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夸奖的艺术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好处,但是,有些父母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在一片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只能生活在掌声中,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乱发脾气或号啕大哭。
应该怎样夸奖孩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很多孩子并不太看重物质上的奖励,他们最满意的是获得为家人服务的成就感。
是否将夸奖作为手段?奖励的方法必须要灵活,不要把奖励看做唯一驱动孩子前进的方式。如果家长担心赞美会宠坏孩子,那么就应该在奖励之后观察孩子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
是否将孩子与他人比较?鼓励孩子跟自己比——是不是比上次做得更好?而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比较。
家长应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真心夸奖孩子
孩子有时确实会有出人意料的良好表现,这时候家长硬要板起面孔说些“胜不骄,败不馁”的话,那也未免太矫情了!毕竟,孩子还是需要赞美的。请注意,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夸奖孩子,而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去奉承、糊弄孩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鼓励他今后有更好的表现。
2.夸奖过程而非结果
赞美孩子是一门学问,除了对结果表示满意,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专心与毅力表示赞赏。假如没有这个努力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另外,家长也不要只是单纯地直接夸奖孩子,而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孩子有多么优秀。经常对亲人和朋友表示对孩子的赞美之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3.戒除孩子的功利心
当孩子因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称赞时,就会产生某种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这件事之后,他还希望家长能够继续夸奖他。为了获得夸奖而去努力,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处世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较强的功利心。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夸奖的次数,让孩子转变态度,认识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对,这就对了,你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4.让他人来夸奖孩子
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请其他人来夸奖孩子,比如亲戚和朋友。这样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将更加充沛,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不仅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而且得到了更多人的称赞。如果其他人能够找到更多的理由去夸奖孩子,效果会更好。这样孩子可以从其他人的说法与观点进一步肯定自己的行为。
5.及时而适当的奖赏
“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是物质奖励也不可或缺。”很多父母都抱有这样的教育理念。
的确,物质奖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过多的奖赏就如同贿赂,对孩子并没有好处。因此,物质奖赏既要及时,又要适当,不要把物质奖赏作为一种例行的方法,更不要买十分昂贵的礼物来讨孩子的欢心。
6.给孩子进步的空间
在获得家长的称赞之后,孩子很希望以后能多多得到家长的夸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表现良好,就期待孩子每次都做得很好。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各种能力都尚未成熟,很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不可预期的。说到底,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容许孩子偶尔有失常的表现。如果期望太高,反而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
夸奖孩子的禁忌
禁忌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父母要一项一项地肯定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禁忌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
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禁忌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大的成绩。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编辑:花洁】
赏识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大有好处,但是,有些父母渐渐发现了新的问题:在一片赞美声中长大的孩子,只能生活在掌声中,十分在意别人的夸奖,稍微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就会乱发脾气或号啕大哭。
应该怎样夸奖孩子?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很多孩子并不太看重物质上的奖励,他们最满意的是获得为家人服务的成就感。
是否将夸奖作为手段?奖励的方法必须要灵活,不要把奖励看做唯一驱动孩子前进的方式。如果家长担心赞美会宠坏孩子,那么就应该在奖励之后观察孩子的反应,以便随时调整。
是否将孩子与他人比较?鼓励孩子跟自己比——是不是比上次做得更好?而不要拿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比较。
家长应具体注意以下几点:
1.真心夸奖孩子
孩子有时确实会有出人意料的良好表现,这时候家长硬要板起面孔说些“胜不骄,败不馁”的话,那也未免太矫情了!毕竟,孩子还是需要赞美的。请注意,我们一定要真心地去夸奖孩子,而不是为了某些目的去奉承、糊弄孩子。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鼓励他今后有更好的表现。
2.夸奖过程而非结果
赞美孩子是一门学问,除了对结果表示满意,我们更应该对孩子在过程中付出的专心与毅力表示赞赏。假如没有这个努力的过程,也就不可能有完美的结果。另外,家长也不要只是单纯地直接夸奖孩子,而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孩子有多么优秀。经常对亲人和朋友表示对孩子的赞美之情,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
3.戒除孩子的功利心
当孩子因为做好一件事而受到称赞时,就会产生某种期待,比如下次再完成这件事之后,他还希望家长能够继续夸奖他。为了获得夸奖而去努力,似乎不是一个正确的处世态度,容易让孩子养成较强的功利心。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可以逐渐减少夸奖的次数,让孩子转变态度,认识到自己把事情做好是理所当然的。比如说:“对,这就对了,你就应该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4.让他人来夸奖孩子
除了父母以外,也可以请其他人来夸奖孩子,比如亲戚和朋友。这样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将更加充沛,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表现不仅得到了父母的认可,而且得到了更多人的称赞。如果其他人能够找到更多的理由去夸奖孩子,效果会更好。这样孩子可以从其他人的说法与观点进一步肯定自己的行为。
5.及时而适当的奖赏
“口头表扬和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是物质奖励也不可或缺。”很多父母都抱有这样的教育理念。
的确,物质奖赏是一种很有效的方式,但是过多的奖赏就如同贿赂,对孩子并没有好处。因此,物质奖赏既要及时,又要适当,不要把物质奖赏作为一种例行的方法,更不要买十分昂贵的礼物来讨孩子的欢心。
6.给孩子进步的空间
在获得家长的称赞之后,孩子很希望以后能多多得到家长的夸奖。需要提醒家长的是,不要因为孩子一次表现良好,就期待孩子每次都做得很好。因为对于孩子来说,各种能力都尚未成熟,很多行为的出现都是不可预期的。说到底,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所以,我们应该容许孩子偶尔有失常的表现。如果期望太高,反而容易给孩子带来压力。
夸奖孩子的禁忌
禁忌一:好话坏说,明褒暗贬
如果给表扬加上阴影,就是家长的不是了。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不如将他的点滴成绩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突出他的长处,让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所以,对孩子责任心的提升,父母要一项一项地肯定一点一滴都不忽略。
禁忌二:无的放矢,盲目比较
孩子自身条件不一样,起点也不同,拿孩子与别人做比较,显然有失公平。
大而空的夸奖并不能给孩子清晰的感觉,反而可能造成他空中楼阁般的自信——也就是自负。他盲目地认为自己好,而不清楚好在哪里,进而难以形成对事物恰当的判断和分辨能力。
禁忌三:沉溺历史,苛刻要求
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大的成绩。表扬,是为孩子树立一个前进的目标,而不是为孩子确立一个不能退下来的标准。家长在孩子取得好成绩之后,不要用“你必须保持现有状态”来要求孩子。
禁忌四:以偏概全,浮夸无度
家长要特别注意,对孩子不要过度表扬,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孩子讲讲量变到质变的关系。
【编辑:花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