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啃青”

来源 :新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bzd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末秋初,庄稼还没成熟时,人们就食用,叫做“啃青”。提起“啃青”,年纪大一些人的都知道,可是,现在的年青人大部分不知道说的是什么。“啃青”是北方人维系生命的延续、度饥的中肯,特别是在那个“饥荒”的年代,“啃青”更是人们祈盼的最佳季节和奢望。而如今,生活富庶了的人们,吃腻了有点“倒胃口”的城里人,把“啃青”列入了改善胃口的佳餐……
  秋天又到了,苞米又熟了。此时,我们的汽车正行驶在一片无垠的苞米地的甬道里,如同走进一片苍茫、一片神秘、一片深邃。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被那一片片的苞米深深地吸引和倾倒,甚至产生出一种近于宗教般的景仰和崇拜。春天,我一想起那播种在地下的种子就生出一种梦幻、一种遐想,一看见那露出地面的嫩芽就生出一种冲动、一种激情;夏天,一走进那封垅的苞米地就产生出一种惊悸、一种震撼;到了秋天,一看见那窜出的苞米蓼、苞米缨、那露出一颗颗“牙齿”的苞米穗就感到格外的亲切、格外的甜蜜;冬天,一望见那高高的苞米囤心里就觉得格外的踏实、格外的满足,直到现在。当曾经是那么令我们梦寐以求的大米饭白面馒头如今已吃得口腻心烦,意乱神迷时,一口大饼子,仍然是那么香甜,一穗烤苞米、烀苞米依然滿口生香。当年,我们就是靠着大苞米养大的啊,它不仅给了我们永远忘不掉的甘甜美味,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留下了永远抹不去的美好记忆。
  不远处,一缕炊烟正袅袅升起,飘舞的仿佛是我童年的回忆。在一个又一个青黄不接的日子里,我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走进苞米地,用指甲划破一穗又一穗苞米皮,直到有一天终于发现苞米粒已经灌满了浆汁……接下来,就有甜甜的苞米和茄子土豆在大锅里煮,有焦黄焦黄的苞米在灶火上烤,从此,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就一下子变成了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
  还有那扒苞米烤苞米的过程,同样充满着快乐和甜蜜。那嫩嫩的苞米叶子,是那样的满含柔情与蜜意,贴在脸上,那感觉是那样的甜蜜。冬天垫在鞋里,又是那样地沁人心脾。扯下一缕缕苞米胡子,挂在耳边,就成了戏剧里的道具,然后,就开始表演一台台武打的大戏。直到母亲用一根筷子插在一穗烤熟了的苞米的屁股上,举到了面前,才又跟着母亲来到灶前,看那灶火里被火烤得爆裂的苞米的一个个的笑眼,咀嚼那烤得焦黄焦黄的烤苞米的甘甜。
  有时,也会跑到野外的苞米地里。三两个小伙伴一起,偷偷地藏了家里的火柴,捡来干柴树枝,从苞米地里掰来苞米,从黄豆地里拔来毛豆,就开始烧毛豆、烤苞米了。头发烧了、眉毛焦了,直吃到太阳西下,眼直肚圆,一个个全都变成黑嘴巴的黄鼠狼,方才围在一起,在火堆上再浇上一泡尿,然后才屁滚尿流地跑回家。
  向著那缕缕的炊烟驱车而去,那是一个小镇,一位妇女正在红红的炭火上烤着苞米,我们每人都买了一穗吃。这当年曾被我们视为救命甘霖的东西,竟已经多年没有亲近它了。可手中的苞米,却没有一点的不满和不屑,仍然报以那么甜甜的微笑。无怨无悔,不离不弃,难道这就是它那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吗!
其他文献
向天歌唱张明文摄    天鹅之恋桑新华摄    金眶鸻张 勇摄    凝视田 竹摄    发冠卷尾张 勇摄    呵护韩 春摄    找到队伍了沈宝华摄    银羽金风任炳和摄    期待王树青摄    俯冲宋瑞峰摄
高度简洁,意味着高度概括,科技把庞大的工业机器浓缩成一道风景,自动监测,自动控制,自动操作,点击鼠标,便可指点江山。    石油化工企业,给人们的印象就是十二个字:“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有害”。其实,现代化的石化企业,有它伟岸、博大而亮丽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富有现代气息的石化装置,已跳出过去灰色为主的传统影调,色彩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一种标识,也成为企业文化的一种象征,它标志着中国的石化企
正如他的视频背景板上的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成功,就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更重要的是,凭借精巧的手艺和传达的教育意义,通过记录和分享,不仅记录下陪伴女儿成长的每个瞬间,还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更多家庭及至家长。各有不一样的童年   张帅现年30岁,出生在河南省荥阳市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上完高中后便外出打工,卖过炸鸡,也做过公司小职员。回忆自己的乡村童年,没有遥控玩具车,叠纸飞机,弹弹珠看谁弹得
“85后”小伙郑金龙剑走偏锋,辞掉稳定的银行工作,宅在家里“闭门造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查阅历史资料,他成功还原了达芬奇的卷镰战车、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等13款古战车模型。这些古战车模型不仅受到国内爱好者的追捧,还远销英国、俄罗斯、新加坡、日本等国家。他是如何做到的?  痴迷历史的“手工达人”   郑金龙是广东人。小时候,郑金龙就表现得与同龄人有些不一样,每每逛街,别的小朋友会缠着父母买玩具,
闪光灯是摄影最重要的附件之一,虽说不太容易损坏,但是常常在关键的时候出问题。因此,了解闪光灯损坏的主要问题,有助于正确地使用闪光灯,有助于减少损坏的机率,确保其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    闪光灯的种类  主要分机身自带的闪光灯和独立型的专业闪光灯两种。    相机自带闪光灯的特点  功率小  机顶闪光灯的灯管非常小,闪光灯亮度低,有效照明范围只有几米。  电容小,存蓄电量有限,因此不能连闪,拍完一
主持人:金俊特邀嘉宾:李诺    从大量的读者投稿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儿童摄影非常喜爱,但是许多照片存在不同的问题。本期我们结合部分作品来谈谈儿童摄影中常出现的问题。      小康巴汉子 朱明金摄  孩子倔犟的神情,十分可爱。兽皮服装更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美感,但是孩子右侧脸上的高光部分有些曝光过度,显然是曝光的技术还有些问题。适当运用闪光灯补光,可以解决反差失衡的问题。      无题 杨来斌摄
十月,正值九寨沟的黄金季节,还未抵达就对那的美景浮想联翩。手中拿着姗姗来迟的索尼α700,对它的表现充满了期待。    初到四川天公不作美,绵绵不断的雨加雪让道路越来越难走,但雪中美景却更是难得。拿着α700冲到雨中,就当作是检验它的防水功能。虽然当时气温颇低,但α700表现一切正常,丝毫没有让雨雪影响自己的发挥。看来α700的密封设计做得不错,这对一些经常走南闯北的摄友应该是不小的吸引力。   
入门单反市场的一路走高,使得各个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争夺这块大蛋糕。拥有众多拥趸的尼康公司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于是在2008年2月末推出了尼康最新款的入门级数码单反相机D60。王力宏在尼康D60广告中说:“尼康,就是不一样”,下边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个小巧精干的D60有什么不一样。    轻巧的外观    数码摄影虽然降低了摄影的门槛,但是要进入专业摄影领域不仅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且还要有充足的时间
一月寻我活动  主持人 徐静    第1期“一月寻我活动”民俗摄影创作评选于日前在本刊编辑部揭晓。  此次评选,吸引了各路民俗摄影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共收到作品634幅,又恰逢我国传统佳节——春节,所以参评内容多为表现年俗的作品。虽然内容有些单一,但是作品表现力却不俗。热闹、红火、和谐的年味表现十足。有汉民族的,也有少数民族地区过年的情景,作品反映地域宽广,足见摄影者创作的辛苦与用心,在此感谢各位影
对于摄影人来说,相机出现故障非常头疼,可能是由于机器的质量问题,也可能是由于摄影者的使用问题。谁最了解这一情况呢?谁最有发言权呢?恐怕要数相机维修师傅了!  从本期开始,我们邀请一位专业维修人员,细细地为您解剖相机的各种毛病,分析造成的原因,并给您提出合理的使用建议。    数码相机的影像传感器是相机的记忆体,人们通常称作CCD(或CMOS),可谓相机的心脏,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部件之一。“医疗费”