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大语文教学观,推进语文学习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树立小课堂大语文的意识,并将大语文的观念和注重课堂实践的思想落实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坚持思维参与和语文实践,从而实现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大目标。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大语文教学观 语文学习实践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目标,是每个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目标是确定的,而路径常常是不同的。但不管走哪一条路,认识观念都是重要的。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有了正确的观念,才能产生正确的方法,取得良好效果。
  一、树立小课堂大语文的意识
  对学生“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是大语文观念的体现。要把这一目标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就必须树立立足小课堂放眼大语文的意识。要在日常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做到三位一体,避免偏颇。语文教学应使学生在“积累与整合、感受与鉴赏、思考与领悟、应用与拓展、发现与创新”五个方面获得发展,最终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使语文学科“表情达意、交流思想、进行思维”的工具性得以真正体现。
  语文是思維和交流的工具,语文的应用伴随人的一生。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每个人都是在已经具有了语言的实践经验后才进入课堂的,而不是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进入语文课堂的。因此,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典型的“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语文的应用渗透在日常生活的时时处处,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用语言文字对身边的人和事进行思维活动,要不断地与别人进行交流。不论是口语的还是书面的,语言文字信息的接受与传达都为我们打造了无限广大的语文课堂,只要我们处处留心、事事留意,就可以感觉到语文的存在。语文教材所选的范文本身也是对自然和社会生活的表达。如果忽略了这一应用大背景,把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实践分裂开来,没有大语文的意识,语文教学就可能永远处于被动的局面和低水平的层面,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很难提高。身处小课堂,胸怀大语文的思想观念是我们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二、重视教学过程中的语文实践
  语文课堂教学应重视实践性,强化语文学习“实践—理论—实践”的过程。如在语文课堂中,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思考和表达的机会。教师应在思考的角度和表达的规范与技巧方面多给予具体指导,突出语文的实用性,增强语文的趣味性,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在日常教学中,多数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关注答案是否正确,而对学生在回答时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逻辑性、流畅性和个性化的东西未加关注,这样就使学生对语言的实践意识丧失了。这就是因为忽略了课堂教学本身所具有的实践价值后造成的教归教、用归用的脱节现象。
  为了强化实践意识,我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对学生口语表达中发音、用词、逻辑、语法、修辞、文采、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给予纠正和指导,出色的地方及时给予表扬。同时,让学生对老师的语言表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出色的地方进行欣赏学习。教师在表达中发现自己的错误要当众及时纠正,用师生自身语言表达中的例子作为活教材,使学生感到语文学习和语文运用的紧密性。这种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强化学生用中学、学中用的学习意识,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对语文的敏感度,最终强化语文能力。
  三、意识贯穿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要将大语文的观念和注重课堂实践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就要注重其在每一个课堂环节中的渗透和体现。如:
  1.预习:重在培养自觉学习、独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以适应未来学习社会的需要。
  2.快速阅读:重在提高学习效率,运用语文基础知识迅速吸纳理解信息,提高信息摄取量。
  3.做标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思考的良好习惯。
  4.看注释,做注释:培养使用工具书独立学习字词、积累语汇素材、提高语文功底的意识和能力。
  5.质疑:培养独立思考、归纳求证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6.朗读:体会语言的音韵之美,通过语音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增强口语的音韵魅力和情感表达,提高语言表达的有效性和易受性。
  7.课堂笔记:增强听力的敏感性和快速捕捉、记录、整理有效信息的能力。
  8.书写:体现对文字造型的审美和快速书写的效率,加深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
  9.鉴赏:这是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提高鉴别感悟吸收人类文化思想智慧的能力,提高文学素养,提升人格品位。
  10.写作:是思维能力及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
  四、思维参与是强化实践意识
  有些事我们没有直接参与的机会,但可以用思维参与。将思维参与用在语文学习中也是一种有效方法。如开会听别人发言,我们只能倾听,倾听时除了要注意信息的集纳筛选,还应有意识地学习别人语言表达的长处,或发现其中问题,在心里进行纠正。同时可以构思同样的话题,如果让我表达,那么我会怎么说,是否会比听到的表达更好。街上的广告牌有很多精彩的广告语,商铺有很多好的招牌,这些都展示着语文的魅力。但同时,也有一些不规范的用字或表达不够准确或不够精彩的广告、店名,我们可以运用语文知识能力,小到一个字的读音字形,大到表达和整体构思,在内心给予纠正或自己比照着改写一条或重拟一条更好的广告语、店名,对看到的作品进行再创作。这种方法也可以体现在阅读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生活中。用这种思维参与方式,随时随地随机地学习生动、形象、美好的语文作品,训练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养成参与的习惯,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水平定能在轻松的状态下得到有效提高。
  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可分为课堂实践和社会实践两部分。课堂实践应注重强调教师的指导性和示范性;社会实践注重的是一种体验。师生有了大语文的观念和强烈的实践意识,语文课程的学习就自然变得主动、生动。在教学中通过教材中范文所具有的文学力量、语言魅力和教师的语言感染力把学生带入情境,创造课堂的语言环境和文学情境,强调语言的感悟力和文学的情感。长期熏陶,感染学生,养成对语言文学的审美习惯。点滴积累,日久见功,最终实现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大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单元机组运行》课程教学进行思考与实践,旨在使学生扎实地掌握这门课程,掌握专业理论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技能,更快地适应实际企业、电厂的工作特性。  关键词: 《单元机组运行》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单元机组运行》是电力高职院校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核心专业课,这门课程学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的工作。在教学内容要增加、教学时数要减少的条件下,必须对该课程的教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致心搏骤停(CA)患者心肺复苏(CPR)预后影响因素,并重点探讨自主循环恢复(ROSC)后紧急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按Utste
摘 要: 信息化时代,导致食品安全问题报道层出不穷,从事食品安全性课程教学的教师迫切需要提高专业能力。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合作学习的方式,在教师专业成长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基于此,本课程组教师在分析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内涵及要素的基础上,介绍了本课程组教师在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中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 教师学习共同体 教师专业能力 食品安全 高校教育  世界教师组织联合会指出:“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
摘 要: 对“汉有游女”为何“不可求思”,学者们给出了各种解释。本文通过“之子于归”表示的时态问题,用“这个女子已经出嫁”解释这一问题。  关键词: 汉有游女 之子于归 出嫁  一、“汉有游女”释义  对“游女”的理解,齐、鲁、韩三家都认为是汉水女神,刘向根据《鲁诗》说,在《列仙传》中记载:“郑交甫过汉皋,遇二女,妖服佩两珠。交甫与之言:‘愿请子之佩。’二女解佩與交甫而怀之。去十步,探之则亡矣。回
第一部分: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引流区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大鼠角膜移植术后局部淋巴引流的主要区域。 方法:建立大鼠同种异体正位穿透性角膜移植模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
摘 要: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测试在校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方法,已得到广泛认可。理想的分数不仅需要平时扎实的英语学习,而且需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作者从四级中对话听力部分出发,结合四级辅导经验,归纳总结出一些应试策略,希望对考生及辅导四级考试的大学英语教师有一定帮助。  关键词: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对话听力 应试策略  一、引言  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是教育部主管的一项全国性的教学考试,其目的是对大
题目:Gd-EOB-DTPA(钆塞酸二钠注射液)对肝脏病变的检出价值:磁共振平扫与Gd-EOB-DTPA增强扫描的对比研究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使用Gd-EOB-DTPA增强后的肝细胞期与磁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