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学新生的教育是大学教育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引导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使新生健康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有其独特性,应当以此切入点,合理进行大学新生教育,找到实施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内容;途径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课题“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调查研究——以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3SJDFDY074)。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每个大学新生在来到大学之前都对大学有着无限憧憬。當新生们满怀希望和憧憬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面对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及个人的情感的处理时,可能都会遇到问题,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有其突出的特点,相比较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而言,其新生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正确引导以及通过相应管理来解决体育专业大学新生面临的问题,让新生们进入大学后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的重点。
一、体育专业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新生大多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也就是所谓的“90后”,他们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他们在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具有新的变化和特点。体育专业大学新生基本具备了所有同时代大学新生的普遍特点,比如说,自我意识强、目标缺失、未来管理能力较差等。但相比较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在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心理承受能力、情感表达等方面有其独特性。
1.体魄强健,文化素质缺失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从事体育训练,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所以表现在外的是身体素质强健,运动细胞发达,热爱运动,充满激情,这些都是优点,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或者说文化素质的缺失,而在新时期,衡量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的标准应该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意志坚韧、独立,自制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
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意志坚韧,对于如何独立生活和自我的管理,他们相比非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更加清楚,他们独立意识较强,很多新生报到是一个人前来,同时,适应能力也较强,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于军训中的刻苦训练表现为更为坚强的意志。
3.性格外向、活跃,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
体育专业大学生性格外向、活跃,在刚入学的新生活动中,体育专业大学生表现主动、积极。同时,由于性格因素,体育专业大学新生在社交之中占有优势,能较快建立和谐、亲近的人际关系;同时在组织班级活动、院系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较强。
4.目标缺失,未来管理能力差
当前有些中学教育以考上大学为最高要求,使新生以为考上大学就进入到了人生的极乐世界。结果大学新生上了大学,就放松学习,在大学生活中,没有正确的奋斗和学习目标,对未来没有理性的规划,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感,是很多大学新生的通病,因此要辅导他们做好大学后的生活、学习规划以及职业规划。
二、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的内容
体育专业新生的教育与引导直接关系到其今后几年的大学生活,根据新生的特点,应对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及时调整其心态,纠正其错误,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环境适应、角色转换、人际关系等常规教育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独立生活的开始,同时他们的角色也相应地由中学生过渡到大学生的角色。要教育学生能够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迅速融入到大学的生活氛围中,对学生规范管理,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老师要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亲密接触,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化,使其在生活、学习、实践、沟通和评价等方面健康发展。在大学的集体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尊重”放在首位,引导新生本着尊重、互助、真诚、宽容的原则与人交往。
2.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的缺失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普通情况,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非常必要。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也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升,督促新生文化课的学习,以便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仅仅表现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的提升,才是新时期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该有的风貌。
3.学习规划与学习方法教育
初到大学的同学会发现大学是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没有老师不停的督导,没有父母的贴身督促,是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要求具有一定自主性。根据体育专业的学科要求,新生要为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要转变相应的学习方法,应把握住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做好学习计划,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体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体育专业大学生有的从事体育教育专业,有的从事社会体育专业,因此基于不同的职业取向就要进行不行的职业生活规划。新生如果能及时确立目标,做好未来职业的规划将使每一天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早使其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有个初步的规划,制定可行的计划,只有明确了方向才会有朝向目标努力的动力。
三、实施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的途径
1.做好班级建设,培养集体荣誉感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新生能够在班级事务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具有良好班风、团结向上的班级能够带动班级的每一位成员。培养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每个同学都把把自己时刻作为班级的一员,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大家团结互助,使班级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提升身体素质,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体育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强,兴趣爱好广泛,因此应根据体育生的特点,多开展体育活动,比如,竞技类体育、趣味体育,在体育活动中,拉近新生间的伙伴关系,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竞技能力,同时加强了新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说,体育活动的有效展开是使体育新生融入大学生活最佳,也是最迅捷的途径。
3.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上教育平台
网络资源为人们沟通和查询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在新生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站以及个人微博或者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进行通讯、联络和教育,把网络作为通讯工具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和直观,同时也引领新生文明使用网络。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是新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生大多背负着家长的期望来到学校,他们不想让父母失望,同时也想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学校应多与家长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配合学校做好新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平稳过渡到正常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晓礽.大学第一课——浅谈大学新生教育[J].科教文汇.2008(9).
[2]马彦.浅谈大学新生教育[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20(1).
[3]梁振聪. 大学新生教育的新思路[J].文教资料.2009(3).
[作者简介]周洪生(1980-),男,吉林省农安人,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教师,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关键词: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管理;内容;途径
[基金项目] 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指导项目课题“体育专业大学生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的调查研究——以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为例”(课题编号:2013SJDFDY074)。
大学是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以说,每个大学新生在来到大学之前都对大学有着无限憧憬。當新生们满怀希望和憧憬进入大学校园后,面对新的学习与生活环境,面对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及个人的情感的处理时,可能都会遇到问题,会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的方向。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有其突出的特点,相比较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而言,其新生教育的内容和途径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正确引导以及通过相应管理来解决体育专业大学新生面临的问题,让新生们进入大学后健康成长,已成为当前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管理的重点。
一、体育专业大学新生的特点
大学新生大多是1990年以后出生的,也就是所谓的“90后”,他们是以独生子女为主的一个群体,他们的思想具有明显的时代特点,他们在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方面更具有新的变化和特点。体育专业大学新生基本具备了所有同时代大学新生的普遍特点,比如说,自我意识强、目标缺失、未来管理能力较差等。但相比较非体育专业的大学新生而言,他们在性格特点、思维方式、心理承受能力、情感表达等方面有其独特性。
1.体魄强健,文化素质缺失
体育专业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主要从事体育训练,因此,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所以表现在外的是身体素质强健,运动细胞发达,热爱运动,充满激情,这些都是优点,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体育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或者说文化素质的缺失,而在新时期,衡量一个优秀的大学生的标准应该是综合素质的体现,因此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势在必行。
2.意志坚韧、独立,自制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
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意志坚韧,对于如何独立生活和自我的管理,他们相比非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更加清楚,他们独立意识较强,很多新生报到是一个人前来,同时,适应能力也较强,能够迅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对于军训中的刻苦训练表现为更为坚强的意志。
3.性格外向、活跃,社交能力和组织能力较强
体育专业大学生性格外向、活跃,在刚入学的新生活动中,体育专业大学生表现主动、积极。同时,由于性格因素,体育专业大学新生在社交之中占有优势,能较快建立和谐、亲近的人际关系;同时在组织班级活动、院系活动、体育竞技活动的组织管理与协调能力较强。
4.目标缺失,未来管理能力差
当前有些中学教育以考上大学为最高要求,使新生以为考上大学就进入到了人生的极乐世界。结果大学新生上了大学,就放松学习,在大学生活中,没有正确的奋斗和学习目标,对未来没有理性的规划,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感,是很多大学新生的通病,因此要辅导他们做好大学后的生活、学习规划以及职业规划。
二、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的内容
体育专业新生的教育与引导直接关系到其今后几年的大学生活,根据新生的特点,应对新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管理,及时调整其心态,纠正其错误,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环境适应、角色转换、人际关系等常规教育
对于大学新生来说,大学生活是大学生独立生活的开始,同时他们的角色也相应地由中学生过渡到大学生的角色。要教育学生能够迅速地了解和熟悉校园环境,迅速融入到大学的生活氛围中,对学生规范管理,把安全教育落到实处。同时,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老师要深入学生当中,与学生亲密接触,帮助学生顺利进行角色转化,使其在生活、学习、实践、沟通和评价等方面健康发展。在大学的集体生活中,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把“尊重”放在首位,引导新生本着尊重、互助、真诚、宽容的原则与人交往。
2.文化素质与综合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的缺失是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普通情况,因此加强文化素质教育非常必要。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也要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升,督促新生文化课的学习,以便提升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新时期,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不仅仅表现强健的体魄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的提升,才是新时期的体育专业大学生该有的风貌。
3.学习规划与学习方法教育
初到大学的同学会发现大学是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没有老师不停的督导,没有父母的贴身督促,是一个比较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要求具有一定自主性。根据体育专业的学科要求,新生要为了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就要转变相应的学习方法,应把握住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做好学习计划,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提升自身人文素质的修养,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4.体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体育专业大学生有的从事体育教育专业,有的从事社会体育专业,因此基于不同的职业取向就要进行不行的职业生活规划。新生如果能及时确立目标,做好未来职业的规划将使每一天过得更加充实而有意义。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尽早使其对自己的专业学习和未来职业有个初步的规划,制定可行的计划,只有明确了方向才会有朝向目标努力的动力。
三、实施体育专业大学新生教育的途径
1.做好班级建设,培养集体荣誉感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新生能够在班级事务中得到很好的锻炼,具有良好班风、团结向上的班级能够带动班级的每一位成员。培养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的重要环节,有了集体荣誉感,每个同学都把把自己时刻作为班级的一员,具有主人翁的责任感,大家团结互助,使班级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2.提升身体素质,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体育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强,兴趣爱好广泛,因此应根据体育生的特点,多开展体育活动,比如,竞技类体育、趣味体育,在体育活动中,拉近新生间的伙伴关系,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合作能力、竞技能力,同时加强了新生的集体荣誉感,可以说,体育活动的有效展开是使体育新生融入大学生活最佳,也是最迅捷的途径。
3.利用网络资源,开辟网上教育平台
网络资源为人们沟通和查询资料提供便利条件。在新生教育管理中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站以及个人微博或者网络即时通讯工具等进行通讯、联络和教育,把网络作为通讯工具的同时进行道德教育,利用网络的便捷,高效和直观,同时也引领新生文明使用网络。
4.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家庭教育是新生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新生大多背负着家长的期望来到学校,他们不想让父母失望,同时也想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学校应多与家长沟通和交流,让家长掌握学生的在校情况,配合学校做好新生思想教育工作,使学生平稳过渡到正常大学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晓礽.大学第一课——浅谈大学新生教育[J].科教文汇.2008(9).
[2]马彦.浅谈大学新生教育[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10,20(1).
[3]梁振聪. 大学新生教育的新思路[J].文教资料.2009(3).
[作者简介]周洪生(1980-),男,吉林省农安人,南京晓庄学院体育学院教师,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