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Dosidicus gigas)小型群体资源分布及其渔场环境特征

来源 :海洋与湖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捕捞对象。当前针对茎柔鱼渔场分布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多集中于秘鲁海域,而在赤道海域则研究较少。根据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在赤道海域获取的茎柔鱼生物学数据,以及同期的渔业生产和环境数据,运用胴长-体重关系拟合、Arcgis地统计插值、广义可加模型(GAM)探究其资源分布及渔场环境状况。结果表明: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胴长范围为136~407 mm,体重范围为117~1 557 g; 2019年12月~2020年4月各月渔获量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 2月渔获量最高; CPUE (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除2月增加外,总体呈下降趋势;渔场集中分布于0°~3°S、105°~114°W海域,不同月份渔场中心经向变化明显;渔场最适SST范围是24.5~25.5℃,最适chl a范围是0.16~0.20 mg/m~3,月份是影响茎柔鱼CPUE的主要因子。进一步分析表明:该海域茎柔鱼渔获主要为小型群体;小型群体生长发育期(2~3月)对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生长发育期前茎柔鱼集群度高,生长发育期后逐渐分散活动;单一影响因子与茎柔鱼CPUE相关性不显著,综合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及其交互影响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开展地理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一线地理教学要积极开展地理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地理实践力。近年来,项目式教学模式倍受专家学者的关注,其应用于多种基础教育学科教学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项目式教学突出学生主体性和师生共进等特点与地理实践活动教学目标相契合。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探究了项目式教学与地理实践活动结合的可行性,对高中地
目的 分析针对性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患者预后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60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昏迷、疼痛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抑郁程度及免疫指标。结果 干预14 d后,两
温差发电器是一种固态能量转换装置,因其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已逐步成为汽车尾气余热回收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目前尾气温差发电器的热电转换效率依然较低,制约其应用推广,虽然通过尾气流道的传热强化可提高其发电性能,但由此带来的阻力压降势必影响内燃机正常运行。因此,开发低流阻、高效率温差发电器对于推动尾气余热温差发电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高温空气为热源,搭建了温差发电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空气热源
目的 :利拉鲁肽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肾功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DN患者101例根据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替米沙坦治疗,研究组给予利拉鲁肽联合替米沙坦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肾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BUN、UACR、SCr、TGF-β、IL-6、IL-1β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
矿山开采活动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给原有的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和影响。以峨眉山市矿山情况为例,分析了矿山开采引起的矿山地质灾害、含水层破坏、水土环境污染、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生态环境破坏类型,同时,以峨眉山市8个矿山为例,探讨分析了矿山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体育口述史是运动“生命”或体育事件的诉说,能够丰富体育史的研究,激活体育学术全新的活力,在访谈中完成思想、观点的传递和史料的挖掘。体育口述史要注重访谈者、受访者和口述资料三者的关系,厘清体育回忆录、访谈等与体育口述史的区别,正视精英体育人物和群众体育口述史的不同价值与意义。研究认为:体育口述史研究要注重其“史”学特性,最大的独特性是运动场景的再现;体育口述史注重“对话式”的访谈,采访者必须历史在场
以ArcGIS为技术支持,结合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基于AVC理论,从景观美感度、环境舒适度、环境安全性、功能要求性和空间可达性5个主要评价因子19个指标层,构建城市公园绿地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同时对蚌埠市公园绿地服务质量进行实证评价。结果表明,1)蚌埠市公园绿地服务质量总体评级为Ⅱ-Ⅳ级,服务质量水平不均。2)评价指标权重分析显示,环境舒适度(0.101 3)<景观美感度(0.150 3)<环境安全
本文以金融科技为研究对象,基于文献可视化,对金融科技的内涵、风险与监管的中国方案分别进行文献综述与研究展望。从技术、金融以及两者融合三个角度对金融科技的内涵进行界定,厘清金融科技的本质,然后在技术和金融视角下明确金融科技的风险形态,进而从监管理念、监管工具、监管模式梳理我国金融科技监管逐层递进式改革方案,并结合我国监管改革实践,针对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现状与高效监管提出后续研究方向,为中国情境下的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