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粘膜癌前病变与高分化腺癌的计算机图象分析定量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sun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真彩色医学图象分析仪在128例胃粘膜活检标本(正常胃粘膜、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轻中重度异型增生、高分化腺癌)病灶区随机选择531个腺管进行定量分析,测14项反映腺管异型参数,建立二维形态参数数据库,并对各项参数进行统计学处理,为提取或筛选有诊断价值的特征参数提供客观依据。

其他文献
本文报告在2%普鲁卡因、芬太尼、琥珀胆碱静脉复合麻醉下施行了103例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初步体会该麻醉方法具有操作管理简便,诱导迅速,对血液动力学影响轻微,呼吸道分泌物少,苏醒期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同时提出诱导时静注安定,不仅可减少硫喷妥钠的诱导用量,避免对心肌的抑制,还有显著提高近事遗忘的作用,有利于克服本麻醉法的缺点。为了不影响心功能而需要维持较浅麻醉的心血管手术,应用本法较为有
期刊
本文报告了106例皮质醇增多症手术的麻醉处理。其中腺癌6例,腺瘤37例,增生63例。本症患者术前常伴有多种合并症,合并高血压有71.69%,其中52%患者术前口服降压药物3~114天,都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我们认为无必要使用降压药物作为常规准备。当一次行双侧肾上腺探查采用俯卧位时,易损伤胸膜,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便于管理呼吸。此症病例体重虽较大,但对麻醉药耐量较差,用量宜减少,以用复合麻醉方式对术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院自1975年6月~1982年5月共发生麻醉和心跳骤停14例,发生率为1:1940,复苏成功率为57%。本文分析了导致心跳骤停的原因后认为,麻醉处理上的失误是主要的,但又是可以预防的。抢救是否正确、及时,直接关系到复苏效果及病人生命,开始复苏时间越短成功率越高,5分钟内立即复苏者成功率大大提高。胸外心脏按压,简单有效并发症少,只要方法正确,并配合有效的人工呼吸和药物使用,可以得到良好效果。给药途
期刊
将直肠粘液T抗原检测与SPA免疫潜血试验对比进行临床和普查验证。结果表明,直肠粘液T抗原对临床大肠癌病例检出率为85.7%,SPA法则为90.5%。在3820例大肠癌普查中,T抗原检测阳性者为346例(9.06%),SPA试验阳性者为429例(11.2%)。两者对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12.7%和18.2%,其中早期大肠癌2例(两法均阳性),腺瘤28例(T抗原阳性14例SPA阳性19例,两法均呈阳性仅
本文报道了15例局麻药中毒。6例有精神异常、兴奋不安,6例神志消失,10例抽搐,3例心搏骤停,经处理后全部恢复,无后遗症。指出精神异常、兴奋不安是中毒的早期表现,应予重视。对影响局麻药中毒的因素及处理原则进行了讨论。本组7例单位时间内用药超过最大剂量,是引起中毒的重要因素;强调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混用时应按比例折算最大剂量,全身情况差者应减量,咽、喉、气管内用药吸收极快,剂量宜控制,粘膜损伤时慎用表
期刊
应用碱性磷酸酶、酸性磷酸酶、葡萄糖-6-磷酸酶、焦磷酸硫胺素酶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组化方法,对60例正常胃粘膜和胃癌组织中上述五种细胞器标志酶的活性及分布进行了光镜观察,讨论了正常胃粘膜细胞和各型胃癌细胞的代谢特点以及上述五种酶活性与胃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细胞器标志酶活性的高低与胃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及功能状态有关。上述标志酶的检测可作为临床判断胃癌恶性程度,估计预后的客观酶学指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