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治疗联合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疗效观察

来源 :按摩与康复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heng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物理治疗联合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治疗慢性肩袖损伤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9月~2020年11月就诊于石家庄德瑞运动康复医疗中心诊断为慢性肩袖损伤患者60例,根据Excel随机生成序号分入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灸结合按摩的常规物理治疗,进行1疗程治疗,10次/1疗程,2d/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肩胛骨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肩外展主动活动范围(AROM)进行评估.结果:纳入60例患者中55例完成全部实验并进入结果分析.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AS、UCLA评分与AROM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的UCLA评分与AROM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组间V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灸结合按摩的物理治疗可有效改善慢性肩袖损伤患者疼痛、肩关节功能,而加入肩胛骨稳定性训练对患者肩关节功能与主动活动度提高效果更优.
其他文献
哮喘是一种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肺康复作为一种新兴的康复疗法,以运动训练、呼吸训练、饮食指导、肌筋膜触发点疗法和心理指导为主,在呼吸系统疾病康复治疗中承担着主要作用.采用该疗法可通过调节体内炎性因子的表达与呼吸肌耐力,在提高运动功能及耐受力、减轻焦虑抑郁、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虽然有研究证实肺康复对哮喘患者有益,但目前缺乏系统完善的个性化康复计划,因此本文通过深入挖掘肺康复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人员制定康复计划提供科学依据,以使患者得到个性化康复计划.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功能锻炼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临床观察及对IL-6、TNF-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6月就诊我院行胫骨平台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Schatzker Ⅱ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电针联合功能锻炼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HSS评分、血清IL-6、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
目的:探查中医皮内针留针八髎穴治疗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后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效果及对安全性的影响.方法:病例纳入时间为2018年7月至2020年2月,对40例行TURP术后OAB患者的资料予以分析,采取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予以托特罗定缓释片口服治疗,试验组则在入组后予以患者皮内针留针八髎穴治疗,术后5d取针.观察两组患者的OAB症状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OABSS自我评估量表评分评估患者入组前(术后12h)、术后48h以及96h的尿急、尿道口漏尿以及膀胱区疼痛等,同时比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性活动在痉挛型双瘫患儿立位功能及痉挛中的疗效.方法:将50例痉挛型双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均给予痉挛型双瘫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目标导向性活动,于治疗前后分别采用GMFM粗大运动功能D区(立位功能区)和CSS综合痉挛量表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D区总分和CSS总分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目标导向性活动可提高痉挛型双瘫患儿的立位功能,并有效缓解痉挛.
目的:研究不同频次重复经颅磁刺(rTM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SCI)肌肉痉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50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1Hz组、5Hz组、10Hz组,每组10只.用Alleb\'s方法将模型组及磁刺激组制作成不完全性脊髓损伤痉挛模型.磁刺激组于手术后2周开始给予刺激,频率分别为为1Hz、5Hz、10Hz,刺激强度为80%的RMT,磁刺激每天1次,连续4周,脊髓损伤模型组给予假刺激.各组大鼠干预前和磁刺激结束后观察其下肢BBB评分对大鼠后肢的运动功能进行评定、根据Ashwort
近年来针刀镜在膝关节疾病的治疗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也取得了较好疗效,然而检索近十年文献,大部分专家学者及临床医师主要从某一类型的膝关节炎进行诊疗,文献内容基本包含治疗方法及疗效,而将针刀镜的适应症进行汇总并对比疗效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文通过检阅近十年文献,将针刀镜在痛风性膝关节炎、类风湿性膝关节炎、骨性膝关节炎等分型中的治疗方法、疗效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为更多临床工作者了解和学习针刀镜治疗膝关节病提供一定的帮助.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联合紫杉醇、顺铂化疗方案对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化疗疗效及血清肿瘤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受化疗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对照组7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联合使用黄芪注射液,治疗21d为一个疗程,持续治疗两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肿瘤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获益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SCCAg、CYFRA2-1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D4
目的: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方法:将80例V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改善循环、稳定斑块、抗血小板聚集、常规功能康复治疗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rTMS,每周治疗5次,共治疗10次,治疗前后对患者运用统一帕全森评定量表(UPDRS)和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进行疗效评估,并通过UPDR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UPDRS总分分别由(43.89±5.52)分和(46.38±5.64
目的:讨论失眠患者用朱氏头皮针联合开四关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在安徽针灸医院老年病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失眠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的30例,予以针刺治疗,主穴为朱氏头皮针额顶带、合谷(双)、太冲(双),每周6次;对照组的30例,予镇静助眠药物艾司唑仑片治疗,lmg/次,每晚1次;两组均治疗2周后收集PSQI、SDS、SAS等量表评分及治疗的总有效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
目的:观察砭石熨烫循经刮痧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招募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信封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单纯刮痧治疗,试验组进行砭石熨烫循经刮痧治疗.两组治疗均1次/2天,3次/每周,3次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治疗前及每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JOA下腰痛(JOA)评分变化,评定临床疗效.结果:第二疗程结束后,试验组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