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准备活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ke_20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准备活动在体育教学、训练常使用,具有统一性、服务性、经济性、全面性、音乐性等特点。如何正确认识准备活动的作用,有效选择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与内容,恰当地安排准备活动的时间,是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都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准备活动 组织形式 内容 时间 特点
  前言
  准备活动是体育实践活动的准备部分,是体育教学和训练不可缺少的内容。一堂体育课是否成功,不仅与其它因素有关,还与其本身的准备部分有直接关系。常见的关于准备活动的议论,散见于各种报刊杂志,但它们所涉及的内容都较侧重于某一点。本文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并参考有关资料,试图较全面地加以归纳与阐述,以引起体育教师与教练员的足够重视。
  准备活动的作用
  据有关资料统计,无论专业运动员或业余运动者,参加体育运动发生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36%以上是因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做得不充分而导致肌肉损伤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准备活动的作用加以阐述,以引起运动者的高度重视。
  2.1根据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建立的学说,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形成条件反射(即学生学会动作),就必须使大脑皮质处于良性兴奋状态。这种兴奋状态只能通过准备活动来实现,但准备活动的强度要适宜,以免引起大脑皮质的抑制过程。
  2.2准备活动能提高机体对突然变化的内外环境的适应性。否则,突然的大运动量会使神经系统来不及传递兴奋,造成内脏与运动器官活动的不协调,从而发生心慌、腹痛和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
  2.3准备活动能使肌肉的粘滞度降低,并提高肌肉工作的机械效率。因为肌肉内部的纤维间存在摩擦,特别是气候寒冷时,这种粘滞性摩擦加大,故要通过准备活动,使体温升高,以减少肌肉纤维的粘滞性阻力,从而加快肌肉收缩与放松的速度,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防止运动损伤。
  2.4人体进行大强度运动时,呼吸机能显著提高,这时首先必须通过准备活动,使氧合血红蛋白分解,释放出大量氧气,以增强运动时肌肉的供氧能力。
  准备活动的特点与任务
  准备部分的教学同基本部分的教学有不同的特点与任务。深入研究这些特点与任务,是搞好准备部分教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基本途径。
  准备部分的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
  3.1统一性。是指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统一时间、地点,统一练习。这是一种有组织有纪律的教学方法,但对学生约束太死,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和生理条件。故未来的准备活动还有待于进行“自由式教学”的改革。
  3.2服务性。传统的体育教学思想总是把准备活动看成是基本部分的“附庸”,认为准备部分自始至终是为基本部分服务的。但“服务性”只会成为未来体育教学准备活动的一部分,因为随着教学的不断改革,越来越多的基本部分的一些分解练习,会充实到准备部分的教学中去。
  3.3经济性。它本是评定身体练习节省化的一个因素,但在这里是指准备部分的运动量和强度都要有一定的限度,要留有余地。这是符合人体生理机能活动能力变化规律的。
  3.4全面性。准备活动的全面性是完全符合“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原则的,因为在过程中,不仅有全身肌肉和关节的活动,还有牵拉韧带的柔韧性练习。不仅有课堂内容的辅助性练习,还有一定限度的耐力性练习等。
  3.5音乐性。这是现代体育教学准备部分的一个新特点,音乐的引进是伴随着舞蹈动作和迪斯科练习的引进而向准备活动迈进的。
  准备活动的组织形式
  现在一般都采用全班的形式进行准备活动,为避免学生对准备活动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应坚持“形式多变,妙趣横生”原则。如此学生才会对准备活动发生浓厚兴趣,从而为上好课从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
  4.1内容的变化:一般包括队形变化和动作变化。站队是一种妨碍思想活跃的呆板模式,故日本有人主张用“自由式队形”做准备活动,但又容易造成纪律涣散现象,所以我们提倡以“变”代“散”,以消除学生的厌烦心理。
  动作变化是内容变化的主要方面。有的教师上课周而复始几节徒手操,学生易厌烦。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那就要开动脑筋,积极创新。除了在动作的身体部位、路线方向和节奏频率等方面进行变换外,还要多研究器械操、双人操、武术操等,这也有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内容的变化还有一个易被忽视的问题,那就是以球类运动代替一成不变的准备活动,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积极性,尤其以冬季效果更佳。
  4.2口令和地点的变化:一个体育教师除了具备口令清楚、声音宏亮的条件外,还应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口令来吸引学生注意力。带操时,无论是声音还是哨音,低沉与抑扬要适中,节奏与转换要鲜明。
  准备活动的内容
  准备活动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我们应不拘一格地加以归纳、总结。但教师在实践活动中最好做到准备内容与课堂内容相辅相成,前者要为后者服务。
  5.1徒手操练习:包括各种形式的慢跑,单人、双人徒手操,武术操,按摩及依靠支架、墻壁、地面等进行的练习。
  5.2器械操练习:棍操、绳操(个人或集体跳绳)、带操、火棒操、哑铃、藤圈、木哑铃等。
  5.3球类运动:如篮球(球性练习、比赛均可)、足球、橄榄球等(可用实心球代替),但时间不宜过长,最好同徒手操结合使用。
  5.4舞蹈、迪斯科练习:这是近几年在我国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身体练习,最好配乐使用。
  准备部分的时间
  准备部分的时间安排首先应纵观全课内容,通盘考虑,时间不宜过长或太短,应据基本部分活动时间的长短来精心安排。一般45分钟课时,大约安排7~10分钟,90分钟课时,时间可延至12~15分钟。
  根据有关研究资料,现对几种类型课的准备时间长短及准备活动结束与正式运动的间隔时间列表如下,以作参考(以45分钟课时计算)。
  以上所述,仅为本人一孔之见。但通过归纳与探讨,我们一定会对准备活动有一个更透彻更全面的认识。总之,准备活动不只是提高机体对剧烈运动的适应性,其最终目的是提高肌肉的工作效率,为上好体育课作好充分的准备。
其他文献
大学英语改革的呼声近十年来日渐高涨,继四六级考试制度大幅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开始出现了多向发展的趋势。在传统英语教学的基础上,ESP(专门用途英语教学)正逐步提上各个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日程。ESP目前有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两大分支, 行业英语因其专业性较强,比如计算机专业英语,模具专业英语,它们更适合各个专业的专业英语教育,而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是与大学英语教育紧密相关的学术英语
内容摘要:本文立足于课堂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空间的点滴体会和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论述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教学将彻底改
【摘 要】我国对教育板块非常重视,教育模式也多种多样,素质教育正是其中的一种,而且经实践证明,成功的素质教育确实能够促进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可以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德育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教学方式、教师指导、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等方面出发,探讨如何利用素质教育进行汉语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关键词】素质教育;汉语;教学;措施  在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占大多数,成功的
摘 要:借班上课对师生双方都有陌生感,由于缺少一种默契,课堂冷场时候出现较多。本文从“了解学生特点、发挥语言魅力、设计课前活动、运用心理暗示、活用幽默艺术”等方面探究努力缩短“从陌生到熟悉的距离”,拉近师生关系,出色完成教学任务。  关键词:了解学生 语言魅力 课前活动 心理暗示 幽默艺术  与常规上课不同,借班上课因听课老师多、课堂环境和教师教学常规的陌生等,学生常有怯场心理、注意力涣散等表现;
【文摘】在初中历史教材中,引用了很多文学作品,主要有诗歌、词赋、戏曲、小说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精彩、充盈着精华与瑰宝。其内容反映了王朝更替,百姓痛苦的生活,统治者骄奢淫欲、醉生梦死的生活,还反映有志之士怀才不遇,壮志难申悲壮情怀,封建社会黑暗统治,劳动人民不堪压迫,同时也抒发百姓赤胆忠心、精忠报国思想。在课堂上,教师如果我们能够结合教材,对这类诗文进行合理的引用和讲解,那么对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
摘要:人要生活就会有需要,安全需要是最基本的,自我保护是每个人的本能。但是幼儿的身体和心理发育不成熟,不能与成年人相比,基本没有自我保护的能力。这种能力并不是不能培养,很多幼儿教师对这方面有一些曲解,虽然幼儿园和教师都很注意孩子的人身安全,并且制定了措施保障孩子不受来自外界的损伤,但是幼儿教师把重心过多的放在了如何保护幼儿学生上,没有意识到应该培养孩子自我保护的能力,孩子是可以通过学习和体会慢慢建
摘要:本文首先简述中英介词差异,讨论中文介词表时间和所处时的用法,然后以英文介词“in”和“on”为切入点,论述介词“in”和“on”表所处,表时间,以及表其他时,汉译的翻译策略。在详细分析“in”和“on”的各类用法后,依据中英介词差异对应分析其在译文中的省译,次序调整和介词动词化翻译。  关键词:中英介词差异; 介词“in”和“on”; 翻译策略  介词标志着句中实词与实词之间的关系,表示着客
【摘 要】:观察是指人对周围事物或现象进行全面、深入的察看,按照事物或现象的本来面目,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就是有意识地对事物的数和形的特点进行感知活动,即对符号、字母、数字或文字所表示的数学关系式、命题、几何图形的结构特点进行的察看。  【关键词】新课程 浅析 数学教学 观察力 培养  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其理由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
【摘要】自信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关键词】小学生;自信;信任;赞赏;锻炼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压力也愈发增大。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获取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小学生自信心理的培养,更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良好的自信心理,对一个人成就
当看到别人上出了一节节充满创新意味的数学课,我十万分的羡慕和佩服,还包含了一点点的“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为啥自己不行呢?虽然男人不能说不行,但是模仿表象却是一定不行的!北京市数学骨干教师孙贵合说:“一堂课上了40次,你能做到吗?如果你经过这种磨课,下一次你就可以至少达到你上第10次的那种水平,甚至更高!”深圳特级教师黄爱华:“教师必须明白他要教些什么,不完整的了解必然反映在不完整的教学上。”他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