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IL-33表达水平与原发性肝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tbrid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患者术前血清白细胞介素-33(interleukin-33,IL-33)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65例PLC患者(PLC组)和3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法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IL-33表达水平的差异.对365例PL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24个月,分析术后6个月内复发、6个月~1年内复发及术后1~2年内复发的患者术前血清IL-33表达水平的差异,PL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PLC患者术前血清IL-33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的临床效能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PLC患者术前血清IL-33表达水平与术后复发的相关性.结果 PLC组和对照组血清IL-33表达水平分别为(254.87±20.36)ng/ml和(90.25±17.08)ng/ml,与对照组相比,PLC组血清IL-3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44,P<0.000).随访24个月后,PLC患者术后复发共129例,复发率为35.34%,其中术后6个月内复发43例,术后6个月~1年内复发59例,术后1~2年内复发27例,术后三组复发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依次为(304.16±30.23)ng/ml、(278.19±29.31)ng/ml和(251.07±19.38)ng/ml,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335,P<0.001),与术后6个月~1年内复发患者比较,术后6个月内复发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q=4.361,P<0.000),而术后1~2年内复发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显著降低(q=4.382,P<0.00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PLC患者术后复发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大小、肿瘤数目、门静脉癌栓和术前血清IL-33表达水平有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静脉癌栓(OR=8.478)、术前血清IL-33水平(OR=5.223)和肿瘤细胞分化程度(OR=2.235)均是PL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LC患者术前血清IL-33表达水平诊断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941(95%CI:0.916~0.967),当截断值为247.45 ng/ml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70%和91.50%.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LC患者术后复发与术前血清IL-33表达水平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312.082,P<0.000).结论 PLC患者血清IL-3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术前血清IL-33水平可作为PLC患者术后复发的一个血清学标志物.
其他文献
肠气囊肿病(pneumatosis cystoides intestinalis,PCI)是一种少见的发生于肠黏膜或浆膜下的多发气囊样病变.目前关于PCI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中肠道缺乏营养尤其是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使用可能参与了PCI发病,我们此次所报道的病例即属此类.PCI临床表现不具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辅助检查,如结肠镜.临床医师需加深对P IC的认识,特别是其内镜下表现,以制定正确的诊疗方案.
目的 应用同位素相对标记与绝对定量技术(iTRAQ)分析幼年特发性关节炎(JIA)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清差异蛋白.方法 收集JIA患者血清18例、健康体检者2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44例,采用iTRAQ标记联合纳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筛选JIA患者的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相对于健康体检组,JIA组共鉴定差异蛋白106个,其中49个表达上调,57个表达下调;JIA组和RA组中有26个差异蛋白均表达上调,37个表达下调.通过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表明血液凝溶系统、免疫系统、脂
目的 探讨胃尤文氏肉瘤(GES)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 收集、分析我院1例及国内外文献报道的12例GE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理特征、诊疗方案及预后,生存时间为手术至患者死亡或随访截止.结果 全组患者男5例,女8例,中位年龄41岁,肿瘤位于胃体者8例,位于其他部位者5例.肿瘤直径均≥5 cm,其中4例患者出现远处转移.61.53%(8/13)的患者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全组(13/13)患者均表达CD99,87.5%(7/8)的患者ESW融合基因检测阳性
2015年国际腹水俱乐部(International Club of Ascites,ICA)修订了肝硬化患者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定义,但与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1型肝肾综合征(HRS-1)相关的定义未做任何修正,这引发了争议.目前HRS作为传统命名,不足以满足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的要求,以往HRS的早期症状和临床表现使用“重症肝病肾功能不全”描述更为准确.“重症肝病肾功能不全”因其发病率高,缺乏单一而敏感的诊断标准,预后差
目的 探讨急性药物性肝损伤(acute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ADILI)发生、发展过程中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 B1,HMGB1)的动态变化及其与肝损伤指标的动态相关性研究.方法 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通过对乙酰氨基酚溶液灌胃法制备ADILI大鼠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动态检测不同时间点实验大鼠血清HMGB1、ALT、AST、ALP、TBIL、DBIL水平;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模型组血
目的 探讨循环circRNA作为液体活检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digestive system cancers,DS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0年10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循环circRNA与DSC患者诊断之间关系的研究.通过RevMan软件绘制检索流程图并使用QUADAS-2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用以评价
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appendicitis therapy,ERAT)是一种微创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方法,可在保留完整阑尾的基础上治疗阑尾炎.近年来,应用ERAT技术治疗阑尾炎的案例逐渐增多,本文就ERAT技术治疗阑尾炎的治愈率、复发率和保留完整阑尾的重要意义作一概述.
目的 探讨烯脂酰辅酶A水合酶短链1(Enoyl coenzyme A hydratase short chain 1,ECHS1)基因在肝癌细胞迁移及侵袭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并分析肝癌差异表达基因;构建ECHS1干扰及过表达质粒检测对肝癌细胞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利用TCGA数据库分析肝癌组织中ECHS1基因表达及其对预后影响.结果 肝癌显著差异表达基因214条,其中ECHS1表达最为显著;干扰ECHS1基因表达对肝癌细胞迁移、侵袭有显著抑制作用,ECHS1基因过表达后增强肝癌细胞迁移能力和侵
目的 通过结肠传输试验研究不同类型便秘患者的胃肠动力学特点.方法 将356例功能性便秘患者与60名健康对照者纳入研究,采用由生物相容性材料作为内容标记物的胃肠动力标记物胶囊进行结肠传输试验,分别于服用胶囊后4 h、48 h和72 h各拍摄腹部平片1张,对右侧结肠区(RC)、左侧结肠区(LC)、乙状结肠和直肠区(SR)的标记物进行计数,并计算标记物排出率及结肠传输指数.结果 健康对照者的48 h及72 h结肠标记物排出率较便秘患者明显升高.根据标记物排出率及结肠各区域的分布情况,将便秘患者分为正常传输型(2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overwhelming post-splenectomy infection,OPSI)是一种脾切除术后出现的致命性脓毒症,病死率高达50%.作为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有效手段,脾切除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故当临床医师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伴有脾切除术的患者时,需高度警惕OPSI.关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并发OPSI的研究,目前国际及国内未见类似文献报道.故本研究总结了我院治疗的5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下治疗并发OPSI患者的疾病特征、诊治经过及预后,旨在探讨内镜下治疗后并发O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