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思路探索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3978
  摘  要: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和培养模式的创新,能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全面构建,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因此新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要重点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行系统的探究,切实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该文结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必要性,针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构建进行了系统探究,旨在彰显人才培养优势,使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能与经济新常态背景相适应。
  关键词: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型人才   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21)09(a)-0092-03
  Explor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YIN Chuyi
  (Guangdong Innovative Technical College, Dongguan, Guangdong Province, 523960 China)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and the innovation of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n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talent training. Therefo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needs of talent trai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 training system and ensure the comprehensive effect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necessity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makes a systematic exploration on the innovative constru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advantages of talent training and make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dapt 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of econom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Talent training mode; Construction ideas
  高職院校承担着为区域经济建设、为社会发展输送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任务,新时期在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全面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把握经济新常态的影响,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确保能在一定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优化人才培养效果,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效能。如此就能结合高职教育的基本情况,对创新创业型人才模式进行系统的构建和全面创新,显著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加快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现代化发展进程。
  1  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高度重视创新经济的发展,提出了创新经济引领社会建设的思想,这对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只有能主动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思想,切实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的针对性培养,才能展现人才优势,切实优化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系统分析高职院校建设和开发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主要从两个方面集中体现出来。
  1.1 我国经济社会探索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
  “十四五”规划的提出表明创新是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全面促进经济的创新能带动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也能使我国经济增长实现创新驱动的转化,提高经济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呈现出良性发展状态。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就需要重点关注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尝试在实际培养工作中引入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思想,并对培养体系进行完善,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提供有力支撑[1]。   1.2 高职院校构建现代化人才培养体系的现实需要
  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完善,我国经济领域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相应的变化,开始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关注,认为只有人才具备一定的创新素养,能对相关岗位工作发表独到的见解,才能提高人才的岗位工作适应力,切实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创新。从这一点看,高职院校在探索现代化培养模式的过程中,要求针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进行系统的研究,促进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新构建,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能为我国创新经济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引导[2]。
  2  高职院校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2.1 优化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结合新时代发展背景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为了能全面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创新,就要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为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开展做出积极的指导。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技能的人才作为主要方向,重点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进行强化。另一方面,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设计和规划,在实际组织推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针对通识教育进行系统的开发,夯实教育基础;重点促进专业口径的拓展,优化学生的专业适应性;促进课程体系的重新构建,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创新;设计完善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优化工作效果,为高职教育的系统发展和全面创新提供良好的支持[3]。
  2.2 组建校企深度合作工作体系
  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关系到学校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与高职院校人才供给服务工作的开展也存在紧密的联系。新时期在全面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从校企深度合作入手,促进合作关系的系统构建。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中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中,企业支持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校企深度合作改革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要促进企业角色的转变,从企业与职业院校双主体的身份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发展体系,引导企业积极履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责任和义务。在实际工作中,企业应该主动激发职业院校办学热情,自主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主体,能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需求分解企业典型生产任务、对企业工艺流程和岗位技能要求等进行细化,从而结合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开发企业创新创业型生产实践活动,构建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增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整体水平[4]。
  2.3 积极推进高职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属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在对高职教育进行系统改革,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创新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时代背景以及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要,探索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学生提供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实践平台和实战基地,突出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效果[5]。
  例如:某高职院校在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过程中,结合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现实需求,就设计了“一园五区”创业孵化基地,在孵化基地建设方面重点针对电子商务板块、创意设计板块、科技创新板块、商业服务板块、综合类板块等进行开发,形成创业实践孵化区和创业广场,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能实现创新开发的目标。以电子商务类创业孵化活动而言进行分析,一般高职院校国际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成立相应的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外贸公司等,按照创新创业实践要求对各项教育活动进行规划设计,支持创业孵化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在参与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经验教训,能结合自身理解对自身创新创业实践能力进行强化,切实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综合发展成效,促进高职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实现全面创新的目标[6]。
  2.4 完善一体化人才培养保障机制
  对于高职院校组织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实践工作而言,人才培养保障机制的建设是较为重要的内容,有效促进保障机制的构建,能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在高职教育领域得到深入贯彻落实,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在学校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共同支持和努力下,为高校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一站式服务,帮助大学生解决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遭遇的税务登记、风险评估、政策咨询、工商注册人、银行贷款、创业基金审批等方面的问题务,从而为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创造便利,促进人才培养工作的进一步优化。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新常态下我国市场经济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中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这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结合新时代我国创新经济引领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在实际开展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建设的过程中,要重点结合培养方向进行系统的分析,探索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从而彰显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和作用,促进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工作实现优化创新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静.双创背景下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0,41(24):264.
  [2] 王华锋,陶慧.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视角[J].职教论坛,2020,36(2):132-137.
  [3] 何曉敏.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湖南社会科学,2019,25(2):166-172.
  [4] 许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9,40(2):61-66.
  [5] 曾锦.“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8,41(18):53-56.
  [6] 李超.基于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公关世界,2021(18):65-66.
其他文献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7326  摘 要: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高速经济增长为企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新常态下企业面临全新发展挑战,管理人员要结合经济新常态环境带来机遇创新工商管理,解决企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增强管理意识,强化科技创新等措施,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概述经济新常态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影响,分析新时期企业工商管理存在的为题,探讨基于新常态的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许多血液系统疾病治疗的有效手段,但移植相关并发症影响了移植的疗效.其中出血常成为移植患者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移植患者出血原因主要有血小板减少及移植后其他并发症[1]。
期刊
目的 制备并鉴定抗凝血因子Ⅷ(FⅧ)c2区单克隆抗体(单抗),研究其对FⅧ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表达rFⅧ C2区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鼠源性单抗.不同剂量的单抗与正常人新鲜混合血浆孵育后测定FⅧ活性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ELISA法测定该单抗对rhFⅧ与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磷脂酰丝氨酸(PS)及血小板结合实验的影响.结果获得一株抗FⅧC2区单抗,命名为SZ-132.
第八届全国血液病实验诊断与治疗学术会议暨2010年浙江省血液学年会将于2010年6月初在杭州召开。会议由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实验诊断学组主办,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承办。会议将邀请国内血液病临床及实验诊断专家讲授血液病实验诊断及治疗新进展;同时向全国征文,欢迎广大临床血液学、血液检验工作者及科研人员踊跃投稿,交流在血液病实验诊断及临床治疗领域的工作经验和研究成果。
期刊
目的 探讨145例骨髓增殖件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率;并分析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意义.方法 应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和等位基因特异性PCR技术检测145例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JAK2基因V617F突变.并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患者JAK2蛋白、磷酸化JAK2蛋白及磷酸化STAT5蛋白表达;对JAK2基因V617F突变阳性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HD)的发生多与冠状动脉血管粥样硬化有关,尤其是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血栓形成是其重要的病理变化~([1]).近年来,我国急性MI(AM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早期应用支架植入术治疗AMI较溶栓治疗效果好,可使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ion related artery,IRA)再通率达90%以上,并可获得更早期、更充分和更为持久的血
期刊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109-5042-1083  摘 要:进入到新时期内,国家更加重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不同区域之间联系提供了便利条件,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该文主要研究铁道工程建设风险和安全管理,采用实例论证的方法,发现引发建设风险的原因有设备问题、制度问题等,积极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结果表明通过安全管理消除了建设风险,为铁路工程质量提供可靠的保障。  关
期刊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始终是导致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失败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而移植物中的异基因反应性T细胞则是GVHD发牛的关键.然而反应性T细胞的缺失又会严重影响造血十细胞的植入以及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
期刊
目的 了解我国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的现状以及近20年来AML治疗效果的变化.方法 对2003至2007年中美联合上海市白血病协作组收集的确诊为AML的623例患者,同时采用FAB和WHO分型标准进行分型诊断,并随访患者,统计完全缓解率、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时间.并与国外的疗效进行同期比较,与20世纪90年代上海地区AML的疗效进行历史对照比较.结果 623例AML患者CR率为66.5%,中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