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孕灾地质条件分析

来源 :地下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guohui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皋兰县地处陇西黄土高原西部,黄土广泛分布,特殊的地形地貌和岩土体条件,控制了区内斜坡的变形破坏模式,决定了皋兰县一定区域内地质灾害具有高易发性。本文以皋兰县地质灾害风险调查项目野外资料为基础,阐明了皋兰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条件、水、人类工程活动等方面分析其孕灾地质条件,得出地形地貌是区内斜坡变形破坏的先决条件,人类工程活动是地质灾害发育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他文献
数字经济发展可能赋予了我国“双碳”发展战略新的动力机制。本文采用2011—2019年中国27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城市碳排放的作用及非线性影响机制和空间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城市的碳减排,在通过相关工具变量内生性检验和动态效应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碳减排的重要中介机制。数字经济发展影响城市碳减排具有倒U型的非线
<正>光阴在不经意间流淌,岁月在变幻中呈色。山东工陶院建院初期的往事,时不时地在脑海里回荡,老一辈建院的人们,都已步入暮年,老骥伏枥,情愫依然,眼看自己亲手栽培的树苗,现已长成壮年硕树,心中感到无比欣慰。工陶院在雏凤清于老凤声中,正昂首阔步前进在康庄大道上。在建院五十周年之际,一幕幕回忆涌上心头,便用文字记录下来,现摘录其中的四个故事与大家一起回首那段往事。
期刊
<正>金秋十月,硕果盈枝,正是丰收好时节,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迎来了建院50周年生日。五十年风雨兼程,山东工陶院走得坚实而笃定。作为新中国和改革开放沧桑巨变的见证者、建设者,山东工陶院肩负起先进陶瓷产业发展和振兴的重任,紧紧抓住时代赋予的机遇,用拼搏与奋斗勾勒出创新发展的历史画卷,始终屹立于行业科技前沿,填补了多项国内空白,引领中国先进陶瓷材料技术与产业的发展方向,在漫漫征途上镌刻下薪火相传、砥
期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培养更多符合新时代社会需求的人才,高考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新高考评价体系必然会对高中英语教学产生反拨作用。高考作为选拨人才的一个重要方式,新高考英语的改革必然会对英语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同时也不能忽略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此,探讨新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正面和负
为了简便快速地测定糕点中的富马酸二甲酯和纳他霉素,本文建立了一种以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糕点中的富马酸二甲酯和纳他霉素含量的分析方法。样品经75%甲醇超声提取后,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分离,以甲醇∶水为70∶30(V/V)为流动相,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并用峰面积外标法来定量。方法采用了加标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分别对同一富马酸二甲酯和纳他霉素的加
<正>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大力改革,逐步提出了以"一核四层四翼"为理念的新高考评价体系。高中英语作为高考科目中占比较重的一门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以"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为目标从整个高考评价体系入手,在教学中充分体现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及引导
期刊
人文素养是优秀文化的合集。对初中学生而言,人文素养代表一种思考的习惯与正确的价值观念。历史课堂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主阵地,在学生人格完善方面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教学应该在教学理念与策略方面有所创新。本文以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从教学理念、教学评价、教学思路方面提出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新途径。
年代剧是现实题材国产影视剧的一种类型,在社交平台上具有较高的讨论度与流量。基于词频分析法和LDA主题分析法,对豆瓣网关于《人世间》的短评内容进行分析,以用户反馈为基础探究年代剧对于集体记忆的塑造和情感认同的建构。年代剧通过对历史符号的可视化呈现和与观众的线上互动,实现对特定集体记忆的再次塑造。
<正>日前,契胜零售创新研究院院长杨德宏在第九届中国商业创新大会上发布《2021—2022年度中国商业创新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杨德宏表示,2021—2022年是充满变数的。虽然2022年已经过半,但中国商业所面临的挑战还在持续。报告通过记者大量的采访调查和翔实的数据图表,对中国商业创新的宏观环境、政策取向、企业样本等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剖析和研究。
期刊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8月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更好构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