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学语文的教学幽默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qingcs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幽默是教师表现出幽默感,运用富有情趣、意味深长的表现手法进行教学育人的教学艺术。从生理的角度看,它可以消解疲劳,提高效率。从心理的角度看,幽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沟通师生情感,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情境,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以下笔者试结合教学流程分三点对教学幽默的实施办法进行论述。
  一、 采集素材,埋下伏笔
  教师通常是实施教学幽默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开朗乐观的性格,机智应变的能力,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和一定的幽默素养。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应对大纲、教参等教辅材料进行系统的学习,进而加工创意,平时更要注意看、听、读、用幽默素材,如《演讲与口才》、《幽默大师》等杂志,以养成幽默达观的开朗气质。教师也可以把一些具有幽默意味的文学作品、漫画、音乐等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教师还可以和较为活跃的学生经常互动,将学生也培养成幽默的主体。
  好的教师擅长预设幽默,使课堂教学新鲜刺激、生动活泼、富于趣味,便于学生接受,使教学获得感染力、吸引力和控制力,更能直击学生的“兴奋点”,满足学生认知心理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之加深印象,提高效率,增强信心,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一) 课文内容的幽默。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一课,可以编写成“病历”或“死亡报告书”;如《陋室铭》一课可以用仿拟写成讽刺不良学风的作文。教师可以对作文训练进行幽默设计,激发学生的创作冲动,使作业评语“改头换面”,寓批评于幽默。
  (二) 作文训练的幽默性。如写作经验可编成脍炙人口的口诀;如审题训练中的材料,可以由生动的故事,或精彩的表演,或激烈的辩论而提炼观点;再如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采用幽默的题目、素材构思成文。例如这个作文材料:狮子发现了一只在睡觉的兔子,正要吃掉它,旁边跑过一只鹿,狮子转而追鹿,追不上,回头时,兔子已经惊醒逃跑了。可由问题“该追鹿还是吃兔子”引发讨论“是安于现状还是勇于冒险”,以此来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兴趣。
  (三) 批改作业的风趣留言。如:“议论文没有事例,好比律师出庭忘记带材料,提出反对却没有任何理由。”教师还可以设计幽默的板书,或在墙报等宣传媒介中,运用批注、打油诗、语录、格言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 就地取材,百花齐放
  幽默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教学幽默能创设良好的课堂心理情境,收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如果教师能紧扣教学要求,幽默诙谐地导入新课,就能创设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帮助学生克服陌生、畏难等心理障碍,强化学习动机,创造和谐课堂氛围。
  笔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幽默,以渲染表演为主,就地取材,灵活运用,巧将语文知识化难为易,化虚为实,化远为近。试举例如下:
  (一) 串联法。对于一些较难记的作家及作品,找出其内在联系,想方设法联在一块帮助记忆。如曹雪芹叹红楼一梦,吴承恩记西天漫游,罗贯中演三国历史,施耐庵写水浒传奇。
  (二) 顺口溜法。此法有一定的趣味性,适合青少年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背诵。如多音字,衣着寒伧,语言伧俗。大腹便便,行动不便。薄荷不薄,薄利多销。打折出售,严重折本。如《琵琶行》可以串成一句话:“一次会面,两位知音,三奏琵琶,四描冷月,无尽回味。”
  (三) 谜语法。巧设谜语,卖个关子,雾里看花,引发思索,达到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效果。如猜诗文(清唱——无丝竹之乱耳)、(太阳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萍水相逢——同是天涯沦落人)
   (四) 创作对联、诗歌法。此法既可帮助学生记忆作家作品,学习课文,又训练了写作能力。如陶渊明归去来兮源桃花,五柳生归园田居为饮酒。如引导学生将《烛之武退秦师》的内容编写成对联“双雄盟兵千万欲亡郑,一臣巧舌三寸即解难。”诗歌“三更秦帐辩声传,巧言妙说陈利害。一语仿若锋利剑,斩断两家百年缘”。如可以《琵琶行》中的“同是天涯沦落人”为上联,让学生补写下联来把握主题。
  (五) 联想想象法。幽默是“肥沃的土地”,想象是思维的花朵,使学习“活色生香”。在学习《你一定会听见的》这篇课文时,我通过播放《森林狂想曲》引导学生闭眼想象,让自己置身于树木繁茂、万物苏醒的自然中。又如从高中课文《离骚》联想到屈原祠之联“(上联)泪涕湘江流满海(下联)嗟叹嚎啕哽咽喉”。
  (六) 比喻夸张法。运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既可加强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又能加深理解;有时故意把大事化小,把小事夸大,从而造成反差,产生幽默。如《剃光头发微》,用“有一种专业人士,连皇帝都要向他们低头,是什么”来导入。如《口技》中人山人海似的喧哗,《荷花淀》里铜墙铁壁般的荷花等。
  (七) 趣味故事法。根据青少年爱听故事的特点,用故事给课堂注入欢乐的气氛,使学生增加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奇闻逸事、神话传说、寓言笑话等均可采用。
  (八) 图画、图表法。将脉络清晰的课文,整理成梗概,或把文中景象,描画成图形,新颖别致。可把诗歌画成山水图,如《春》里的图画,《桥之美》的构图,《荷塘月色》的“散步路线图”板书,《墙上的斑点》的“辐射式花朵状”板书,浮想联翩,《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明月”板书,完整圆满。
  (九) 表演法。好的教师好似演员,能用相声、话剧、歌曲、舞蹈等艺术形式诠释课文。如用表演法猜“望梅止渴”等成语,如教师表演《荷花淀》中“水生嫂”的动作“震动”和“吮”,如《云南的歌会》里民歌演唱的环节,《吆喝》里的亲身表演。
  (十) 无中生有、故设错误法。这是一种制造矛盾,达到出奇制胜效果的技巧。如《剃光头发微》故意念成“剃光头发……微”,如《愚公移山》和“愚公不该移山”的冲突,如《我若为王》和“我想做奴隶”的矛盾。
  三、 有效管理,塑造人格
  幽默是师生交流的桥梁。教学中学生答错或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用风趣的话语化解其窘迫,鼓舞其勇气。如:“茶壶装饺子 ——有货倒不出啊。”学生灰心,鼓励之:“忘记撒播的种子,别丢掉,明年春天还有发芽的机会呢。”学生骄傲,勉励之:“要学满水的杯子少做声,还是半桶水老晃荡?”对“顽疾”,可以辛辣些:“有过失,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犯错误,脸不变色心不跳,泰山压顶不弯腰。”课堂也会有“火药味”,教师面对“挑衅”,如果反应迟钝,会被学生看轻,如果过于较真,会误中圈套,而幽默能展现机智,巧妙平息课堂风波。
  教师用温和的微笑、睿智的幽默自我解嘲,或否定学生的错误,能使学生感受教师的性格之美和人情温暖,从而缩短师生差距,消除心理障碍,达到扬善抑恶的目的。如课堂上,讲授课文出现错误时,有些学生会抱以嘘声,我尽量不动声色,讲解完后,再订正错误,对“挑刺”的学生赞扬其勇气可嘉,赞同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直率,称其为“一字之师”。然后,又婉转提出若是起哄,岂不失了师傅的风范?学生听了,脸上的不满变成了笑容。教学中的幽默,其 “形”是幽默,而“神”则是教育。
  幽默教学能把教师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传播给学生,而学生往往会模仿、追随教师,这对学生性格的强化或改造有很大作用。但如果使用不当,也会产生弊端,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注意把握分寸,幽默不可喧宾夺主。
  云无定姿姿万变,教无定法法千彩。如何在素质教育中,渗透幽默艺术,是有待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究的课题。笔者“抛砖”之作,望能“引玉”,得到同行和专家的帮助。
  (责编李新海)
其他文献
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教育发展的方向和主要任务。如何发展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摆在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为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领导班子经过研究讨论,集思广益,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与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不矛盾的思想,提出了“大力优化学科课程,积极发展活动课程,重视建设潜在课程”的素质教育发展思路,从管理模式、教育特色等方面都进行
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角下,由淘宝天猫主导的"双十一"购物节可视为一场全民性质的狂欢。本文以10月20日至11月10日广州日报对有关"双十一"购物节的报道为基础,探究传统纸媒对
化学课外活动是化学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化学课外活动。"恰当地开展课外活动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1979年我国著名诗人赵朴初给北戴河全国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赠了一首《金缕曲》:“不用天边觅,论英雄,教师队伍眼前便是。历尽艰难曾不悔,只是许身孺子。堪回首十年往事,无怨无尤吞折齿,捧丹心,默向红旗祭。忠与爱,无伦比。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晚眠早起,燥湿寒温荣与悴,都在心头眼底,费尽了千方百计。他日良材承大厦,赖今朝血汗番番滴。光和热,无穷际。”这首词写出了教师的艰辛与光荣,写出了
淘宝网开始创建"双十一"消费营销模式中,现阶段我国已经将"双十一"转变成为全年网购的主要日子,电子商家也将"双十一"作为营销中的标志性盛况。本文就将对于以淘宝"双十一"营
<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各个民族汇聚了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服饰图案便是民族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作为各民族传达内在文化的重要载体,其在现代
眼疾患者弓形虫感染的初步调查镇江医学院眼科教研室郑振世镇江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吕翔镇江医学院寄生虫教研室曹建平,傅行礼,仇锦波弓形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弓形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