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探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多媒体教室、多媒体电子阅览室、电脑教学等的建设,人们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改革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不受时空的限制,能促使学生多方位获取知识,将它与小学音乐教学融合在一起,能为小学生创造理想的课堂教学环境。下面主要探究小学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融合的几点做法,希望对小学音乐教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音乐 课堂教学 融合
  艺术与科学是截然不同的两门学科,但自古以来,艺术的发展就源源不断地在科学的进步中获益,以多媒体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扩展音乐教学容量,丰富教学资源与手段,应用前景广阔。因此,有机融合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对教师而言至关重要。
  一、变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对于一段乐曲,当教师在讲解了作曲家及其创作作品的背景等之后,学生刚开始听音乐时的理解会很浅薄,但融合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一幅图片,再配合文字介绍,就能使音乐作品抽象的形象变得直观、具体。特别是给予小学生重点提示,就能帮助他们深入理解音乐作品,收获良好教学效果。
  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充满战斗激情的歌曲《英雄赞歌》时,首先可制作多媒体课件,简单为学生直观展示抗美援朝及电影《英雄儿女》的资料,并介绍一些经典的红色电影,拓展小学生的知识面。接下来,教师放映小学生参加合唱比赛的一些照片、显示国家建设所得重大成就的相关照片等,反映人民生活丰足富裕、安居乐业的现实情况,这些情境和之后的战斗场面构成鲜明对比,震撼小学生的心灵。然后,教师为学生播放《英雄儿女》电影中的音乐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硝烟弥漫、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看一看英雄王成举着爆破筒冲进敌军阵营和敌人同归于尽的画面,感受英雄牺牲的悲壮。《英雄赞歌》的旋律融合这些悲壮的场景,强烈的音响、生动的画面,在小学生心灵深处定格,使其沉浸于教师融合多媒体技术所创设的特定意境,达到影视审美、音乐审美的完美结合。最后,教师让学生们谈一谈体会,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形象去理解作品的内涵,让学生在历史角色中受到教育、感染,在深刻理解音乐的基础上受到思想与感情的熏陶。
  二、深化情境感染,融合多媒体技术与欣赏教学
  以前音乐教师尝试采取编故事、讲解、提示、画图片等手段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但学生往往只能把教师讲的内容记住,音乐欣赏能力依旧低下。如果教师能在音乐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密切联系观察、聆听和实践,并用精辟的语言引导学生,用真挚的、生动的情境感染学生,有机结合音乐欣赏教学的趣味性、知识性,那么往往能收获绝佳的教学效果[1]。所以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融合多媒体技术,能深化情境感染,帮助提高小学生的欣赏能力。
  如音乐作品《我们的田野》,它的前奏速度相对较慢,表现出柔美的情绪,教师可将其输入计算机,制作成多媒体课件,用不同的速度为学生播放,不难发现加快速度之后的音乐情绪变得更加热情、欢快,降低速度之后的音乐情绪则变得更加庄重、优美。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哼唱、律动等形式感受音乐,体验奇特的音乐魅力。通过融合多媒体技术,学生能真切感受到速度在丰富音乐表现方面的作用。教师还可以此为基础,从计算机音色库里选择不同的乐器音色,引导学生听辨,感受不同音色对音乐形象及情绪所产生的影响。如此一来,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就不再是传统的满堂灌、空洞的说教,而是富有情趣、富于启迪的音乐艺术欣赏活动,学生把音乐体验内化成知识,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生机盎然。
  三、融合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按照小学生的思维与心理特征,合理融合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小学音乐教学氛围,不但能激发学生兴趣,还能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情操。多媒体技术的交互功能能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维空间,使小学生在该过程中感受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真实、有趣、形象与实用,从而活跃小学生的思维,帮助提高其音乐审美能力。
  如儿歌《数蛤蟆》充满童趣,教师的教学要培养小学生对美的感受、鉴赏及表现能力。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是难以完成的,欣赏更无从谈起,所以他们在音乐教学中往往显得兴致淡漠,听不进、坐不住[2]。按照该儿歌的特征,教师可设计新奇的教学方案,融合多媒体技术编辑、组合《数蛤蟆》的碟片,并配上乐曲、制作动画,为学生创设演示情境。上课时,教师可让小学生模仿小蛤蟆的形象,以音乐律动的形式走进课堂,通过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播放动画,让小学生从音乐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中感受到美。
  四、结语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是一个复杂的课题,不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坚持实践、总结,还要加强探索和研究,巧妙融合多媒体技术来改革小学音乐传统教学手段,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理解、欣赏与审美能力,促使小学音乐课堂持续焕发活力。
  参考文献:
  [1]曾馨苹.多媒体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04):186.
  [2]张莉.巧妙借助多媒体 优化小学音乐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5):60-61.
其他文献
摘 要: 以家爱提高生命质量,一是父母的特质与家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以家爱提高生命质量的可行性与重要性;二是以帮助孩子寻找“本体”形态与“工具”形态等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 生命质量 家爱 提升  在父母对生命质量的系统性及动态性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改变观念入手,把握孩子“本体”与“工具”两种生存形态,提升父母自身素质,以改进教育方式,为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整个提高生命质量的过程将是一个让父母
期刊
摘 要: 美术老师要保护、指导学生的原创思维,自身要不断学习,给学生创造很多想象空间,课程设计要丰富,同时要注意农村学生美术资源不足这一情况。  关键词: 原创思维 创造欲 艺术细胞  农村初中往往因为班级少、教师忙而开不了美术课,也往往因为学校没有专职美术教师或美术课不在升学考试之列使其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然而,不管何种原因,农村学生喜欢美术课,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城市学生相比而言,农村的学生接
期刊
摘 要: 数控铣加工项目教学与实际生产是紧密联系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问题解决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切实掌握数控铣加工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形成相关技能,进而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灵活应用相关知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作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问题解决学习组织教学应当注重以下四个方面:教师充分认识PBL教学法的精髓,熟悉教学过程,科学巧妙地设置问题。教师要精
期刊
摘 要: 中职生理想信念教育现状总体是好的,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从现状出发,找出其原因,进而探讨其对策。  关键词: 中职生 理想信念 教育  早在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就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多为未成年人,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初中毕业后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
期刊
现代化的美术教学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美术课从看课本听讲课到用平板电脑自主学习自己发挥创作,有了巨大的改变。 Modern art teaching has modern tea
期刊
摘 要: 对学生进行管理,需要艺术,让学生成长,需要管理者讲究手段。初中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班主任要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从初中学生的身心特征上施以管理,达到使学生健康成长的目的。  关键词: 润物无声 健康成长 策略思考 学生管理  在负责学科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领导还安排班级管理工作。班级管理可以说是千头万绪,学生的日常行为,相关班队的活动,班级的文化建设等,真正都比较负责任地管理好,着实
期刊
摘 要: 音乐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艺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课程改革的深入,人们对于音乐等各类艺术学科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经过小学阶段的系统学习,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和赏析能力,而且往往表现出对于音乐课的喜爱,之所以长期以来初中音乐教学滞缓不前,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等思想的影响,认为音乐课就是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过分重视学生文化课的成绩,剥夺了学生陶冶情操、提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