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患者胃组织损害、抗原定位及病毒分离的研究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胃镜、病理活检、免疫组化酶染色抗原定位及病毒分离等技术,对135例流行性出血热(EHF)患者胃组织损害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EHF患者胃粘膜具有鱼鳞状出血为主的病理形态学变化;胃粘膜表层、固有层上皮细胞浆内存在EHF病毒抗原;从胃粘膜组织中分离出EHF病毒,并经电镜鉴定及单克隆抗体证实为野鼠型EHF病毒。提示对EHF患者宜进行早期抗病毒、保护胃粘膜损害及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治疗。

其他文献
由国际抗风湿联盟召开的第18届国际风湿病学学术大会于1993年7月4日至9日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市召开,来自66个国家的5000余名风湿病专家参加了大会。大会围绕当代风湿病学的23个专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归纳内容包括:炎症和介质,炎性疾病诊断治疗试验中的分子生物学基础,风湿性疾病的分子免疫学基础,类风湿关节炎和结缔组织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和处理,风湿性疾病的诊断标准,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
期刊
采用丙硫苯咪唑对11例泡型包虫病患者长期连续治疗后2~7年后进行肝脏CT扫描检查,结果发现:7例治疗后肝脏病变几乎全部钙化、治愈;3例治疗后肝脏病变周界显示厚薄不匀、不完整钙化环,显著好转。临床治疗无效,1例肝脏CT扫描显示不均质低密度的活动病变,其周界模糊不清,均未见有钙化现象。证实丙硫苯咪唑大剂量长期连续治疗有杀死泡球蚴的作用。
食管静脉曲张是起因于门脉高压的一种侧支循环状态,其临床重要性在于发生致命性出血。因此,了解门脉高压致食管静脉曲张的发生与进展机理对治疗有指导意义。
期刊
继发感染是急性白血病患者严重并发症和常见死亡原因。我们对4年多来186例住院病人中有继发感染的140例,从感染发生率、部位、病原菌种类及与化疗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期刊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6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的大脑中动脉(MCA)血流速度。根据Poiseuille原理判断脑血管狭窄程度,从而诊断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检查发现CVS发生率为61.67%,以病后第2周最高,50岁以下CVS的发生率高于51岁以上者(P<0.001)。提示应用TCD技术评价SAH后CVS简单易行,便于动态观察,数据较为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30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心理测验与三种诱发电位检查的平行研究,并以20例消化性溃疡愈合期患者为对照。心理测验异常率肝硬化组为65.5%,溃疡病组为0%。三种诱发电位异常率,肝硬化组为58.6%,溃疡病组为5%。三种诱发电位检查,肝硬化组异常率视觉诱发电位(VEP)为13.3%,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为10%,体感诱发电位(SEP)为50%。结果提示:三种诱发电位以SEP敏感性最好。心理测验与诱
铅是常见的金属毒物,在工业和环境中的污染仍很严重。贫血是铅中毒的临床症状之一。一般认为血红素合成抑制和红细胞寿命缩短是铅致贫血的原因。由于近年来毒理学尤其是膜毒理学的发展,对铅中毒贫血机制又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文就此作一概述。
期刊
自1992年以来,我刊陆续收到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报道31篇共35例,现予以综合报告。
期刊
铝是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和硅而居第三位的重要元素。由于城市用水多应用硫酸铝作为沉淀剂,据美国环境保获署调查,该国某些城市供水的铝含量高达2~4mg/L,我国如上海地区自来水抽样检测,铝含量为86.9μg/L。加上来自食物及其在制备和贮存过程中铝容器的析出,一般人的每天铝摄入量估计为3~5mg。
期刊
引入一个新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空腹血浆胰岛素与血糖乘积的倒数。该指数经美国两个种族共320例研究的材料证实与胰岛素钳(Clamp)技术测定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代谢率(M)高度显著相关(r>0.7,P=0.0001)。以这一新指数分析874例中国人(正常人201例,IGT307例,新诊断DM366例)的胰岛素敏感性结果与用Clamp技术测定的美国人的胰岛素敏感性极为相似:假定正常糖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