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如何定义对妇女的歧视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ma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已列入202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计划.现行《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男女平等、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的基本原则,但没有界定什么是"歧视".中国批准的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第1条就对"对妇女的歧视"作出定义,明确了构成对妇女歧视的事由、行为、不利后果、因果关系、适用领域等关键要素,表明对妇女的歧视包括直接歧视、间接歧视、制度性歧视,揭示了歧视妇女的主要根源来自私领域的歧视和结构性歧视.中国现行法律没有对"歧视妇女"下定义,致使实践中难以识别歧视、预防歧视和救济歧视.为实现男女事实上的平等,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中国法需要按照国际人权公约的义务要求,借鉴比较法的经验,基于中国实际,在《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对歧视妇女作出全面定义.
其他文献
《晚清政治小说:一种世界性文学类型的迁移》立足于"世界视角",重新审视了"政治小说"这一文类的世界性迁移,对"政治小说"的内涵与边界、价值与意义进行了重新定义.该书对政治的"性别"维度解析富有特色,特别是传统"才子佳人"模式在政治小说中的消解,证明"现代性"与"性别"问题紧密相关.作者发掘出一种政治小说研究的新范式,并为更广义的跨文化研究开出了新的方向;但在具体研究中,尚须先厘清这一模式的有效性和有限性,以便更好地思考如何从"世界视角"走向"中国问题".
为庆祝党的百年华诞,带头落实全国性宗教团体共同发出的开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倡议,表达道教界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情感,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主题教育系列活动.
期刊
丁玲写于1939年春的《新的信念》既是她奔赴延安后言说革命女性的起点,也是她在延安初期写作的一系列通告报告、战地速写中凸显出来的特具文学性的叙事作品.在同时期的批评中,《新的信念》中老太婆政治性觉醒的发生这一核心情节,或被批评为"不够圆润",或被看作有意义的革命浪漫主义,这两种批评其实都指向了老太婆觉醒的突然性,但在笔者看来,丁玲欲表达的这种觉醒并非突然发生,而是有其内在发展逻辑和现实对应性.本文抓住文本中反复出现的"说话"与在结尾处出现的"到底"两个关键词进一步理解小说中人物的塑造,结合丁玲之前的西北战
本文通过考察民国时期女校学潮中学生的心理及其得以产生的日常情境与历史环境,试图探讨宏观层面的社会历史对学潮学生的主观性倾向和"捍卫人格"的精神气质的影响.正是通过这些个体心理与宏观结构的关联,才能对学潮女学生的言论与行事有更为共情式的理解.学潮女学生经常提到对"人格""女子人格"的捍卫."人格"作为一种话语,除了表达女学生面对外部环境、捍卫独立与自由的社会性意涵,还具有对于历史上传统女性缺乏"人格"的克服与超越;同时,捍卫人格的学潮实践在伸张个人价值的同时,更包含了对"女子人格"这一群体权利的维护.这四重
仙踪缈黄鹤,人事忆白莲.2021年5月26日,任法融道长世愿完遂,功德圆满,在道教祖庭终南古楼观希声堂羽化登真.任法融道长羽化后,境内外道教界人士和社会各界人士以发唁电、举行法会等形式,追思道长无量功德,缅念道长驻世风范.
期刊
道教传入云南,早在东汉末年五斗米道创立之时.南诏大理国时期,道教在云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唐贞元十年(794),南诏王异牟寻等与剑南西川节度使判官崔佐时“谨诣玷苍山北,上请天、地、水三官,五岳、四渎及管川谷诸神灵同请降临,永为证据”1.
期刊
陕西樊光春是我多年的朋友,但至今我们之间没有微信.需要联系时,我主动都是电话联系,他主动多数是发短信.2021年5月26日(星期三)北京市道协组织学习,我手机静音,听课时一般不去翻看.中午翻看手机,发现有樊光春给我的短信,知道他一定有事告诉我.
期刊
7月1日上午8时,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中国道教协会组织协会全体道职员工,中国道教学院师生,直属宫观北京白云观、火神庙道众收看大会直播,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期刊
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我国道教界代表人士,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至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十至十二届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第二至四届副主席,中国道教协会第七、八届理事会会长,第九、十届咨议委员会主席,陕西省道教协会第一至四届理事会会长任法融道长,世愿完遂,功德圆满,于2021年5月26日10时19分在陕西省周至县羽化,享年85岁.
期刊
在百年的海外道教学研究史上,日本学者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仅最早开展了相关研究,还对中国学者产生过直接的影响,而实地考察在日本研究者的工作中蔚为风气,譬如对中国道教重要宫观北京白云观,就曾有常盘大定、小柳司气太、吉冈义丰等多位学者对其开展过实地调查,被喻为“一场学术接力”1.而细察这场接力的开端,有一位学者不可忽视,便是日本明治时期重要的美术史研究者、活动家,曾任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东亚部负责人的冈仓天心(1863~191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