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才女眼泪背后的故事

来源 :现代青年·感动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超女第四名朱雅琼来自武汉,从小在汉正街长大。
  朱雅琼从海选到晋级唱的都是自己写的歌,喜欢她的粉丝叫她“音乐才女”。而这位才女自小家境贫寒,和父母一直挤住在20平米的小房子里。2004年,从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毕业后,朱雅琼到上海打工,至今仍在还当年买钢琴时欠下的债。别的超女都有众多家人陪同参加比赛,她妈妈却还是从晨报上得知她参加超女的消息。
  贫穷并不能阻止她追求音乐的梦想,朱雅琼走得艰辛,也有收获。在2003年至2004年间,她屡获奖项,在2004年“校园音乐先锋”全国邀请赛中,她一举获得冠军。
  
  记:20进10时,为什么会哭得那么厉害?
  朱:幸福来得太突然了吧,确实心里觉得好心酸,我其实是个特别感性的人。
  
  20平米的小房中间隔着个木板
  
  2006年“超女”杭州赛区,藏龙卧虎,高手云集,评委宋柯感慨:“这是我所看到的最高水平的选拔赛!”在这个赛场上,武汉籍超女朱雅琼一路原创,闯进十强。舞台上,“超女”十强一字排开,抽到1号的朱雅琼痛哭失声,“我就像等着被上帝裁决的小孩”,辛酸、苦楚、幸福……终于倾吐而出。
  很快,在很多网站上,就有网友发出疑问,她为何会哭得如此难以遏制?眼泪背后又有怎样的故事?记者辗转数日,终于敲开了朱雅琼的家门。几天的采访之后,记者被这个家境贫寒而优秀女孩的成长故事深深感动,她的音乐之路,比其他人走得更加艰难。
  汉正街上河街,很不起眼的一条小巷,蜿蜒数里便是朱雅琼的生长地。不足一米的楼梯走道,阴暗潮湿,躬身上二楼,开朗处便是雅琼家,开朗只因光线好,其实狭窄不堪,一间二十平米的斗室,一家三口住了20多年。
  房间用一块厚夹板分隔成两间房,2.8米的里屋搭起个小阁楼,“雅琼以前就睡在上边”,朱妈妈用手指了指。
  床边摆着一架钢琴,这是这个家中最值钱的东西。“雅琼初中时家里借钱买了这架钢琴,欠下的钱,雅琼从大学时就拼命攒,到现在还没有还清。”而朱妈妈现在靠卖豆浆维持生活。
  刚一坐定,朱妈妈的眼泪就止不住往外涌。平静之后,她告诉记者,雅琼两岁时,便能完整唱完一首歌,而且绝不会跑调。家里没有收录机,她听到邻居家放音乐,赖在窗下不肯走,很快,雅琼嘴里就开始哼起新歌了。
  也许这孩子有点音乐天分,爱女心切的朱妈妈开始四处打听想拜师,可对方说雅琼年纪太小,大一点再来吧。于是朱妈妈就陪着雅琼学唱电视主题曲,上幼儿园时,小雅琼就能演唱起刘欢的《少年壮志不言愁》。
  身体不好的朱妈妈前后四次胃出血,雅琼从来不惹妈妈生气。念书时,看到妈妈累了,雅琼就会背课文,或唱歌跳舞,逗妈妈开心。“她背课文时绘声绘色,蛮好听咧。”夸起女儿朱妈妈总是眼里泛光。
  初一那年,雅琼代表27中参加歌唱比赛,被市艺校看中,跳级至高一。艺校三年,雅琼主修钢琴和声乐。由于家境窘迫,她只能每天在艺校“抢钢琴”。为抢琴,她把裤子也摔破了;为练琴,她整晚不回家,困了就在条凳上打个盹。放假后,学校也不能练琴了,雅琼非常伤心。朱妈妈的心揪作一团,咬咬牙东拼西借凑了一万余元,将钢琴搬回了家……
  
  大学:贫困束缚展翅高飞
  
  有志者事竟成。2000年,雅琼考入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继续主修声乐。为了凑足学费,朱妈妈与原单位“买断”,开始起早贪黑在家门口摆摊做点小生意。而大学生活,给了雅琼更大施展空间,华师“天空”合唱团主力,“勾沉”话剧社代表……
  2002年,她的原创歌曲被选送至上海艺术节参赛,获全国第一。雅琼对妈妈说,“这不算什么,我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雅琼高飞的翅膀却屡屡为贫困所缚,“天空”合唱团要到维也纳演出,要交钱时雅琼退缩了,“当时她哭得我的心都要碎了,但还是狠心没让她去”。
  高三那年,姨妈陪雅琼参加复习班。整整一个上午,雅琼没去过一趟厕所,“她实在没时间”。等她出来时,姨妈看到小家伙手臂手心上写满了字,密密麻麻,这孩子,连张纸都舍不得用。
  几天陪下来,食堂里的师傅都认识雅琼姨妈了,四毛钱一碗稀饭,师傅给雅琼多装点。雅琼吃不完,又用袋子装好带回家!说着,姨妈哭了。
  大学毕业后,朱雅琼一直想考研。姨妈说她“野心大”,她当时想考中央音乐学院,以后想研究音乐。因无力供养,雅琼的妈妈一直不同意,好说歹说,朱妈妈似乎松了口。以为妈妈应允了,雅琼开始复习,在姨妈家一熬就是几个通宵。
  朱妈妈知道后,不忍心再骗女儿了,打电话告诉她,“你不要再复习了,我不会让你考的!”现实的残酷让她不得不再次向生活妥协,她没有埋怨妈妈,反倒装作若无其事,自己去上海找了工作。离开武汉前,她告诉姨妈,“总有一天我还是要去考研!”
  朱国治是朱雅琼大学的声乐老师,说起自己的得意门生,老师有些激动:“她的音乐感觉特别好,我带学生十几年,一千人中难得找到十人像她这样有天分的。”
  朱老师眼中的朱雅琼,彬彬有礼,性格爽朗。大学时就接触了欧洲十部经典歌剧,并对其有独到理解。她的作品耐听,且有意境,“她的作品体现了她对生活的态度”。
  2004年,朱雅琼大学毕业,朱国治自掏腰包,为她办了场毕业专场演唱会。为体现朱雅琼的独特性,整场演唱会在美声唱法基础上融入流行元素,“走廊上都挤满了人,特别轰动!”
  
  (请作者与本刊联系)
其他文献
【摘 要】 “德乃为人之本,生命之源,立世之基,事业之根。”在3~6周岁之间的萌娃时代,不仅是启智益能的原始黄金期,还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重要阶段。学前教育应当而且必须把萌娃的思想品德教育作为基础项和常规项,为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打好根基。笔者结合自身幼教工作,试对此简述抛砖引玉之论。  【关键词】 学前教育;有效德育渗透;幼儿健康发展;实践与反思  每逢开学季,幼儿园就会迎来一
第一次知晓口琴这种乐器,是在同村的晓姐姐家。  晓姐姐的家庭条件在我们那里算是很不错的,所以她的房间里总有各种各样有趣的玩意儿。有一次,我就在那里发现了一样新鲜东西——一支口琴。我听晓姐姐吹奏口琴,琴声干净、悠扬,直透人心。哪怕是一首简简单单的《小星星》,我都觉得犹如天籁。  我们一帮小孩都想吹一吹口琴。有一次,在我们的再三央求下,晓姐姐终于同意把口琴给我试吹一会儿,其他人很失望,气鼓鼓地噘起了嘴
新教育认为:“缔造完美教室,书写生命传奇,生命的成长才是新教育的最高目标”。教室不仅仅是一个传授知识的地方。对于我来说,教室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地方,是我和孩子朝夕相处的地方,是引导我实现理想的地方,是决定每一个生命平庸还是精彩的地方,更是一个播撒理想、收获幸福的乐园。我一直认为孩子对新生事物的喜爱是与生俱来的,我们小鱼儿班的四十四个孩子也不例外,他们渴望获得新的正能量,让自己充实。  印度古语说: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沉默像流水般,悄悄漫开。  在这个楼梯上,一前一后,你我都在孤单地走着。没有交谈声,静静的,我尾随其后。听着你急促的脚步声,呆呆的,恍然你便消失在我的视线中,只感觉你的背影很模糊,却掩饰不住一丝孤单。终于,你的身影消失在楼梯的转角处。  也许你从未发现,多少次这个女孩背着书包,拿着书,一直走在你的后面,陪你走完这短短的三层楼梯。或许我
热播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不久前完美收官。陈钰琪饰演的鎏英在剧中爱恨坦荡、生性阔朗、英气十足,是一位所向披靡的沙场女将,凭此角色,陈钰琪圈粉无数。公主命,却没有公主病  陈钰琪出生于素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成都,父母希望她做大家闺秀,晚上七点之后连小区门都不让她出。大学毕业后,陈钰琪接连出演了多部IP剧,演得最多的是公主。但生活中的她不仅没有“公主病”,反而是不折不扣的女汉子。最典型的是上学时她承包了
“三分之二的职场人士在求职过程中最终放弃工作机会。”在这个劳动力导向的市场中,对于雇员来讲,薪金已不再是留住他们的唯一动力;而对于雇主来讲,如何在人才短缺的市场中留住潜力股员工、有效地将企业的魅力展示在员工面前,仍是他们最急需要攻克的难点。  在2013翰德薪酬与招聘洞察报告中,翰德就人才短缺市场中求职者中途退出招聘流程的现象不断加剧(甚至签订合约之后退出)这一令人担忧的问题,征求了他们的看法。 
原创短信发送至13064734766    1.我是丘比特派来的使者,来扶持你这个爱情上的贫下中农,给你一个机会做我女朋友,千万别说感激的话,谁让咱博爱嘛!(江西 末末)  2.若有一天,你走得太倦,只要一转身,我的祝福就在你身边,不管有多远,不管多少年,化这祝福为星儿点点,闪在晨曦,闪在日暮,闪在你生命的每一天!(江苏 柯南)  3.想你想成了心事,等你等成了坚持,相见与不见已成为习惯,习惯成自
时光匆匆流逝,看不见的;青春静静绽放,看得见的。那些相对立的词语啊,竟然都可以用在同样的对象上——年轻的朋友们应该是健康的,年轻的朋友们又难免被病痛、困惑缠绕着。有这些烦恼想找人出出主意么?快告诉艾薇吧!  我的电子信箱:  aiweijj@126.com  也可以给我写信:310011 杭州市邮政信箱505号现代青年杂志社杭州工作站 艾薇    牙齿畸形的矫正方法    艾薇姐姐,你好!我是一个
参与教学法,是教学中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全面地学习,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在生物教学中,应用参与教学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一、引导学生参与主题发现  传统的生物教学方法中,教师会直接告诉学生今天要学习的主题是什么。这令学生缺少参与感。通常学生会被动地等待教师给出学习的主题,然后针对教师给出的主题来进行后续的学习。在参与式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设计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情境
〔摘 要〕因特网创造了全球信息资源共享的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采访工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工作方式上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分析高校读者阅读倾向以及图书馆文献利用率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如何从读者需求出发,迎接数字化挑战的新思路。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读者阅读倾向;文献利用率;图书荐购;信息组织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