5G技术全面融入于移动通信业务实践过程的必要性.与原有的4G网络通信辅助支撑平台相比,依赖5G通信网络体系建立的全新移动通信模式更加有益于保障网络通信数据得以准确传输,对于移动通信用户的快捷性、实时性与准确性移动通信体验需求给予了更多满足.因此,文章重点探讨了5G技术手段在大数据背景环境下的具体运用要点,以及5G移动通信手段的未来发展前景.
在线学习伙伴和作业互评是基于当前互联网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适应教育资源数字化虚拟化发展趋势,满足用户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为此,采用了B/S框架结构思想,通过HTML、PHP等WEB技术,并基于MYSQL数据库而设计和开发,面向高校学生的作业互评系统.旨在利用信息化手段强化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与评价.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布置或批改作业的压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之间的自查互助频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也积极融合云计算技术,并成为高校重点开展的工作内容.为了能够提升云计算的应用程度,在建设高校计算机实验室时需要提高其建设水平,这样才能为后续的计算机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准的提高提供相应的保障.文章主要探讨的是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在建设中应用云计算技术的优势,并且提出了具体的应用策略,以此来加快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进程,把云计算的价值和作用充分挖掘出来.
文章通过从架构、定位、性能、安全、底层解析、支撑和辅助功能等多方面对比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和传统互联网域名解析系统,分析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整体建设思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阶段安全质量管控要求日益提高与现场管控手段滞后的问题,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工地建设必要性,分析了基于5G技术的智慧工地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行业的优势,对5G技术在铁路工程建设中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管理、物料管理、环境监测、安全管理、质量管理6个方面的具体应用进行说明,为5G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深化应用,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造过程的智能、高效、绿色协同发展,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智能建造水平提供参考.
伴随着VoLTE包括5G SA业务持续高位发展和终端的多样性,逐渐出现一些用户注册失败的问题,VoLTE注册成功率呈下降趋势.为了提高VoLTE用户网络注册成功率,文章基于增强网管和专业网元KPI统计分析,提出了VoLTE用户注册成功率提升的优化方案.
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7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5.2亿t.国际氢能委员会近期报告显示,自2021年2月以来,全球范围内启动了131个大型氢能开发项目,预计2030年全球氢能领域投资总额将达到5000亿美元.世界能源理事会预计2050年氢能在全球终端能源消费量中的占比可达25%.
期刊
针对高强度管线钢再热失强及角焊缝延迟开裂问题,研究了不同气体流速下管线钢管感应加热温度的分布及不同中频加热功率对角焊缝堆焊处预热温度场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在加热温度不高于400℃的条件下,管体强度未发生降低;在气体流速不低于10 m/s的条件下,控制中频加热功率不低于200 kW,可有效防止角焊缝处发生延迟开裂.研究表明,管体表面温度场分布受气体流速的影响,通过控制中频加热功率及再加热温度,可有效改善B型套筒角焊缝处延迟裂纹的产生及管体再热失强问题,从而确保在管体不停输状态下进行修复作业.
综述了马氏体焊缝对T91/P91钢焊接冷裂纹敏感性的影响,包括焊缝组织、扩散氢行为和接头拘束力.结果表明,T91/P91钢焊后状态的焊缝组织为板条马氏体+残余奥氏体+δ铁素体,焊缝组织的形成取决于“准成分匹配”焊缝金属的化学成分,在铁研试件中出现的启裂于根部应力集中处,以短段串接、二次裂纹、穿晶开裂方式为特征的裂纹属于氢致冷裂纹;马氏体焊缝组织对T91/P91钢冷裂纹敏感性影响,除了马氏体自身特性之外,主要取决于焊缝中扩散氢的行为和接头拘束应力的作用.因此,工程上常用焊缝中残留扩散氢最小化、不足以引发氢致
针对某现役天然气长输管线的环焊缝泄漏问题,通过宏观形貌分析、无损探伤、理化性能检测、金相组织分析等方法对断口进行失效分析.结果显示,管体内部存在原始裂纹、错边量超标、焊缝根部组织缺陷等一系列问题,在内压力、残余应力及外加载荷的共同作用下发生裂纹扩展,直至断裂失效.通过对断口进行失效分析提出相对应的施工管理建议,为预防同类型的工程项目问题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