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美国小说评论史》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y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美国出版了纽约大学文学教授弗莱德列克·R·卡尔的《美国小说评论史:一九四○至一九八○年》,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第一部小说评论史,作者原是个美国文学指南一类资料书籍的多产作家,素以写作详尽精辟著称。六十年代初,他从康拉德着手,把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延至现当代英国的重要小说家,逐个加以分析评介,出版了洋洋数百万言浩繁卷帙而闻名于世。
  在这部评论史中,他把四十年来美国历年的佳作,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和国内思潮的主流,加以分析和评价。卡尔教授此作的主题,显然在探索美国小说的特定性质,和其发展所受上一世纪的清教徒神学理论的影响,诸如文学大师爱默生、梭罗等等古典作家的傳统,甚至旁及到欧洲现代主义传统作家如乔依斯、普鲁斯特、卡夫卡与贝凯特等人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卡尔教授的这一著作,虽不能比拟其先辈马西森(F.O.Mathiessen,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新批评派)将爱默生、惠特曼时期的文学创作写成历史巨著《美国的文艺复兴》的盛举,但他对当前文学的趋势收辑成文,并续写马西森巨著所引起美国文艺评论界之争,实亦功不可殁。
  他和谭纳(TonyTanner,《文字之城》的作者)都认为美国小说的基本思想,是把渊源于田园式的欢乐与伊甸式的理想集中体现在个人身上。整个民族对大自然的辽阔空旷,不受局限普遍怀有天真纯朴的感情。与此同时,还存在着一种继承清教徒思想的逆流。这在多数作家中是相当普遍的。他们认为现实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完美无缺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因为如果没有任何界限或制度来固定和引导这种自由,那么一切都是空谈。
  为了追溯这一文艺思潮的矛盾演变,卡尔研读了大量当代美国小说。他所选用最突出的典型,莫过于索尔·贝娄的成名作《奥基·马区历险记》(一九五三)。他认为当代的小说主题已从田园式理想生活转化为着迷于不断变更的人类关系。作者们把每次摆脱旧关系的行动看作是一次乐天派的“自由化过程”,而读者则把这种行为视为陶醉于新的伊甸乐园,尽管乐园早已幻灭了。
  对美国小说中卡夫卡作品的影响,卡尔认为,卡夫卡执着于幻觉中的人间地狱——个人自由被禁锢于冷酷的官僚主义制度中——加深了美国作家们对太空也受限制的偏见。例如菲利普·罗思的《胸脯》(一九七三)和索尔·贝娄的《赫佐格》(一九六四)二书都在另创卡夫卡式生活樊笼的悲喜剧,亦即禁锢于某种结构中的人物。罗思小说中的主角变成巨型的胸脯,贝娄所创造的大学教授只有回到自然生活中,才能暂时摆脱社会上无穷纷扰的忧患。实质上,表层是美国式的“遁逃”,底层却是欧洲式的回避众人耳目,找个藏身之处;也就是说贝娄企图在卡夫卡式的唯我独尊和另一个走向外层世界的完善人格之间找个平衡,只是没有达到目的而已。
  卡尔认为美国小说有别于一般文学;美国文学充其量不过步欧洲现代主义的后尘,做些感觉探讨和新成语的试验而已。其实试验则有之,说美国文学步欧洲现代主义的后尘,则不免言过其实。卡尔说美国创作小说和非文学性写作方面有所突破,他列举了威廉·史泰隆的《躺在黑暗中》和《放火烧屋子》,肯基塞的《飞越杜鹃巢》,塞林格的《麦田守望者》和贝娄的《赫佐格》为例。这些例子不啻否定了他自己所宣称的上述断语。
  至于纯文学性的游戏中,卡尔列举了约翰·霍克斯,威廉·葛狄斯,约翰·巴斯,弗兰纳尔莱·奥康诺,托玛斯·品钦,威廉·勃劳和唐纳德·巴塞尔姆等人,并认为贝娄,拉甫·艾列森,沃格尔·泼赛,罗思,乔埃斯·卡罗尔·奥茨和马拉默德等只是激起一些文学微波而已。这里他所列举的文学家,也不尽如他所说的在作文学性游戏;因为他在推荐新型和实验性作品时,往往不太区分真正创新与文体怪僻,大胆激进与歇斯底里作品之间的界限。他在书中虽然把品钦,罗勃特·柯弗和史蒂维卡兹等才华大不相同的作家混为一谈;但在另一面又极严谨地评介某些作家的重大成就,诸如威廉姆·葛狄斯的两部被忽视的作品《公认者》(Recogni-tions)和《小辈》(JR)。
  卡尔最终指出一九四○年至一九八○年这四十年的美国文坛趋势和反映这一潮流的小说创作间的联系极为微弱,“美国文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四十余年的冗长阶段中,若从各家写作技巧、叙述方法,人物性格,场景,价值概念等等所表现的纷乱现象、动荡不安和互不协调的情景来看,可说是所谓美国的现实主义作品毫不反映读者的现实生活,反而使人们愈来愈对现实远离。”卡尔的这段话,实在颇有讨论的价值,事实上一些反映现实的作品和作家,卡尔并未论及。总之,卡尔认为美国的文艺作品,象娱乐场中的哈哈镜和马戏班中为插科打诨的小丑们所扭曲了的形象,只反映了作者本人的现实,而不是社会的现实。为了迎合当代的生活现实,作家们不得不超越现实,一再闯入虚构设想的领域中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在这一点上,卡尔教授的此作,确实进行了一番周全细致的研究和探讨。但从我看来,他的一些结论,势必会在美国文坛上引起一场论战。
  
  (FrederickR.Karl:AmericanFiction1940—1980HarperandRow,1984,637pp.)
其他文献
《日本国际医学论坛报》1981年11月5日报道:日本癌症死亡人数逐年增加,1980年已突破16万人,预计20年后还将增加一倍,因此,在第19届日本癌治疗学会会议期间,召开了题为展望癌
他吩咐把燕尾服递给他。这并没有使老仆人弗里德里希感到奇怪:这时已过了中午,当枢密顾问歌德先生心里想表现出庄重的仪态时,即使在早餐前也往往要穿上燕尾服。这种时候,他
上海泛太制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泛太制帽”),隶属ASI亚源制帽集团公司,成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营帽子及相关配件生产的外商独资企业,总部位于上海莘庄工业区。2010年,泛太制
长治公交13路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召开13路公交票价调整听证会召开。包括消费者、经营者、专家学者以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共计30名听证会参加人员出席并发表了意见和建议。
晚会开始时,琴师在小卖部、休息厅等处聚集的观众中间弹奏着苏格兰和爱尔兰的乐曲,观众正在进入剧场。剧团的演员在舞台边上一边准备着道具、服装等物,一边和观众当中的朋友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是根据以往观察到花斑癣有一基本特点,即色素脱失。按照Nazzaro的研究,其色素脱失是由于卵状糠疹芽孢菌(Pityrosporum ouole,简称po)引起黑色素细胞破坏所
当我在无情的河上顺流而下, 突然感到纤夫不再把我牵拉: 他们被狂叫的红种人钉在彩柱上, 赤条条的当作箭靶。 运送佛来米小麦和英吉利棉花的水 When I fell down the merci
新中国成立前纺织企业面面观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期,中国的纺织工业十分落后。当时,棉纺业仅仅有 500 万纱锭,毛纺业有 13 万纱锭,缫丝业 9 万绪,麻纺、针织、印染、纺机、服
一般来说,在文学作品中最能够表现激烈冲突的,是曲折的故事情节;最便于刻划人物形象的,是人物之间相互区别的个性特点;最容易获得讽刺效果的,是对某一局部特征的夸张描写。
献辞 六年来,每当早晨舅舅说,是啊,多么想喝杯茶,妈妈的容貌便在他脸上浮现。 In the six years since my address, every morning my uncle said yes, how much I wanted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