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世界老年人群应用生脉注射液的临床特征研究

来源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_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真实世界”老年人群中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使用规律.方法 基于全国32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采用Apriori算法及Clementine 12.0对应用过生脉注射液的17993例老年住院患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分析使用生脉注射液的老年患者特征、疾病情况、药物的使用剂量、合并用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共17993例使用生脉注射液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6.68±7.08)岁,多见于男性.患者入院最常见的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呼吸道感染、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最常见的中医证候有气滞血瘀、气阴两虚、气虚血瘀等证.患者平均住院22.08 d,治疗效果多为好转(60.08%).生脉注射液单次用药剂量多为41~60 mL(62.66%),用药疗程≤3 d者最多(51.26%).生脉注射液的合并用药中,最常用的西药是氯化钾、呋塞米、氨溴索,最常用的中药是感冒清热颗粒、速效救心丸、参附注射液.合并使用2种西药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是“螺内酯-呋塞米”.合并使用3种西药最常用的药物组合是“氯化钾-螺内酯-呋塞米”.合并用药中最常见的药物组合是“氯化钾-呋塞米”.结论 生脉注射液在老年人群中应用较广泛,其治疗疾病及使用方法、合并用药规律基本符合药品说明书及相关临床指南,但存在超剂量给药及未辨证用药情况,临床应重视.
其他文献
目的 制备龙涎香醇对照品,建立龙涎香醇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龙涎香醇通过石油醚超声提取、硅胶柱层析、丙酮洗涤、半制备液相色谱的方法制备.采用气相-质谱联用(GC-MS)法测定龙涎香醇的纯度,采用核磁共振(NMR)及超高液相-质谱联用(UPLC-MS)法,对龙涎香醇的结构进行确证.采用高效液相-蒸发光散射(HPLC-ELSD)法,建立龙涎香醇的检测方法并评价龙涎香的质量.结果 所制备的龙涎香醇纯度为95.12%,符合国家对照品标准要求.13批龙涎香样品中龙涎香醇的含量介于29.2%~63.6%之间.结论 建立
目的 考察防风提取物对芍药苷肠吸收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外翻肠囊模型,以表观吸收系数(Papp)为评价指标,研究防风提取物对芍药苷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情况;在吸收最佳的肠段,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考察不同质量浓度的芍药苷对肠吸收的影响,以及防风提取物、P-糖蛋白(P-gp)抑制剂(盐酸维拉帕米)、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抑制剂(丙磺舒)和抗生素(诺氟沙星)对芍药苷肠吸收的影响.结果 防风提取物对各肠段芍药苷吸收均有一定促进作用,以回肠最为显著(P<0.01);在回肠段,芍药苷的吸收
目的 探讨镇肝熄风汤加减联合针刺治疗阴虚风动型脑卒中的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阴虚风动型脑卒中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2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及保护神经药物等常规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针刺联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治疗1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Barthel指数(BI)量表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目的 建立茵芪肝复颗粒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4.6 mm×100 mm,2.7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9 mL.min-1,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254 nm,柱温:25℃.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年版)软件对12批茵芪肝复颗粒HPLC色谱图进行相似度分析,通过对照品及单味药材色谱图对部分共有峰进行指认与归属.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
目的 观察加味黄连温胆汤联合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胰岛素抵抗(IR)痰湿证临床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和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黄连温胆汤治疗,2组疗程均为3个月经周期.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肠道菌群、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含天麻方剂的配伍规律及应用特点,为临床科学、规范使用天麻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收录的含天麻方剂为研究对象,利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7、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3.0对纳入方剂进行中药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网络可视图.结果 共纳入含天麻方剂146首,常用于治疗偏头痛、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286味中药以温性、寒性居
目的 鉴别矮地茶及其同属药材九节龙和月月红,为3种易混淆药材的准确鉴别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传统性状、微观性状、显微鉴别法及薄层色谱法(TLC)对矮地茶等进行比较鉴定.结果 性状特征方面,三者的根茎差异较小;茎可依据表面是否被毛及毛的颜色进行区分;叶差异相对较大,可根据边缘锯齿大小、表面是否被毛及毛的质地等方面进行区分.三者微观性状区别主要体现在叶锯齿大小及腺点、非腺毛数量上.显微特征方面,三者根茎与茎可根据中柱鞘纤维和木栓石细胞的有无进行区分;叶的区别则主要体现在非腺毛与大型腺鳞的有无.在薄层色谱图中可见
目的 探讨逍遥散联合西药治疗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及对胃肠激素、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纳入的128例肝郁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64例).所有患者皆给予常规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给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逍遥散治疗,持续治疗30 d.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干扰素y(INF-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胃肠激素(胃动素、生长抑素、5-羟色胺)、胃蛋白酶原水平及中
目的 通过文献整理及数据挖掘总结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痰湿证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 分别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中风痰湿证的临床研究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后建立数据库,利用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研究临床用药的频次、中药属性(性味、归经、功效)、常用配伍及核心处方等规律.结果 共纳入117篇文献,包括53种处方,涉及5063例患者,在痰湿主证基础上兼有风、火热、血瘀、气虚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中药,首栽于《伤寒杂病论》,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研究发现生姜具有抗炎镇痛、提高免疫、抗凝血、抗癌和调节脂代谢等药理活性,用于治疗妊娠呕吐、高血脂、高血糖、肿瘤等多种疾病.该文从生姜的炮制、性味功效、组方配伍规律、服用方法和现代药理作用5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将生姜的古代传统功效与现代药理研究联系起来,为生姜的现代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比较全面的理论依据和文献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