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深入发展,德育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日渐显著,如何将学科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有机整合已经成为广大教育者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而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全面性和有效性,从而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整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5-0069-02
  引言
  小学生由于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思想意识和心理素质还尚未成熟,这就需要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德育教育的作用和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为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而小学语文作为渗透德育教育的有效渠道之一,对于强化学生的思想意识和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此,语文教师必须要积极探索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途径,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整合的必要性
  小学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教育性和文化性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其自身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通过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强化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而德育教育作为优化学生人格魅力和道德品质的有效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今后的学习与发展,鉴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有必要将德育教育的重要思想渗透到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和衔接点,以此强化学生的综合素质。[1]一方面,将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有助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思想能够弥补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和缺陷,促使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和文化内容,以便开阔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的认知,这对学生今后的全面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另一方面,將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进行整合,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促使学生的感情得到释放,思想得到升华。语文教学中丰富的教育素材能够完善德育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促使学生在多样性的教育素材中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比如亲情之爱、爱国之情、怀乡之情等等,以此引发学生的感情共鸣,从而强化德育教育的效果,进一步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途径
  1.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语文教材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依据,通过有效利用语文教材,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情感体验,促使学生在语文教材的引导下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2]鉴于此,广大教师要立足于语文教材,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寻找教材内容与德育教育的契合点和衔接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要从整体把握语文教学,通过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为学生构建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要。例如,在教学“有趣的汉字”时,为了能够让学生对汉字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掌握和认识,教师可以将之前学过的汉字进行挑选和整理,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汉子的艺术美和结构美,促使学生能够对汉字有一个全新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学习兴趣。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更多优良的品格。
  2、积极实现写作与阅读的德育渗透
  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作用和优势,将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渗透在其中,以此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就需要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积极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教学,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以便为德育教育的顺利实施提供肥沃的“土壤”,进一步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例如,在教学“狼牙山五壮士”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开展阅读活动,促使学生在真实的阅读环境中体会英雄烈士的爱国情怀。然后,教师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写作任务:写一篇关于“爱国”的作文,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的爱国之情表现出来,以此强化德育教育的深刻性和全面性。
  3.不断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与素养。
  语文教师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仅肩负着传授知识的重任,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榜样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不断提高自身的行为意识和道德水平,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促使学生将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从而规范自身的思想与行为。[3]例如,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活动去影响学生,比如面带微笑、尊重学生、干净卫生等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促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而更好的实现德育教育的根本目标。
  4.充分发挥语文实践活动的教育性。
  教师除了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指导外,还需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强化自身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敬老院、居民社区或者公益场所进行义务劳动,以此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让学生感受到助人为乐的乐趣和快乐,从而强化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意识和思想观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有机整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有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小学语文教学的优势,注重德育教育的结合与渗透,积极探索出更多有效的整合方法和途径,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为实现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新红.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整合研究[J].教学研究,2016(10).
  [2]苏金凤.一言一行总关情——小学语文德育教育渗透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1).
  [3]朱争艳.对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新思路探析[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2015(05).
其他文献
【摘 要】目前的社会,不再只注重小学生成绩的高低,小学生的品德和素养更是需要提高,因为它关系着国家如何有效的发展,人才兴国的战略也不再是指高智商以及理论知识人才,还需要高情商、高素质的人才。而小学美术作为渗透德育的一门主要课程,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有效的渗透德育教学,以此来提升小孩子的综合教育和品质。  【关键词】小学美术;德育;有效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该文研究了高斯杂波背景下相干雷达极化自适应检测问题。利用雷达回波的极化信息来提高检测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杂波模型的极化自适应恒虚警检测算法,该算法比极化自适应匹配
【摘 要】随着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广泛普及,德育也逐渐融入其中,搭上了物理课堂教学改革的顺风车,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仅是物理实验方法的教学,还是价值观的传授。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学生兴趣的激发来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学习效率,从而进一步加强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间接达到德育渗透,良好的工作作风培养和物理理论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相融合是德育渗透的方法论。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德
【摘 要】新课改理念将高效课堂作为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但传统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的教学目标的需求了。而将情景教学法引入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不仅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将原本艰涩、抽象的知识变得更为生动、直观,从而不断优化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就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如何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创设;教学情境;初中语文;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本文针对现阶段我国各个高校中那些比较贫困的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进行详细的分析,具体的阐述就业指导的主动性和个性化以及针对性还有全程化,并在这样的基础上提出有关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策略,希望可以给予相关领域一个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指导;就业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9-00-02  引
鼾音是上呼吸道阻塞的重要体征,是典型的非平稳信号。本文探讨了基于正交小波变换的鼾音信号分析方法,利用小波变换能较好地体现出信号不同频段的特征,较之传统的傅氏变换具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