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高等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探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df071240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人才的艰巨任务,建设一支作风精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是完成这一使命的关键环节,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重要保证。当前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给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师德师风的内涵出发,论述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分析查找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提出了如何进行师德师风建设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校 师德师风 为人师表 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6-02
  一、师德师风的内涵
  师德,就是符合教师职业特点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主要包括:思想政治道德、爱岗敬业奉献、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和健康向上的心理意志品质等等,这都是师德的范畴。师风,就是教师的行为作风,教师在处理日常事务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品质。
  德为师之本。教师的自身形象和言传身教非常重要,自身的行为端正了,就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成为学生学习的标杆;如果自身行为不端正,不靠谱,即使对学生发号施令,学生表面听从也不会心服口服,也不会服众。简而言之,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教师的责任和使命上看,除了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解惑外还要教授他们做人的道理,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所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每一位人民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讲道:“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者也,教之以事而喻者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面老出问题,怎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
  综上所述,师德师风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为人师表。教师应该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发挥模范作用,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言谈风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身要率先做到;凡是要求学生不能做的,教师自己也坚决不能做。对学生来说,为人师表是一种无声的教育,是当好高校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具体来说,良好的师德师风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的教育事业,教书育人,甘于奉献,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爱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道德状况,切实解决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3)慎言慎行,严于律己。注意自己的言行,维护党和国家形象,严格要求自己。(4)爱岗敬业,增强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创新教学思路,在课内外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5)不断更新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活动,补充汲取新的知识,开拓创新。(6)加强心理素质锻炼,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涵养,淡泊名利,心态平和,以求实的精神严谨治学。
  二、师德师风建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经济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党和人民对教育工作越来越重视,期望值越来越高,教育工作如何更好的为经济建设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建设过硬的优秀教师队伍非常关键,进一步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针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师作为高校的主体力量承担着以得治校的艰巨任务,而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始终贯穿着德育教育的全过程,在这过程中教师是直接实施者和责任人。一方面教师的自身素养和能力水平的高低是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标准;另一方面,由于教师职业是一个特殊群体,要求教师必须自身素质过得硬,言传身教,率先垂范,用自身行为、榜样的力量带动广大学生落实遵守“爱国守法、诚实守信、自强自立、团结奉献”的道德规范,带动群众性的公民道德活动的开展,使全民族的道德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师德师风与教育教学有着紧密的联系,是相符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师德师风会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教师是师德师风的载体,教师要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不断更新知识,掌握现代化教育技能本领。凡是教育教学质量好的学校,都有一支具有良好师德师风、知识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英明论断,并把这一理念贯穿到治理国家的各个领域。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是对师德师风建设内容的诠释和提升,目前社会上各种思想文化对学校的影响很大,教育这个领域能不能在多变的形式中把握正确方向,是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重大考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体系引领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感召和培育一代新人是刻不容缓的任务。创新教育思路,不断探索适应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新途径新方法,使师德师风建设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三、当今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广大高校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培养了无数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有用人才,为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认可。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和深化,教育的公益性和产业性之间矛盾日益明显,人民对教育工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大部分教师存在着一定职业压力和心理问题。另外,教师队伍建设距离新形式的要求还有许多不近人意的地方,还存在着一定问题。例如有的教师工作浮于表面,存在功利心理等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治观念不够强,个别教师崇尚西方自由化。表现在对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学习理解不够深刻,理论学习流于形式,一知半解;有的教师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单纯追求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价值取向上缺乏道德底线。表现在课堂上发表一些与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相符合的自由言论,误导了学生,造成了不良影响。还有的教师把工作作为谋生手段,没有把它看作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一种精神境界。   (二)对学生关心不够,缺少心灵上的沟通。近些年来,我国高等院校不断扩招,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很多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承担着大量的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又要担任行政管理工作,他们忙于繁杂细微事物,超负荷工作,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的具体管理上关心不够,造成师生关系疏远。
  (三)重科研轻教学。科研工作与教学相比任务、目标明确,而且对于老师而言有投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回报,同时科研任务的完成成果又可以直接应用于教师的职称晋升、工作业绩考核等方面,诸如此类因素的影响教师往往会在科研上投入较多的精力,而在教学及探索新时期教学新思路新方法方面关注不够,投入不足。
  四、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把握师德师风教育的正确导向。以正面宣传正面教育为主,可以通过集中学习、报告会、参观考察、观看影片等形式提高教师对教育事业重要性的认识,明确教师在其中的主人翁地位,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光荣感。加强对教师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面对新形式对教育工作的高要求,工作强度大,给教师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要通过心理素质讲座、组织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娱乐文体活动、简化工作中不必要的繁琐,提高工作效率等方式来舒缓教师的精神压力,不断增强和提高教师的承受能力和意志品质。
  (二)树立典型,示范带路。加大师德师风的宣传力度,借助宣传渠道和新闻媒体,在整个教育系统和全社会大力宣传师德标兵、文明教师、优秀教师等先进模范事迹,同时还要抓住身边的好人好事,逐渐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的良好风气。采取多种形式在校园内开展树立良好师德师风的主题活动,宣讲有关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人人知晓。尤其是要重视年轻教师的师德师风教育,使他们缩短成熟期,尽快健康成长。
  (三)加强师德师风的考评,建章建制,约束教师自身行为。建立有效的考评体系是师德师风建设有效途径。让广大高校教师在制度的监督管理下,既做传授学问的老师又做道德建设的楷模。要将年度考核与长期动态考核结合起来,将考核结果记入教师本人档案,作为教师晋升、绩效工资等的重要依据。调动社会有关力量开展教师行风评议工作,对教师师德师风考评鉴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四)改善教师生活条件,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在对高校教师师德师风提出高要求的同时,也要从物质和精神方面关心理解教师,在条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使教师与社会上其他行业相比具有优势、吸引力,从而增强教师的行业自豪感。近年来,许多高校对于新聘任教师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博士学位。即使是一名刚刚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年龄偏大。在他们进入高校工作的前几年,由于职称普遍偏低,收入不高,导致生活负担较重,不能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和科研工作当中。从爱护人才的角度,建议有关部门对这个群体多一些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为他们在教师岗位上更好的发光发热提供支持。这样,才能调动广大高校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投身教育事业,以良好师德师风来教书育人,不断推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姚瑞,为师之道与为学之道——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同北师大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J].公安教育,2015(5).
  [2]黄莺,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刍议.理论观察[J].2013(5).
  [3]陈潮光,构建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理论与实践[J].高教探索,2007(2).
  作者简介:
  孙坤山(1987年7月-),女,天津人,研究实习员,硕士,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其他文献
【摘要】项目实景式教学模式是在项目教学的基础上用实景展示实训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项目操作中习得相关职业岗位操作的知识技能,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知识技能的特点,笔者提出了在《网店综合运营》技能教学中运用IRP-T(融入翻转的项目实景式教学模式),并通过对该模式的实践探究,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现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行业要求无缝对接,为学生们的就业、 创业和成才创造条件
【摘要】随本文针对当前幼儿园教学现状和教学特点等,对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策略要素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幼儿园 小学教育 衔接 策略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39-01  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应注重与小学教育相衔接,此时应通过幼儿园、家长、小学三方联系、交流进行幼小教育衔接,之后在此基础上仔细找寻幼儿入学难点和重点问题
目的:毛细血管扩张-运动共济失调症(ataxia-telangiectasia,A-T)细胞因ATM基因功能失活,导致AT细胞出现辐射诱发DNA双链断裂发生率和细胞凋亡率的增加。人拓扑异构酶Ⅲ(human to
【摘要】目的: 建设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的中等职业学校医药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体系;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实践研究法;结论:采取“双证融通”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获得职业能力的训练和职业资格的认定;创新点:实现医药专业教学目标和医药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目标相统一,课程设置与医药职业工种相对应,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考核内容相统一。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医
第一部分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在血小板胶原和ADP信号中的作用及机制  Shp2是含有两个SH2功能域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多种生长因子,激素及细胞因子等应答中都发挥了重要的生
【摘要】磁粉检测课程是检测技术及应用专业核心专业课,本文通过分析无损检测岗位对磁粉检测核心工作能力的要求,以典型零件磁粉检测工作任务为载体,将磁粉检测理论知识和实训内容整合为七个项目,并阐述了该课程设计思路与教学实施的相关内容。  【关键词】工作过程 磁粉检测 课程设计 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3-01  1.磁粉检
【摘要】我国高校职业教育是改革开放以后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新形势下高校职业教育发展和改进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职业教育 现状 对策和建议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41-01  1.中国高校职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目的:观察姜黄素衍生物B06对高脂饮食及2型糖尿病大鼠睾酮合成的影响,探讨高脂饮食及糖尿病造成睾酮合成受限的机理及B06对睾丸Leydig细胞类固醇激素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方
蚊媒传播的疟疾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在全世界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随着疟原虫多药抗性株的出现与迅速扩散、以及蚊媒对杀虫剂耐受性的增加,目前又无有效的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