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音乐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来源 :流行歌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jing8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音乐成为人类生活情趣、审美情趣的一种活动时,也成为了人类的一门教育课程,并随着人类审美观念的提高而提高,音乐教育也就随之而来。音乐教育过程更多的是对于音乐文化和音乐内涵的传播及扩散。因此,要想创作出与大众情感共鸣的音乐,就必须研究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化及其内涵的重要性以及音乐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音乐教育还处于一种基础的教育阶段,它的课程大部分是专注于音乐技能和技巧的运用,对于音乐文化和内涵的解释较少,导致学生对音乐文化和内涵的理解没有深刻的认识,而这样的教育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音乐的发展。另外,我国音乐文化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比如一些民族性的、传统型的音乐都有着发展的历史,深厚的音乐文化对于音乐教育过程中的理解有很大的帮助。音乐文化是用来解释音乐的来由、元素以及学习的技巧,让音乐学习者带着理解的心情学习音乐,提高学习效率。另外,音乐的前进与发展也传承了我国丰厚的音乐文化底蕴和积淀。从传统音乐到音乐多样化的分类发展,使音乐中单一的理论、乐律、著作开始逐步精工细作化,让音乐制作者在各自的领域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但要考虑的是,音乐目前在学生课业中的比重较小,音乐学习时间也是有限的。要想加快音乐发展步伐,就必须考虑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文化和内涵的运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证社会的全面发展。
  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内涵的联系
  面对素质教育观念的提倡,学科教育的开展已经刻不容缓。所以许多国家的音乐教育开始寻找新的教育方式,以促进音乐的向前发展。音乐产生的背后有着文化的支持,其在逐渐的发展过程中有了自己的文化内涵,而其也因为音乐文化的渲染而富有意义,这是音乐发展的源泉。可以这样说,音乐是文化内涵的表达,没有音乐就没有文化,没有文化也就没有音乐。由此可见,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
  1.文化内涵与音乐文化的连接
  文化是人类文明的成果,是历史的传承。它不仅包含了人类在社会发展中的物质文化,还包含了精神文化。而音乐就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产生的精神文化,所以音乐也是文化的一部分。按照现在的教育方式来看,音乐教育是按照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研究音乐的。而实际上,文化与音乐二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连接,形成了音乐文化,它是一种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文化与音乐的相通点。比如我国音乐、文化、音乐文化的发展都有着详细的记录,说明每个阶段音乐的前进和发展、文化的拓展以及乐器的发明、产生和使用。在音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时,音乐的代表作品也应运而生,成为时代的标志。春秋时期的典型作品《高山流水》,体现着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它所创造的文化内涵和音乐文化至今仍是一段佳话。试想如果没有伯牙和钟子期的相知,高山流水只是基础的音乐字符,但如果没有基础的音乐字符,只有伯牙和钟子期的相知,那么他们之间的友情又有谁知道呢?在后来的记载中,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关于音乐美学的理论,详细阐述了音乐文化的内涵,以及它所体现的光辉,还描述了时代的音乐思维及审美情趣,加上我国的传统文化,一起构成了具有时代美的音乐魅力。
  2.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的连接
  音乐教育是音乐文化的传承和推广,而音乐文化是音乐教育的内容之一。音乐教育的推广是现代社会的需要,是音乐得以发扬光大的途径。由此可见,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是由于音乐文化对于音乐教育的促进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想表达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拓展音乐更广阔的道路。如果没有音乐文化,音乐教育则只剩下对音乐技巧和技术的应用与描述,失去了它所富有的文化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发展也促进了音乐文化的发展。音乐文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在音乐产生之后,通过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精华。而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更多的学者和研究者参与到音乐文化的研究中来,发掘出更多的、更有深度的文化内涵,来丰富音乐知识,更新音乐文化的历史。所以音乐教育作为音乐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它为音乐文化的发展和创新都提供了有效的促进,也就是说如果没有音乐教育,那么音乐文化的积累也会停滞。
  3.音乐教育中的文化应用
  音乐教育的实践稳定和巩固了音乐文化知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中的文化知识,促进音乐向前发展。音乐艺术是表现音乐和现实社会的一种途径,是一种人类精神文明积累过程中的价值实现形式。因此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是对音乐文化的一种延续,通过音乐教育的形式使得音乐文化得到创新和发展,同时也是现代社会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使音乐教育规范了教育方式、创新了教育模式,有效地进行了音乐文化的传授,帮助学习者最大限度地理解音乐文化的要领和它所包含的音乐知识。音乐教育本质就是对音乐文化的解释说明,是一个取其精华的过程。比如我国音乐文化历史上,曾经采用简谱、五线谱等音乐符号来记录音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音乐教育的进步,五线谱和简谱逐渐成为社会音乐活动发展的需要,成为音乐教育活动中记谱法的主要教学内容。而且音乐教育为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还将音乐文化应用到了教育中,以更简单的方式向学习者讲述音乐知识,从而最大化地提高受教育者对音乐知识的认知和掌握。音乐文化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传承事物,它将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结合起来,以促进音乐和文化的共同发展。而目前许多国家都将音乐教育规定为美育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在我国,音乐教育虽然处于一种基础教育阶段,但音乐的文化内涵已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民族音乐的发展与文化的有效结合取得了初步性进展和成功,音乐文化的教育特点越来越明确。
  在音乐文化内涵的教育和传承中,音乐与文化成为紧密相关的连接体。任何形式的音乐只有经过文化的熏陶才能体现出艺术价值,文化的内涵则可以通过音乐的形式体现出来,而音乐教育只是将这些不为人知的、潜藏在深处的文化挖掘出来,提高音乐传播效率。
  民族音乐教育运用文化的成功例证
  民族音乐是民族特点的表达,它有自己独特的美感和气质。民族音乐代表文化和历史的底蕴,无论是在音乐理论、演奏演唱,还是在音乐著作和乐器制造等领域都有着一定的成就。由于民族音乐是独一无二的音乐著作,有着鲜明的文化特征,并以独特的风格独树一帜,使其在音乐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民族音乐的成功除自身的优势外,成功的音乐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民族音乐教育无论是普及化还是专业化、区域化还是国际化,都需要民族优秀文化的支持,同时也弘扬了民族优秀的文化精髓。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民族音乐教育中的文化运用不仅是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途径,也是发扬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的途径。   民族音乐是流传下来的精神文化,是民族的一种信仰和必需的功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之间的频繁交流,作为民族文化的音乐也受到了冲击,并间接影响着民族音乐的发展方向。那么面对这样的冲击,民族音乐教育又是怎样运用音乐文化来发展民族音乐的呢?
  1.社会发展给民族音乐带来的影响
  面对国内外频繁的文化交流,外来音乐渐渐以优雅的姿态展现在民族面前,冲击着民族音乐和音乐教育。比如西方音乐的传播对于民族音乐就是一个冲击。西方的音乐创作和乐器等,对我们来说都是新鲜的,其产生的音乐也是优美的,于是乎在长期的熏陶下,我们竟习惯了用西方的价值观和审美观来评论我们所遇到的音乐,这对于民族音乐来说十分不利。我国的二胡只有两根弦,但可以演奏小提琴四根弦的音乐,唢呐也可以吹奏单簧管的音调,虽然音色会有所不同,仍足可见中国民族音乐的博大精深。但它最擅长的还是表现传统文化的精髓,著名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展现了如歌如诉的音调,是民族音乐的代表,是民族音乐文化的精髓。因此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必须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和西方音乐一样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讲述音乐文化的历史,引导学生带着思想去学习民族音乐,这样创造出来的作品才能体现出对民族的文化、历史、时代的歌颂,增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和感受,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民族精神,传承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2.吸收民族音乐和文化,改进音乐教育模式
  民族音乐教育的重点在于民族化,使学生将来所创作的作品中带有浓郁的民族气息。因此民族音乐教育的重点在于大量吸收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并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让学者理解其中的精髓。这样既将民族音乐文化的遗产传承下去,使学习者了解和热爱民族音乐文化,也可以促进民族音乐的新创作。如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这部大型声乐作品在当时演出后,就成为鼓舞人民奋起抗敌的战斗号角。乐曲生动地描绘出黄河气势磅礴的壮观景象、黄河船夫在惊涛骇浪中顽强拼搏、黄河儿女在黄河两岸辛勤劳作的景象,同时也揭露和控诉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华大地犯下的滔天罪行,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中国人民为保卫黄河、保卫国家而英勇奋战的壮丽画面。除此之外,民族音乐教育的又一成功秘诀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它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师观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现在的音乐教育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因此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音乐教育的主人,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最后,还要培养学生独立个性的发展,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打造轻松、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民族性音乐,促进民族音乐的发扬光大。
  3.渲染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习欲望
  现代化教学工具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条件,借助多媒体技术可将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和精髓一览无遗,这种视听结合的学习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其次,民族乐器的应用也是十分必要的。音乐是由乐器产生的,乐器的投入和使用会使学生感觉课程真实,激发学生的兴趣,使教育过程充满生机,由被动变为主动,消除他们对乐器的陌生感。最后,利用音乐文化对音乐及乐器进行解说和装饰,巩固学生所知道的音乐知识,理解音乐中的情感,这既是掌握音乐作品的关键,也为学生创作音乐作品奠定了基础,使其作品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在众多音乐中脱颖而出,成为民族音乐的代表、民族艺术的体现。
  |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学院
  编校:宋娟娟
其他文献
税务工作者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正确运用税收这个经济杠杆来推动税收工作的发展,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知识基础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因此税务人员要搞好税收工作,必须具备以下四
目的了解2014年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用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医院421例Ⅰ类切口手术病历,根据相关规定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及点评。结果在抽查的421例病
本文从社会普遍意识的角度,审视民本思想与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关系,指出:“以民为本”既是百家共识,也是大众政治意识。就连大多数君主也承认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
(承上期)第十六首降b小调这是一首节奏变化较多的行板,抒情、委婉、柔美是这首练习的主要特色。练习时注意:1.在节奏多变的旋律进行中,保证节拍的统一,音符的密集与宽松均在
“适度增长、优化结构、以质取胜、注重效益”是新时期发展我国出口贸易的战略目标,而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就必须优化我国的出口税收政策体系。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摘要 钢琴是一件外来乐器,传入中国也只有百年的时间。但是在这百年的发展中,中国的钢琴音乐创作者以自身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钢琴巨大的艺术表现力,创作出了大量的具有民族风格的中国钢琴作品。本文从创作精神、创作语汇、演奏技巧和风格三方面,对中国钢琴作品民族性因素地表达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 民族性 表达探究  中图分类号:J624.1 文献标识码:A  钢
同地处繁华喧闹的都市高校相比,地方民族院校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在就业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少数民族学生如何与其他高校的学生同等竞争,怎样增强自身的实力呢?唯有扬长避短,充
行政诉讼法的出台,对税务部门办理税务违章案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目前情况看,相当一部份税务人员对“税务询问笔录”(以下简称“笔录”)缺乏较深的了解,加之做笔录又没
中国嘉德在过去的五年中,中国艺术市场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作为行业媒体的主要力量之一,《艺术市场》以独特的视角,见证了这一 China Guardian In the past five years,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