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4-000-01
摘 要 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哪怕是体育系的学生也深受其害。但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型人才,国家也在逐步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学校应该加强对排球的竞技训练,拓宽体育系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未来的就业道路。通过一系列方法研究,对当前安徽省高校体育系的排球学习情况作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体育系女大学生对排球价值的认识不全面且体育态度较为消极,而对于部分持积极态度的,但对排球专业学习不够,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安徽省体育系女生的排球竞技能力,以及拓宽体育道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排球 体育系女生 发展
-、前言
(一)研究背景
现如今,国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大趋势下,国家教育局加强了各高校的体育教育。加大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都不断在提升体育教育。回顾安徽省排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如今,安徽省政府对高校体育运动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安徽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正快速发展。高校体育运动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为国家不断输送体育人才。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育是我们必须落实的。排球运动要有更高的发展就应该不断落实同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二)研究目的
自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排球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民的体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排球发展的整体实力,更能为日后我国排球运动的持续发展储备力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安徽省高校体育系女子排球专选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巢湖学院、宿州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选排球专业师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检索,查阅安徽省高校女子排球发展现状和竞技水平的文献,并上网搜集了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对安徽四所大学的体育系师生共发送8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80份,该问卷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3.访谈法
根据我所研究目的和内容,专访各院校师生代表进行访谈。访谈人数多,收集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教育发展规划对体育事业的影响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说明对当今教育的发展规划改革,我国教育规划的改革对发展体育事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开展。但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强调学校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我省更该配合发展、加大高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完善体育成分,拓宽体育道路。教育规划的进一步强调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安徽省高校体育系女生排球发展现状
1.安徽省体育系女大学生对排球价值的认识不全面并且体育态度较为消极。
2.部分持积极态度,但对排球的教学年限、内容、形式的满意率不高。
3.影响安徽省体育系女大学生参加排球学习的主要因素是体育器材和场馆设施的缺乏、学习紧张没有时间。
(三)展望安徽省排球运动发展未来
排球运动是一项娱乐性强,又极具魅力的运动。但排球运动的发展是很复杂的,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支持。虽然我省排球运动恢复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随着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多方关注.学校排球队的稳步发展,群众排球运动的逐步深人,排球运动必然受人广泛关注,也必然会实现安徽省排球运动的大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研究,对于本课题的开展与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较为科学化的结论,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研究内容不够全面。所以,安徽省女生的排球竞技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我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帮助我省高校女子排球发展。
(一)结论
1.我省高校体育系女子排球的发展情况不完善,影响因素多。
2.我省高校体育系女子排球的参与人数少,基础设施不齐全,群众的参与热度不强烈。
3.我省高校体育子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未来发展道路不广,限制了女子排球的发展,阻碍了女子排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建议
1.以学校排球为重点,完善排球运动发展体系
提高安徽省排球运动发展系统,完善安徽省排球运动发展体系,首先要坚持在学校开展以“小学选苗子、中学打基础、大学出成绩”为指导思想的培养体系.在数量和质量维度排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文化系统。
2.以人才选拔为基础,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效能
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效能。各主管部门加强对排球教练员参加培训、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
3.加强区域合作,多开展排球比赛。
参考文献:
[1] 安智.安徽排球期待涅槃[N].安徽网.2014,8.
[2] 符欣.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评价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7.
[4] 吴伟.安徽省城市群众性排球运动现状与发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3.
摘 要 随着我们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大学生越来越不重视自身身体素质的发展,哪怕是体育系的学生也深受其害。但社会发展需要的是综合素质型人才,国家也在逐步加大对体育教育的重视。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学校应该加强对排球的竞技训练,拓宽体育系学生,特别是女学生未来的就业道路。通过一系列方法研究,对当前安徽省高校体育系的排球学习情况作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安徽省体育系女大学生对排球价值的认识不全面且体育态度较为消极,而对于部分持积极态度的,但对排球专业学习不够,同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对加强安徽省体育系女生的排球竞技能力,以及拓宽体育道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关键词 排球 体育系女生 发展
-、前言
(一)研究背景
现如今,国民生活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大趋势下,国家教育局加强了各高校的体育教育。加大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都不断在提升体育教育。回顾安徽省排球运动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如今,安徽省政府对高校体育运动的重视和一系列政策的落实,安徽省青少年排球锦标赛正快速发展。高校体育运动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为国家不断输送体育人才。因此,加强高校体育教育是我们必须落实的。排球运动要有更高的发展就应该不断落实同时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二)研究目的
自新中国的成立,我国的排球运动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群众性排球运动的开展,促进了排球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增强了人民的体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大学生排球运动的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排球发展的整体实力,更能为日后我国排球运动的持续发展储备力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课题以安徽省高校体育系女子排球专选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巢湖学院、宿州学院、安庆师范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等选排球专业师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检索,查阅安徽省高校女子排球发展现状和竞技水平的文献,并上网搜集了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根据课题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对安徽四所大学的体育系师生共发送85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80份,该问卷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3.访谈法
根据我所研究目的和内容,专访各院校师生代表进行访谈。访谈人数多,收集了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三、结果与分析
(一)我国教育发展规划对体育事业的影响
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说明对当今教育的发展规划改革,我国教育规划的改革对发展体育事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鼓励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大了学校体育事业的开展。但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党和国家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强调学校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地位,我省更该配合发展、加大高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完善体育成分,拓宽体育道路。教育规划的进一步强调对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安徽省高校体育系女生排球发展现状
1.安徽省体育系女大学生对排球价值的认识不全面并且体育态度较为消极。
2.部分持积极态度,但对排球的教学年限、内容、形式的满意率不高。
3.影响安徽省体育系女大学生参加排球学习的主要因素是体育器材和场馆设施的缺乏、学习紧张没有时间。
(三)展望安徽省排球运动发展未来
排球运动是一项娱乐性强,又极具魅力的运动。但排球运动的发展是很复杂的,政府、社会多方面的支持。虽然我省排球运动恢复的时间不长,也没有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随着政府部门和社会的多方关注.学校排球队的稳步发展,群众排球运动的逐步深人,排球运动必然受人广泛关注,也必然会实现安徽省排球运动的大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以上研究,对于本课题的开展与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较为科学化的结论,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研究方法过于单一,研究内容不够全面。所以,安徽省女生的排球竞技水平存在一定的问题。我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帮助我省高校女子排球发展。
(一)结论
1.我省高校体育系女子排球的发展情况不完善,影响因素多。
2.我省高校体育系女子排球的参与人数少,基础设施不齐全,群众的参与热度不强烈。
3.我省高校体育子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未来发展道路不广,限制了女子排球的发展,阻碍了女子排球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建议
1.以学校排球为重点,完善排球运动发展体系
提高安徽省排球运动发展系统,完善安徽省排球运动发展体系,首先要坚持在学校开展以“小学选苗子、中学打基础、大学出成绩”为指导思想的培养体系.在数量和质量维度排球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培养,建立完善的文化系统。
2.以人才选拔为基础,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效能
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效能。各主管部门加强对排球教练员参加培训、提高教练员的执教能力。
3.加强区域合作,多开展排球比赛。
参考文献:
[1] 安智.安徽排球期待涅槃[N].安徽网.2014,8.
[2] 符欣.高校体育社团社会评价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7.
[4] 吴伟.安徽省城市群众性排球运动现状与发展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