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创伤性截瘫患者的效果观察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min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创伤性截瘫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历史对照分析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53例创伤性截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11年1月-2011年12月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27例患者为试验组,施行优质护理。观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照顾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4.6%、照顾者满意率88.5%、护士满意率84.6%,并发症发生率76.9%;试验组:患者满意率96.3%、照顾者满意率96.3%、护士满意率92.6%,并发症发生率14.8%,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优质护理能显著降低创伤性截瘫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照顾者和护士的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创伤性截瘫优质护理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298【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187-01
  创伤性截瘫患者因其生活自理能力缺失严重、功能重建期长且重建效果常不尽如人意,患者、照顾者和护士三方均易因无成就感而产生疲惫、失望、护理懈怠等情况,一直是骨科临床护理的难点。2012年,我科深化“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建设,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对截瘫患者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53例创伤性截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11年1月-2011年12月的26例患者为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2012年1月-2012年12月的27例患者为试验组,施行优质护理。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6例;中位年龄42.2±3.2岁;颈椎外伤并高位截瘫3例,胸椎外伤并截瘫8例,腰椎外伤并截瘫15例;试验组男20例、女7例;中位年龄45.4±3.5岁;颈椎外伤并高位截瘫2例,胸椎外伤并截瘫7例,腰椎外伤并截瘫18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两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功能制护理模式按截瘫患者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情志护理:创伤性截瘫患者多因突然发生的意外受伤,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低落,甚至悲观失望、行为紊乱等心理应激反应[1]。护士应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劝慰和疏导;加强对患者和照顾者的健康宣教和心理抚慰,维护患者在社会、家庭、朋友心目中的地位[2],并帮助其获得社会支持。
  (2)起居护理:正确指导并协助照顾者进行生活起居护理,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干燥,保持髋关节伸直位,防治髋关节外展、外旋[3];穿“T”型鞋,防止足下垂和跟腱挛缩。翻身需保持脊柱在同一轴面上。对尿潴留患者予艾灸关元、气海,每日一次,每次20min,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对大便失禁患者加强肛周皮肤护理,每次大便清洗干净后涂紫草油保护。
  (3)饮食护理:前期(入院至术后两周内):饮食宜清淡可口、易消化、含纤维丰富的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米粥、藕粉等;忌肥腻、滋补之品以防瘀血积滞不散,如浓骨头汤、肥鸡等。后期:补养,同时防便秘。可食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富含钙、磷的食物,满足骨髂生长需要并促进伤口愈合,如牛奶、骨头汤、鱼类、蛋类、海产品、动物肝脏、萝卜、西红柿、青椒等;多食红薯、芹菜、韭菜等粗纤维食物预防便秘。
  (4)并发症预防护理。
  ①腹胀、便秘:每日早餐前30min给予经穴腹部按摩预防腹胀、便秘。养成每日定时排便习惯,同时调节饮食。
  ②压疮:评估患者压疮风险,按风险等级给予睡气垫床、定时翻身等措施积极预防压疮发生。
  ③坠积性肺炎:指导并鼓励患者自主有效地咳嗽、咳痰、深呼吸并做扩胸运动、吹气球训练等。对痰多不易咳出者遵医嘱予雾化吸入治疗。
  ④尿路感染:对留置导尿者,每日行尿道口护理2次,保持会阴部清洁,每周更换尿袋2次,每月更换导尿管一次;鼓励患者饮水,每日饮水量达2000ml以上。对尿潴留患者行间歇性导尿时注意保持无菌并监测残余尿量。
  ⑤下肢深静脉血栓:予双下肢按摩、空气波压力、中药烫熨等治疗;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肌力和关节屈伸等主被动锻炼。
  (5)功能锻炼: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锻炼计划,方法有:在床上行吊环、哑铃、弹簧拉力器等锻炼,以增强上肢及背扩肌力量;行直腿抬高训炼,以增强双下肢肌力;行肛门括约肌收缩训练,以帮助恢复二便功能。病情许可时,尽早行站立床及坐位训练。
  (6)出院指导:指导饮食、起居、功能锻炼、各类并发症的预防方法等;定期复诊,制定下一步康复计划。
  1.2.2实验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开展优质护理,即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由责任护理小组在责任组长指导下对患者进行全程护理,将护理过程细化为五个阶段,确定护理重点,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
  第一阶段(入院阶段),即患者入院开始到第二天。护理目标:消除患者陌生感、树立患者及照顾者治疗信心。重点护理措施:由责任护士对患者及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包括责任护士、主管医生、病区环境、住院有关事项、相关检查注意事项等;协助完善各项检查;和主管医生一起对疾病治疗和护理进行沟通、并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予以讲解;并协同照顾者进行饮食、起居护理等。
  第二阶段(术前阶段),即患者入院第三天到术前一天。护理目标:保证患者以最佳状态配合手术。重点护理措施:做好患者手术前的一切准备,由责任护士协同照顾者进行患者术前个人卫生处置,进行手术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并做好情志护理,以取得患者及照顾者的主动配合。
  第三阶段(术后阶段),即患者术后至出院前三天。护理目标:协助患者建立恰当的治疗预期,防止并发症,进行功能锻炼。重点护理措施:由责任护士指导并协同照顾者进行患者术后饮食、起居、情志、用药、功能锻炼等方面的护理,帮助患者最大程度恢复生活自理能力,避免并发症。
  第四阶段(居家适应阶段),即患者出院前三天到出院。护理目标:教会患者及照顾者居家护理技术。重点护理措施:教会患者和照顾者进行家庭生活的基本护理方法,以及居家的康复锻炼,落实出院指导。
  第五阶段(居家护理阶段),即患者出院后。护理目标:重建生活自理能力。重点护理措施:责任护士定期电话或上门对患者进行家庭访视,了解患者居家护理情况,并根据个体差异协助患者和照顾者制定后续康复计划。
  1.3效果评价。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率、照顾者满意率、护士满意率。满意率分为三个等级,包括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应用Epiddta3.02建立数据库,采用双录入的办法进行数据录入、校对和逻辑检查。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见表1,2。
  表1两组患者、照顾者、护士三方的满意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X2P患者试验组27261096.32.649<0.05对照组26222284.6照顾者试验组27261096.31.499<0.05对照组26232188.5护士试验组27252092.61.373<0.05对照组26223184.6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坠积性肺炎腹胀便秘尿路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X2P试验组2701(7.4%)001(7.4%)026.363<0.05对照组263(11.5%)4(15.4)4(15.4%)3(11.5%)4(15.4%)2(7.7%)3讨论
  3.1体现了“以病人为中心”。优质护理服务实行“以病人为中心”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后的居家护理阶段都得到护士的专业照顾,使患者享受到了人性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护理服务,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照顾者、护士三方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通过开展优质护理,真正做到了把护士还给病人,加强了护患沟通,创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充分的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主动康复的意识,增强了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增强了护士的服务意识,激发了护士学习专业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
  3.2注重全程护理。由于创伤性截瘫患者发病突然、恢复慢、病程长,在功能重建期需要独自承受较大的来自疾病本身、治疗、心理、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优质护理注重患者重归生活的意志和能力的恢复,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家庭的支持。将常规医院内护理通过电话随访和上门访视等措施延伸至家庭,将临床护理与居家护理有机结。从表2可以看出,这种全程护理使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并且为患者长期性的康复提供了情感和技术支持。参考文献
  [1]张春燕,陈红霞.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创伤性颈髓损伤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1,17(1):127-129
  [2]梁彩金,王笑英,刘韵.心理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并截瘫患者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9):93-94
  [3]胡伟群.脊髓骨折并发高位截瘫的康复护理[J].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2):2097-209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校2012级护理班的92名同学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n=46)学生给予PBL教学法,对照组(n=46)学生给予传统教学法,以期末考试时理论知识测试成绩、病例分析测试成绩、综合能力考查成绩以及问卷调查分数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测试成绩、病例分析测试成绩、综合能力考查成绩以及问卷调
期刊
摘要:分析五官科护理带教现存问题,针对性选择带教方式,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调动实习生积极性及大力开展实践教学,对解决五官科护理学时少,实践机会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提高五官科护理带教教学质量,增强实习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更好的服务于临床的保障。  关键词:五官科带教问题效果分析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296Ent teach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在高血压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接受常规治疗的106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服务,给予观察组健康教育护理服务。并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分析两组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结果:在实施不同的护理服务后,观察组的护理效果优49例(92.5%),良3例(5.7%),差1例
期刊
摘要:多年来,人们对糖尿病认识逐渐深入,逐渐意识到在有效控制糖尿病上,依靠单纯药物治疗是很难达到目的的,而且需要对不同层次的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期取得好的疗效。本文依据对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的分组护理结果,对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推动糖尿病护理工作的发展,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关键词:健康教育糖尿病护理研究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和临床护理,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防治并发症的发生及复发,有效控制病情,缩短疗程。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适当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尽量防止心血管不适症状和糖尿病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结果:患者病情得到良好的控制,有效预防和减少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与复发。结论:通过对心血管疾病并发糖尿病患者的观察和恰当护理,使病情得到控制,减少心血管和糖尿病及其它并发症的发生
期刊
摘要:在对泌尿外科患者进行全程治疗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患者对治疗配合的依从性,实施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对我院泌尿外科护理中实施健康教育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全面分析,在护理的过程中加以健康教育能有效地改善了患者长期存在的紧张、焦虑、烦燥等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拉近护患之间距离,同时有利于实现医疗机构的人性化护理要求,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大力推广。  关键词:健康教育泌尿外科护理工作效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控及健康教育。方法:我院2008年6月~2012年10收治的82例急性呼吸道疾病感染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两组均施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干预组疗效、疗程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75、4.67、7.38、5.15,P<0.01)。见表1。  表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我校学生的健康状况,为我校开展健康教育和开展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意见。方法:选取我校1047名在校学生的体检结果资料,并对这些体检资料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的结果在学校内开展健康教育。结果:在1047份体检结果中,显示异常的有802例,健康状况异常的发生率为76.60%。在802名健康状况异常的学生中,男生有372例,女生有430例,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5.53%和41.07%。女生的体检
期刊
摘要:目的:对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在老年糖尿病人饮食指导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1月至2013年5月31日收治的91例II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随机对照的方式给予其中40例患者一般饮食疗法(对照组),另51例患者给予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概念饮食模式(GI组),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与对比。结果:经相应饮食管理,在血糖指标和体重指数上,GI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眼科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眼科住院患者发生5例跌倒坠床事例作总结分析。结果:造成患者跌倒坠床原因包括医护因素、环境、患者家属陪护因素。结论:对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进行有效的护理安全宣教是预防跌倒坠床的关键。  关键词:住院患者跌倒坠创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308【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