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水足迹测度下长三角地区水质与经济发展关系

来源 :资源与产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nd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测算标准下加入“磷”污染因子,对2005-2017年长三角地区各省市不同部门的灰水足迹进行计算,并用回归模型验证各省市灰水足迹与地区生产总值的关系,探寻经济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模式.不同于传统认定的总氮和化学需氧量为农业灰水足迹中最主要的污染因子,近年来磷元素成为长三角地区农业灰水足迹中的主要污染源.2005-2017年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灰水足迹都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再减少的趋势,上海市则持续降低.长三角地区整体水质上升,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上海市水质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曲线呈下降态势,江苏省和安徽省呈“倒N型”,浙江省较符合“倒U型”.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各省市的灰水足迹时空格局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为以后制定差别化的区域水污染治理对策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采用能值分析方法,基于非货币量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框架,构建海洋生态系统服务分类体系以及服务价值核算方法,对2012年中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计算与分析,以期为
以2000-2018年美国天然气价格为研究对象,基于动态时间规整算法(DTW)、模拟退火算法(SA)、支持向量机模型(SVM)构建DTW-SVM-SA天然气价格预测组合模型,并在不同预测步长下将
基于2008-2017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非径向Super-SBM模型测算各省市水资源福利绩效,并在此基础上,运用非参数Kernel核密度估计以及标准差椭圆模型研究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