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尿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临床观察

来源 :甘肃科技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rmation1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心衰患者血尿酸浓度,为临床判断慢性心衰疗效及预后提供帮助。方法(1)检测70例心功能Ⅰ~Ⅱ级,50例心功能Ⅲ级,73例心功能Ⅳ级患者血尿酸浓度,对其比较;(2)对193例心功能Ⅰ~Ⅳ级病因分别为冠心病、扩张性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风心病组患者观测其预后;(3)对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浓度比较。结果(1)心功能Ⅰ~Ⅱ级组血尿酸浓度(209±29)μmol/L,Ⅲ级组血尿酸浓度(448.05±54)μmol/L,Ⅳ级组血尿酸浓度(526.11±102.8)μmol/l,心功能Ⅰ~Ⅱ级组分别与Ⅲ级组、Ⅳ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与Ⅳ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功能Ⅰ~Ⅱ级组治疗前(209±29)μmol/L,治疗后(178±36)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48.05±54)μmol/L、(276±98)μmol/L,Ⅳ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26.11±102.8)μmol/L、(324±106)μmol/L,Ⅲ级组与Ⅳ级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衰越严重血尿酸浓度越高,预后越差。心功能改善后血清尿酸浓度明显下降,动态检测血清尿酸浓度是判断心衰的预后的一个有意义的生化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 对1995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死亡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8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非糖尿病住院并死亡的老年患者29
统计学在农业作物科学研究中每一个环节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且都能发挥它的时效性。
目的探讨微血管内皮细胞(EC)在"孙络—微血管"病变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缺血性脑卒中、糖尿病肾病等重大疾病中的效应规律和关键作用靶点
临床疑难病例讨论是综合型医院临床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医疗活动,目的是尽早给疑难病例找到最合适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是解决临床上诊断不明、治疗困难的病例的最有效手段。但是,
公益诉讼是一种不同于传统私人诉讼模式的一种全新类型的诉讼,是民众干预公共生活的一种新的制度储备。在这一概念的界定中,应当以"诉讼请求分析法"来区分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
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特别是能源和新材料技术的突破,极大可能改变人类现有能源格局,并对建立在化石能源思维下的传统环境治理体系带来巨大影响。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